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杭思潼攪和了一下自己碗里的巧克力餅干跟甜牛奶,有些發愣,被梁時清又問了一遍才回神,忙說:“啊,我剛剛就是在想,最近幾天在家休息,這次比賽太累了,我也和菲菲她們說好了,等結果出來再慶祝?!?/br> 順便捋一捋跟梁時清的關系。 他們確實走得太近了,因為共同抵抗了一次被世界強制的命運,梁時清覺得自己救下了一個必須好好看護的生命,杭思潼覺得梁時清是唯一可以絕對信任的人,一個在世界注定的死亡面前都要救你的人,當然值得信任。 可是現在,隨著相處得太久了,梁時清照顧的本心有些更改,杭思潼必須去思考,兩個人的關系應該是什么樣的,趁沒有說出口,得劃出界限來。 梁時清以為杭思潼是比賽后突然松懈下來疲憊,就沒多說,讓她好好休息,有需要的東西,直接找他,找不到就找嚴秘書,嚴秘書肯定是二十四小時待機的。 杭思潼通通應下,等掛斷電話,她看了眼通話時間,才發現,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梁時清跟她聊天 ,總是說交代很多細節。 他甚至不會在聊天軟件上說,有事就打電話,確認杭思潼都聽進去了才行,去游樂園那天才發了消息交代,或許是擔心她手上拿太多東西,不好接聽。 小院里的花又開了一批,杭思潼上閣樓露臺給花花草草澆水的時候,看見對面民宿里的貓貓沖著她喵,沒有聲音傳過來,卻仿佛能聽見喵喵聲在耳邊。 露臺沒有棚子,沒一會兒就已經被陽光曬得渾身發燙,杭思潼接了點冷水拍在手臂上降溫,放眼望去,整片街區都很安靜,帶著煙火氣的安靜,每家每戶家里都有點花花草草。 色彩鮮艷、陽光璀璨,炎熱的天氣讓這個時節還有些許蟬鳴。 杭思潼放下水壺,給對面貓貓做了個鬼臉,忽然想,這不就是她一直想過的生活嗎? 安靜、自由、放松、愜意,回家不用住在狹窄轉不過身只能坐著睡覺的雜物間里,也不用擔心因為在雜物房外多站了一會兒就被打得渾身青紫。 不用討好任何人,不用擔心自己明天就沒有錢用了,不用擔心討好不了某個人被殺了喂狗,不用擔心自己表現有一點不好就被貶低得一文不值,不用擔心自己工作太忙連飯都吃不上…… 那些曾經壓在她身上仿佛要把她壓成rou泥的大山都沒有了。 而現在的生活,是梁時清站在她身邊,她才能擁有的,如果沒有梁時清,她的平靜生活,大概又被那些人毀掉了,然后還要嘲笑她不自量力、活該、罪有應得。 第七十一章 杭思潼是個自私的人, 她不會因為梁時清對她有多好,就想跟他在一起。 她的標準就是這么奇怪,沒錢的時候用虛假的愛去跟無情的人交換錢, 現在有人愿意給她又給她愛,她又心安理得地享受,因為這不是她求來的,是別人愿意給。 免費得到的東西總是很讓人高興, 同時希望一直免費。 曾經去研究精神病與心理學的時候, 杭思潼看到過這樣一個說法:不會去愛的人往往是有基因缺陷, 但也有很少數的情況,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與無知。 前者很好理解,不過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反社會人格的孩子, 有很大概率也會是反社會人格, 他們的基因天生有缺陷, 說得直白點,就是精神病有很大概率生下同樣是精神病的孩子。 所以國家才提倡婚檢, 有精神病的話, 就不建議結婚,雖然如此,依舊有很多人隱瞞精神病史結婚生子,等把老婆孩子都殺了, 精神病又成了免死金牌。 不過往往第二種情況更難判斷一點,杭思潼覺得, 自己應該屬于第二種孩子。 變態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很可能會因為周圍環境的惡劣,驅動了基因, 加快成為反社會變態的速度,這種孩子跟因為原生家庭才不懂得去愛的孩子沒有很大的區別。 但為了方便統計,前者就歸納為基因遺傳,后者就有相對環境單純的檢測。 杭思潼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她無從考究自己到底是不是基因有問題,但她覺得,她這樣野蠻長大,她從小到大沒有接觸到愛這種東西,也沒有得到愛,更沒人教她愛,那她自然就不會。 愛是什么呢? 父母無條件付出一切?朋友沒有底線的偏心?愛人永遠唯一的選擇? 這些東西杭思潼似乎都沒怎么見過,她看見的是父母有條件的付出、朋友選擇性的偏心、愛人性價比最高的選擇,無私的人沒那么多,自私的人也沒那么少。 后來重生,杭思潼知道自己身處在一個被作者創造的世界,那作者創造的世界應該是自己心中所想吧? 文中人物完全沒看到的愛情友情親情,全都被作者吹捧贊揚,那是不是意味著,作者其實也不明白,自己也不曾得到,所以寫了很多自以為真實的情感附加在阮夢夢一個人身上呢? 杭思潼以前不考慮這個問題,現在從頭到尾想了一輪,覺得自己應該沒有猜錯,作者將對父親母親的祈愿與向往,映射在了封聞聿跟盧倚彤身上,他們兩個人,其實給足了阮夢夢最多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