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人販子留著她,是想賣錢,而養父母留著她,是想生兒子。 都想要人,利用她去要人,為了自己的目的。 杭思潼很想回孤兒院去,在那里,至少她能過稍微正常點的日子。 但是很快,杭思潼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她七歲了,開始義務教育,警方跟進情況回訪,讓養父母必須送她去接受義務教育。 在警方回訪的時候,養父母還把一直鎖著的房間門打開,讓杭思潼說那就是她的房間,在這里過得很好。 他們也就騙騙沒文化的小孩兒,杭思潼以為只有正常孩子才能上學,孤兒是不可以上學的,所以當警方來回訪的時候,她就順著養父母的話說了,就此留了下來。 之后他們確實把杭思潼送去了附近的小學,沒什么資質,就是很普通的小學,那些小孩子,好像除了打架之外,沒幾個孩子愛學習,老師只護著那些成績好的。 杭思潼進了校園,第一次感受自己與正常孩子的不同,她沒有上過幼兒園,孤兒院里只簡單地教過一些拼音,但就算是這么差的小學,依舊已經有孩子能用英文自我介紹了。 更有甚者,還不止會外語,小提琴、古箏、跆拳道、繪畫、圍棋等等,就算是看起來很不愛學習的、很差勁的小孩兒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每周都要去上課。 可是,杭思潼連課本上寫的少年宮都不理解是什么地方。 杭思潼聰明,成績追得快,但她知道,自己不是理解了書里的世界,她只是照貓畫虎地解出來題,那些只需要代入公式就可以得到準確答案的題目,在她看來過于簡單。 她不明白的,是生命生來不公平,思想品德書上卻寫世界上人人平等。 小學時杭思潼就開始拿學校里的各種獎項,腦子好,學什么都快,只是濱城的小學從來不是成績好就完了,他們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還有各種日常研學小活動。 每到這個時候,杭思潼就覺得很孤立無援,她什么都沒有,什么都不會,她連認綠葉的小活動都無法完成。 大概每個小學都有讓孩子回家去收集葉子分辨植物的緩解,杭思潼沒辦法做到,她的家沒有綠植,在路邊綠化帶采了幾張葉子偷偷帶回去,被養母眼尖地看到了,以為她出去玩垃圾,就把葉子都丟掉了。 第二天上學前,杭思潼又采了幾張帶去學校,卻發現,老師問的是,爸爸mama有告訴你們這些葉子屬于什么樹木嗎? 那一刻,杭思潼發現,自己還不如不采,不采,大家只是以為父母不愛她,采了,大家都知道,她的父母明明不愛她,但她裝著自己像個正常人。 杭思潼大概是個真的不撞南墻不回頭的人,也可能是在學校那樣單純的環境里,生出不該有的念頭。 第二次戶外科學課的時候,老師們讓學生挑選了幾樣有趣的綠植,種類是固定的,怕學生買到有毒的植物受傷,分到杭思潼那一組的,就是豬籠草。 同組的小女孩兒說自己家里開花店的,可以幫忙多帶一盆,本意是想照顧杭思潼,因為大家都知道,她爸爸mama很討厭她,肯定不會給她買豬籠草。 杭思潼最恨別人的憐憫,嘴硬說自己不需要,她會讓爸媽給自己 買豬籠草的。 結果回到家,她小心翼翼地跟養母提了這件事,養母一個巴掌就下來了,打得杭思潼乳牙也掉了一顆。 這還沒完,等養父下班回家了,養母把這件事陰陽怪氣地說給養父聽,養父直接拿起茶幾上的水果玻璃碗就砸在杭思潼的頭上,說她癡心妄想,去上幾天學,真把自己當小姐了,也不看自己配不配。 然后,杭思潼就缺席了第二次戶外科學課,因為養父跟養母下手太重,她傷得有點厲害,沒辦法出去見人,怕別人說難聽的話,對外就說她著涼生病了。 或許是從這里生出的執念吧,杭思潼后來即使已經知道豬籠草長什么模樣、又有什么特性,她還是想要一盆屬于自己的豬籠草,彌補自己沒能上成的戶外科學課。 她甚至不知道,那個好心的女同學第二天是不是依舊多帶了一盆豬籠草,因為她后來請假了半個月,回學校后臉上還有輕微的傷,其他同學不好再提這件事。 后來杭思潼長大,從封聞聿那拿到工資,在高中宿舍里買了一盆,結果當天就因為臺風,從宿舍窗戶上吹了下去,幸虧沒砸到人,但從此學校宿舍規定不許養了,小小的多rou跟仙人掌也不許。 大學時,杭思潼也給自己買了一盆,放著兩天,舍友的床圍欄突然就斷了,對方從床上摔了下去,剛好把豬籠草也碰倒,摔了個稀巴爛,大家手忙腳亂送舍友去醫院回來才發現,豬籠草被壓成一坨了。 舍友勸說,豬籠草好活,重新找個盆養一下,還能長的。 但看著豬籠草的“尸體”,杭思潼忽然反應過來,她命里可能就是種不了豬籠草,不是因為豬籠草與她相沖,是因為她想要的東西,總不能拿到手里。 如今,林松玉又送了一盆豬籠草過來,杭思潼抬手摸摸豬籠,在想,這盆,又能活幾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