第66節
當時壓紀元的成績,自然不止因為他的字差,畢竟憑借入學文章的那句話,足以當第一名。 可教諭跟縣令見了不少這樣的“神童”。 “剛入學的時候被捧得太高,吹得太過,等遇到更天才的人時,心境便會大大不同?!苯讨I說著,提到常慶,“他的學問其實已經差不多了,考到乙等堂只是時間問題,但他未能擺正心態,反而越來越退步?!?/br> 不管外面怎么說紀元神童,就連書鋪老板都知曉此事。 但在縣學里面,從未有夫子,博士提起。 就是怕小紀元飄了,怕他年紀太小,被吹捧的長歪了。 許多神童小時候驚艷,長大泯滅眾人,多也是因此。 讓教諭沒想到的是,小紀元年紀小,心思卻穩。 自己剛一開口,他就知道要給王家,常慶臺階下。 這又不是什么你死我活的事,沒必要平白豎仇敵。 更別說,即使有著不俗的名號,他卻依舊能穩下心思,用功讀書。 紀元的用功并不是一兩日,而是早成習慣。 既如此,那也沒必要瞞著了。 “傲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苯讨I說著,知道紀元明白他們的用意。 而紀元再次謝過,教諭他們確實是在為自己考慮。 還是那句話,若他真是個孩童,教諭他們的做法,確實是在培養真正的英才。 在自己這出了點小小的差錯,也只因他不是真正孩子而已。 可這份保護,讓紀元無比感激。 “好了,回去吧,勤勉二字不用我說,相信你也懂的?!苯讨I笑著道,“以后的路還長著?!?/br> “對了,還有你的字,可不能松懈?!?/br> 又是字,紀元臉一紅。 他都有老夫子給的臨帖了! 很快!很快他就會練好的! 第二日一早,被打了幾十手心,回家又挨了頓竹筍炒rou的,還要罰抄書的王興志王興杰兩人,抱著四五十卷書過來。 四五十卷嶄新的書,上面還帶著新墨水香味,全都放在紀元的書桌旁。 別說窮學生們了,就算有些家資的子弟看著這么多卷書,心里也是愕然的。 好多書啊。 一整套的四書五經! 近五十卷書! 還都是新的! 紀元看到這么多書,笑的眼睛都要瞇起來了。 知道自己會得到一套書做賠償是一回事。 看到這么多書又是一回事。 大學,論語,詩經,禮記,紀元感覺他跟小耗子掉進米缸一樣。 哪有讀書人不愛書的! 眾人看著紀元,心里無比羨慕。 入學考試憑著一手爛字都能考進縣學。 考進來之后,還能快速練好自己的書法,不僅反擊了別人的污蔑,還得到這么多新書。 想想都覺得爽。 他這樣的人,想必做什么都能成功吧。 也不知道什么樣的家里,能養出這么好的學生。 他入學考試文章的第一句話,也被很多讀書人家里反復夸贊。 君子體仁之學,隨遇而純其心者。 多少讀書人都悟不出這句話。 這樣的人若不是天才,那誰還能被稱為天才? 第32章 第32章 經過質疑紀元成績的事之后, 王興志王興杰再也不敢找事,再找事,他們是會被退學的。 就連所謂的銅臭社, 窮酸社最近也不吵了。 窮酸社為首的常慶也被下了舍長的位置, 新舍長是二月月考第一, 名叫蔡豐嵐。 蔡豐嵐同樣是窮苦人出身。不愛說話, 當舍長也是勉勉強強,他最喜歡的就是讀書。 今年十八的蔡豐嵐全力備考年底考乙等堂,其他的事都不關心。 蔡豐嵐還跟紀元討論他考縣學的文章。 對此贊不絕口。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br> 蔡豐嵐道:“你直接答,君子體仁之學, 隨遇而純其心者?!?/br> “妙,太妙了?!?/br> 考題其實很簡單,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明白。 雖然想要財富跟富貴,但這些東西來路不正, 有道德的人就不會要。 用更淺顯的話來說, 那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一般人都會用這句話來破題。 考生多也會從財富地位,以及有道德的人會怎么做。 紀元的這句話,開篇并未對此做辯論。 反而講了另一個方面。 紀元開篇就把答題之人定為君子,那君子怎么做呢? 君子要追隨自己的本心。 下面的文章,自然是詮釋什么為君子,而君子的定義又是什么。 既然是君子, 那富與貴的話題就不用再討論。 雖然沒有給出答案, 卻已經告訴其他人,一個君子的做法。 打個比方講。 有人問, 路邊有一個錢包,有道德的人不應該占為己有吧?你說對嗎。 而你直接回答:“我學的是仁德的學問,有道德的人本心怎么做,我就怎么做?!?/br> 雖然你并未給出答案,也并未追著對方解釋你不在乎這錢包里的錢,也并未開口討論錢包在這的原因。 更沒有啰里啰嗦說什么富貴名利。 你只是告訴對方,你是個有道德感的人! 跳出原題的辯論,直接闡述君子的做法。 別人在第一層,已經在第三層了! 因為這篇文章,蔡豐嵐對紀元好感十足。 整個丙等堂里,因為新舍長的勤奮,加上目睹紀元的“可怕”,每個人都在認真讀書。 三月的月考,都不想丟人啊。 新來的學生們好像都很厲害,稍不注意,名次就會在后面。 這種時候,只有好好學習,不然就會像王興志他們一樣丟臉。 不僅丟臉,還要寫很多課業,想想都覺得頭疼。 紀元則抱著自己的書本,心里別提有多高興。 這可是書??! 他有自己的新書了! 即使現在不舍得用,那也是新書。 等他舊書用破了,再用新書也不遲。 紀元跟抱寶貝沒區別,恨不得跟書住在一起。 算起來,自己已經有兩套四書五經。 放在之前,想都不敢想。 這書也是易耗品,多留幾套肯定沒問題。 除了有了更好的書之外,他的字也在一日日進步。 老夫子給的姜貼,實在是好帖,上面的字實在端正,筆法精湛,總覺得有無數學問。 錢飛跟李廷沒事也跟著練。 這可是正經考試的“專用”字體,學了肯定沒錯。 老夫子知道此事,自然也不介意。 他本來就是縣學夫子,只要不讓他多教人,抄個字帖而已,不算什么。 三個人一起學習,成績都有所精進,關系也愈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