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書迷正在閱讀:絆惹春風[雙重生]、向日葵、笨蛋系統被迫萬人迷[快穿]、替身病美人翻身成攻、萬人嫌養子被迫聯姻后[穿書]、再漂亮他也是惡毒反派啊、一覺醒來跌落神壇了、滿級重生:糊咖靠恐怖綜藝成頂流、穿成升級流里的炮灰后、影帝重生變糊咖,男神把他拐回家
領完證,辦完酒席,她老公才領著一個八歲左右的小姑娘回來,說他前妻去世了,女兒沒人照料,只能跟著他。 裴漾疑惑:“他是二婚,結婚的時候你沒問他有沒有孩子嗎?” 一簾幽夢清秀的臉龐寫滿了無奈:“他們沒有登記,只是在老家辦了酒席,好幾年前就分開了,他前妻把孩子帶走了,一直也沒聯系過他,他以為前妻已經組建了新的家庭,所以就沒告訴我?!?/br> 直播間的觀眾們聽不下去了。 【真.無痛當媽啊?!?/br> 【今天敢突然帶個孩子回來,明天就敢帶個小三回來?!?/br> 【不是我說你,你也是主播的老粉了,看了這么多次直播,還分不清這么明顯的騙局嗎……】 【你當時怎么不離婚???】 突然冒出個孩子,一簾幽夢心里也十分膈應,她想過離婚,但剛結婚就離婚,她爸媽不同意,跟丈夫商量把孩子送回前妻老家,但丈夫說前妻的父母也去世了。 一個八歲多的孩子,沒人照顧怎么活得下去,更何況她還是丈夫的親生骨rou,前妻已經走了,他這個當爹的不能置之不理。 丈夫給她說了好些好話,一簾幽夢耳根軟,瞧那孩子也挺可愛的,就把她留了下來。 那孩子剛到他們家時,眼神里充滿了戒備,一開始一簾幽夢覺得很正常,畢竟換了個新環境,怕孩子不親近她,她一有空就帶孩子去逛街去游樂場。 但漸漸地,一簾幽夢發現那孩子只是戒備她,經常用一種審視,甚至稱得上挑剔的目光盯著她,不叫她mama也不叫她阿姨,而是直呼她的名字,還處處跟她對著干。 【沒大沒小的,一點禮貌都不懂?!?/br> 【她下次再叫你名字,扇她兩耳光就老實了?!?/br> 【天吶,你們不要對一個孩子有那么大惡意行嗎?】 【七八歲的孩子狗都嫌,還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好好引導就是了?!?/br> 【你突然多了個女兒心里不舒服,孩子突然多了個后媽心里肯定也不舒服,相互理解一下吧?!?/br> 一簾幽夢不是什么斤斤計較的人,一個稱呼而已,孩子還小,喜歡怎么叫就怎么叫吧,以后有的是時間糾正。 因為他們當時結婚時間趕,還沒有拍婚紗照,一簾幽夢就提出度蜜月的時候順便把婚紗照給補拍了。 既然是蜜月,就肯定是二人世界,她跟丈夫商量把女兒交給親戚幫忙照顧幾天,可女兒在家里鬧絕食、鬧跳樓,死活都要跟他們一起去。 迫于無奈,一簾幽夢只好答應帶上她,于是她和老公的二人世界就變成了家庭旅行。 在拍婚紗照途中,女兒搞惡作劇,把她選好的幾套婚紗全都剪壞了,導致她只能穿著不合身的衣服拍照,并且每一張照片里,女兒都要站在他們中間。 說是婚紗照,但她和老公一張單獨的雙人照都沒有。 裴漾蹙起好看的眉毛:“你老公呢,不管管嗎?” 一簾幽夢說:“她在我老公面前表現得很乖……” 女兒僅僅是針對她,把她當成一個外人一樣防著。 只有自己當了后媽,一簾幽夢才深刻理解到為什么那么多人說“后媽難當”。 她一句無心的批評,會被誤解為刻意刁難,一次善意的提醒,會被當成惡意管束,因為不是親生的,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只能寵著。 一簾幽夢也不想跟丈夫告狀,不愿看見丈夫夾在她們中間左右為難。 她嘗試過跟女兒溝通,結果女兒第二天就指著胳膊上的淤青跟丈夫說一簾幽夢虐待她。 一簾幽夢想不通她掏心掏肺地對女兒好,女兒為什么還會對她抱有那么大的敵意。 【敢剪破我的婚紗,我的巴掌會告訴她花兒為什么那樣紅?!?/br> 【這年頭,親媽都不好當,更別說后媽了?!?/br> 【養了個白眼狼?!?/br> 【她估計就是怕你搶走她爸吧,她都沒有mama了,你讓讓她吧?!?/br> 【???請不要道德綁架后媽,后媽不欠孩子的,欠孩子的是她親爸親媽?!?/br> 真正讓一簾幽夢寒心的,是她懷孕六周,女兒在她的紅糖水里放了藏紅花,致使她流產。 一簾幽夢輕輕撫摸著自己的腹部:“我跟我老公結婚兩年了,去年懷的孕?!?/br> 趕在她邁過30歲門檻的最后一天,老天爺給了她一個大驚喜。 一簾幽夢怕女兒抵觸這個孩子的到來,便加倍對女兒好,希望女兒能盡早接納她和孩子。 宣布懷孕的第二天,女兒給她煮了一碗紅糖水。 一簾幽夢高興極了,縱使她孕吐厲害,吃什么吐什么也不想辜負女兒的一片好心,捧著碗喝的一干二凈。然而當天晚上,劇烈的宮縮把她從睡夢中喚醒,她身下血流不止,染紅了整片床單。 送到醫院,醫生就宣布孩子保不住了。 她以為是自己體質不好才導致的意外流產,直到兩個多月后,她才發現自己先前買來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的藏紅花足足少了十幾克。 想起那碗味道怪異的紅糖水,一簾幽夢不得不懷疑她的繼女,可繼女卻矢口否認,老公也說:“她還那么小,怎么會說謊呢?” 當她把家里的監控翻出來擺在父女倆面前后,繼女又立馬換了副臉色,可憐兮兮地跟她認錯:“我只是想給你煮一碗紅糖水而已,不知道藏紅花會讓你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