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這次的題目是《大學》里的一句話。 《大學》是以德治為思想的哲學書,既被稱為圣王之學,也稱“大人之學”。 大學也被稱為,為學綱木,是讀書的根本。 朱子認為不讀大學,不算讀書。 而古代說的大學,是“太學”的意思,放在現代就是小學。 紀元理解的,那就是這本書,就是小學生必讀科目! 所以在考試之前,他不僅背誦全文,還在喂牛的時候,跟安大?;\統講了其中的意思。 既是履行諾言,也是自己復習一遍。 沒想到還真的押對了。 其實趙夫子出的題目,對小學生而言,著實有些難了。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br> 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就要讓自己意念真誠。 想要自己變得真誠,要有明確的認識,怎么獲得認識事物的正確方法呢? 要學習研究事情的道理。 以此為內容,寫一篇議論文,不少于三百字。 而這句話還要聯合上下文來寫。 當然,趙夫子并不會故意為難大家,只要寫出其中的意思,再寫出一定的含義,他就會給出不錯的成績。 安大海知道其意,就寫了自己養牲畜的心得。 寫他養小鵝的時候,不明白為什么小鵝吃得少長得慢,就去研究了其中的緣由,又跟母親討論了食物的好壞,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這也算致知在格物吧? 雖說用詞不嚴謹,寫得也沒什么文采可言,但意思是對了的,還有自己的見解。 故而趙夫子給了他第二的成績。 相比安小河只是重復了這個觀點,并未太多佐證,更沒自己的想法,也就落了下乘。 不過到底第一次答“四書義題”,已經很不錯了,安小河變得了第三。 趙夫子點評完二第三的試卷之后,看向窗外的紀元。 并非趙夫子不想多說,而是紀元的回答太過天才。 學習不到一個月,第一次答四書義題,竟然能結合上下文,說出一番自己的道理,又結合平日學習的道理。 說研讀文章,要研讀其中的含義,只有讀對了,讀準了,才能真正有所收獲。 圣賢書說修身,從書中修身,從書中格物,再結合平日的行為,最后才能真正地格物。 雖說沒有真正的行文,用詞也太白了,字更是差到離譜。 可其中的含義,卻是許多讀書人畢生也研究不透的。 書在次,意思便遠超他人。 趙夫子簡單說了,看向紀元的忍不住點頭。 這樣的學生,若早些年上學,說不定安紀村也能出個八歲的秀才。 他剛回安紀村的時候,那會紀元爹娘尚在,還跟他打聽過上學的事,一晃三年過去,若不是那個變故,紀元絕對已經在縣學,成為他那些老友們的“關門弟子”。 學生們聽著,雖然不解其意,可也能看出趙夫子對紀元的欣賞。 安大海忍不住跟著吹捧,只有安小河低頭,越來越不忿。 紀元就算了,憑什么安大海都在他前頭。 一下學,許多同學都圍著紀元,大家基本都是同齡人,嘰嘰喳喳道:“紀元,你到底怎么學的啊?!?/br> “你怎么教的安大海,能教教我嗎?!?/br> “是啊,教教我吧?!?/br> “你一定能考上縣學吧?!?/br> 紀元一一回答。 私塾另一群人卻對他們這邊憤憤不平。 一個蹭讀的放牛娃,憑什么這么神氣。 特別是以前最洋洋得意的安長孫跟紀利。 紀利是私塾里年紀最長的,今年十三,大家都愛圍著他轉。 安長孫不用說,他爺是村長,平日也是眾星捧月。 現在他們都去捧紀元了! 幾個人以前就有矛盾,現在裂縫更大。 紀元照例先去安大戶家還牛,再回自己家院子讀書,讀的差不多了,最后回三叔家做晚飯。 但今日他沒還踏進安大戶家的門,就被安大娘子拉住。 “元哥兒來了!”安大娘子連忙接過牛繩,激動道,“快來,嬸子請你吃雞腿?!?/br> 說著,安大娘子把一個油紙包塞到紀元手中:“大海他爸去縣城買的,說是最好吃的雞腿?!?/br> 安大海饞的口水都要留下了:“我呢我呢?!” “你吃什么吃,要不是元哥兒,你能考第二嗎?比安小河還厲害!” 這可是他們入學來頭一次啊。 安大娘子高興的不行,上次小考,紀元就壓過安小河。 這次大考,連他家大海都比安小河厲害! 公婆還夸她教導得好。 所以她讓大海他爸去買的雞腿,就是為了給紀元。 紀元也不客氣。 他確實需要補充營養,笑著牽了小黃回去讀書。 他吃了雞腿,又把骨頭磨粉給小黃吃,一點也不浪費。 雞腿可真好吃。 紀元感覺自己好像幾輩子沒吃過雞腿了。 讀書不僅有用,還能吃雞腿,好事。 二月大考一過,馬上進入三月。 三月天氣越來越暖,紀元的日子也松快不少。 只是紀三嬸卻愈發焦躁。 紀元有時看她,就覺得她心情極差。 事情還是跟二月大考成績有關。 那日紀利回去,滿臉惱怒道:“趙夫子什么眼光,竟然夸了紀元半天?!?/br> “還說什么,紀元好好讀書,遲早考上秀才,就連舉人也未嘗不可?!?/br> 說著無意,聽著有心,紀三嬸把這話牢牢記在心底。 這幾日翻來覆去都是這句話。 紀三叔忍不住道:“不過是小孩胡說,科舉哪有那么簡單?” “趙夫子年輕的時候,也有人說他能考上舉人,現在呢?還不是在安紀村教書,平時窮得要命,還不如咱家?!?/br> “我們紀家就沒有讀書的命,放心吧?!?/br> “萬一呢?”紀三嬸道,“你忘了我們怎么對紀元的?” “他要是當了官,肯定會報復咱們?!?/br> 紀三叔遲疑:“不會吧,我好歹是他三叔?!?/br> 紀三嬸瞪他一眼,讓紀三叔也開始心里發毛。 是啊,他們家怎么對紀元的,他們心知肚明,大家都是平臺百姓就罷了,他要是真的當了官,那會不會報復? “你有空去找趙夫子跟安村長一趟,問問紀元的情況,看他是不是真的能考上秀才舉人?!奔o三嬸之前就覺得不對勁。 所以一直阻撓紀元讀書,從拉著其他家長一起告發他偷聽。 再到斷了紀元的伙食,逼著他低頭。 事情都沒成。 現在越來越覺得不行。 不能讓他再讀下去。 紀三叔不敢去找趙夫子,轉頭去了安村長家附近。 等他打聽回來,已經心底發涼。 連安村長家里的人,都覺得紀元一定能考中。 因為趙夫子跟安村長說過,整個安紀村,若紀元考不上秀才,那就沒人能中了。 不說舉人,便是當了秀才,那也不行??! 想到他以前做的事,還有對紀元家里做的事,紀三叔忍不住道:“完了完了,竟然讓他長成狼崽子了!” 紀元看著這幾日目光怪異,三叔三嬸像是想討好,又覺得別扭。 安大海說什么他們肯定是看元哥兒學習好,所以才來巴結。 紀元懶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