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路[慢穿] 第173節
雖然邵陽十分想知道更多關于丈夫的事情,但見到自己丈夫不愿意多說,邵陽知道勉強不了,也就只能怪隨丈夫自己了。 邵陽自己有時候也不會把所有事情都告訴自己丈夫,只要跟自己沒有太大關系的事情,邵陽也不是那總尋根究底的人。 接下來的這幾個月,陶長安就干脆除了留在了府里陪著妻子一起待產,兩個人住在一起,有什么事情的時候,也能夠及時的關注到,并不會讓邵陽有感到孤獨寂寞的時候。 有人時刻關心著,一切又以母體的健康為重心,這讓邵陽感到十分的安心。 在全府人小心的呵護下,等年次年時候,邵陽在經歷過一陣陣痛以后,終于成功的生下了一個兒子。 陶長安在產婆把孩子抱出來以后,確定孩子十分健康并沒有其他問題以后,就直接到產房那邊關心起妻子的身體情況了 畢竟孩子沒事,妻子如今才是最需要關心的人,在經過一次痛苦的生產以后,自己這個做丈夫的要是不關心她,豈不是會讓人太過寒心? 勇勤公夫人早在過完年以后,就被陶長安給請了過來陪產,有親娘陪著,邵陽想要什么的時候,就更加不需要顧忌什么了,才能夠讓產婦過得更加舒服。 自從自己女兒成親好些年,總算懷上以后,勇勤公夫人那是經常到女婿的郡王府里面探望自己女兒。 跟三皇子這個女婿接觸得多了以后,勇勤公夫人只能怪感嘆自己女兒真的是嫁對人了,有一個對女兒這么好的丈夫,整個大清都十分少見了! 女兒能夠過得這樣幸福,勇勤公夫人心里也就放下那點擔心,只讓自己女兒好好珍惜這樣的幸福生活,等生了孩子以后,就更加不用擔心會有人能夠影響到自己女兒的地位了。 女婿身體的毛病想要有一個孩子可不容易,自己女兒能夠懷上,不得不感謝女兒的身體十分健康啊。 等聽到自己女兒成功的生下一個男孩以后,勇勤公夫人覺得自己女兒的后半輩子算是徹底無憂了。 看著女婿連孩子都顧不得多看,馬上就來關心女兒的身體情況,這讓作為岳母的勇勤公夫人在心里都羨慕起女兒了。 想當初自己生下三子一女,自己丈夫鵬春都沒有這樣關心過自己,只是隨便看了眼孩子以后,就回去忙自己的了,可沒有主動過來關心自己的身體怎么樣? 這樣好的女婿,估計要不是身體有點問題,外面大把女人想要過來搶人了,女婿身為皇子,又是郡王爺,身份地位高貴,哪個年輕姑娘見了能夠不喜歡的? 反正自己女兒已經有孩子了,勇勤公夫人覺得女婿身體有問題,這對女兒和外孫來說,可能還是一件好事呢。 至少不用擔心以后會出現一個或者幾個女人生下孩子過來爭搶爵位,以后郡王的爵位甚至是親王的爵位都會是自己外孫的了。 等邵陽做完月子身體恢復過來以后,他們夫妻兩個這才依依不舍的送走了岳母。 宮里康熙和榮妃他們也是在第一時間就知道了老三媳婦生下一個健康男孩的消息,說實話,等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康熙和榮妃心里都是松了一口氣的。 是男孩的話,老三有了繼承人,他們以后就不需要再為老三子嗣的問題cao心了,這也給他們省了不少事情。 既然是好消息了,康熙和榮妃大筆的賞賜送了過去,并特意交代了讓邵陽這個兒媳婦好好的在家里修養好身體,做完月子以后再進宮謝恩。 至于孩子的取名權,自然是要等康熙那邊想好了以后再賜名了。沒辦法,陶長安和邵陽這對父母也只能夠給孩子取個小名了。 要不是他們搶得快,加上榮妃這個祖母不好出宮,還沒見過孩子,否則給孩子取小名的這活估計也要被搶了。 邵陽看著可愛的兒子,有丈夫提供的藥丸,還有身邊人的精心伺候著,什么都不需要她擔心,這個時候她的身體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 上一輩子邵陽也是生產過幾次的人,對怎么養孩子還是有一些經驗的,想了好久她都沒有想到應該給孩子取一個什么名字比較好?只能怪一直寶寶的喊著了。 自己的孩子,那是怎么看怎么可愛,看著懷里的孩子,邵陽忍不住想起了上一世的那幾個孩子,也不知道在自己和丈夫都走了以后,那幾個孩子日子過得怎么樣了? 聽丈夫說自己走了以后,丈夫也有好好的照看幾個孩子,并在自己走之前,對幾個孩子進行了安排。有那么多人照看著,那幾個孩子的日子應該過得不苦吧! 反正自己和丈夫走的時候,那幾個孩子都已經長大成家了,都已經是大人了,應該能夠照顧好自己和自己的小家了吧? 第248章 即使日子過得不好, 他們夫妻兩個都已經走了,想幫也幫不到他們了,邵陽也只能怪在心里面安慰自己,覺得孩子們肯定還在上一世好好的國日子呢! 既然把孩子生下來了, 陶長安和邵陽夫妻兩個自然會把孩子好好教育培養長大的, 等孩子長大以后,干脆就讓他到海外繼承那邊的基地或者說國家好了。 這一世就這么一個兒子, 陶長安和邵陽兩個人當然想給這個孩子最好的了。 大清這邊條件確實也不錯, 可除了皇上之外, 其他人都是奴才這點, 還是讓陶長安和邵陽他們兩個感到有點不大適應的。 雖說能夠自稱奴才的人, 都是滿人自己人,那些漢人想要自稱為皇上的奴才還不行呢。 可能滿清旗人對這個還沒什么感覺, 但陶長安和邵陽兩個人并不是土生土長的旗人, 還是習慣不了以身為奴才自豪這點。 夫妻兩個想了好久, 感覺好像好一點的小名都已經被人給用過了。 就連陶長安的小命長安,這個名字都十分爛大街, 很多父母都喜歡給自己的孩子取名長安, 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夠長長久久的平安長大。 最后孩子的小名還是邵陽拍板定下來的,就叫希銘,說是借此讓他們夫妻兩個人記住上一世的經歷, 珍惜這輩子好不容易得來的幸福生活了。 孩子都是妻子生下來的, 陶長安自然不會反對妻子給孩子取的這個小名, 反正都是自己的話孩子, 叫什么名字其實也沒那么重要, 只要不難聽就可以了。 孩子的舉辦滿月酒這天, 康熙和榮妃他們兩個都一起出宮來參加了。 老大太子他們這些兄弟也都帶著家眷一起參加了。 畢竟關于老三不行的傳聞, 他們這些兄弟可是早就聽說過不少的,對此他們私底下也是忍不住關注過的。 可惜一直等到老三的福晉生下孩子了,老大他們還不能夠確定關于老三不行的傳聞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如今連孩子都生下來了,老大他們也只能夠認為那個傳聞真的只是傳聞了。 人家孩子都已經生下來了,你硬要說人家不行,估計也只有傻子才會相信了!胤褆他們自認自己不是傻子,可不會再相信老三不行的傳聞了。 估計之前老三身體肯定出了一點問題,但如今既然都已經不影響了,孩子都已經生下來了,皇阿瑪也沒說什么,估計老三那是真的沒有什么問題了吧! 希銘被養得白白壯壯的,看著就十分可愛,這讓康熙和榮妃他們看了還是感到非常高興的。 孩子的身體好了,就說明以后養大沒什么問題,看著小輩們健健康康的長大,這估計是一般長輩都想看到的情況了。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陶長安偶爾會出去一趟給康熙尋找一下特殊植物以外,大都數時間都是在京城郡王府里面待著帶孩子。 你還別說,看著孩子一天跟一天不同,那感覺還是非常不錯的,加上照顧好孩子的時候有奶娘和侍女他們幫忙,陶長安和邵陽這兩個做父母的感覺并沒有多累。 有時候外出給康熙辦差的時候,陶長安為了省點時間,偶爾還會拿自己小空間里面種植的低級靈植充數,拿回去向康熙交差。 小空間里面低級靈植的品質,可比在外面找到的那些特殊植物還要好,康熙偶爾收到這樣的好東西,在發現那效果不同以后,忍不住對陶長安這個三兒子更加好了。 畢竟隨著底下長大的兒子越來越多,康熙并不缺能夠給他辦差的兒子,也不缺優秀能干的兒子,可是他還是非常缺能夠給他找到特殊植物這樣好東西兒子的。 這么多年過去了,能夠給康熙尋找好東西的也就只有陶長安這么一個兒子而已,這就更加突出了陶長安的重要性來。 因為這方面離不開陶長安這個兒子,康熙如今都已經習慣了陶長安那經常摸魚偷懶的習慣了,反正只要陶長安能夠時不時給他找一些特殊植物回來就足夠了,其他時候老三喜歡偷懶就偷懶吧! 康熙甚至為了更加方便陶長安偷懶,還特地多派了吧不少人過來供陶長安使喚,好讓他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這跟過去一發現陶長安這個兒子偷懶,那聲色俱厲的責罵和鞭策著讓陶長安干活的康熙來說,那變化可真是非常巨大了。 看來康熙的性格不是不能夠變通,只是這要看你展現出來的價值能不能夠讓他網開一面,讓他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罷了。 以前康熙希望自己的兒子都是十分優秀能干的,可隨著這幾年老大胤褆和太子他們勢力逐漸擴大,底下其他皇子也一個個成長起來,一個個開始惦記起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以后,康熙可能這個時候才發現了陶長安這個老三那只知道偷懶,明面上一點都不爭功攬勢力的行為了吧! 對于康熙的寬容,陶長安接受得非常良好,有時候甚至為了感謝康熙對自己的包容,還特使給他多找了點特殊植物,算是自己的感謝了。 這幾年陶長安可是趁著能夠出海到國外的機會,幫自己和胤礽去看過好幾次基地的建設情況,自己親眼看到的,和聽手下匯報的感覺,還是非常不同的。 實地查看過以后,陶長安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讓手下繼續招收人手,收留那些無家可歸的人,以填補人口不足的缺口。 看著不停往外擴張,一步步把當地那些土著也收編進來,已經可以跟一些小國家相媲美的基地,陶長安心理還是非常滿足的。 盡管自己在大清那邊是郡王了,以后可能還會被封為親王,但即使是大清的親王,那也是沒有封地的,只是享受比較豐厚的俸祿而已,而且還不能夠隨便離開京城,需要在康熙或者是下一任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討生活。 以后能夠在外面做一方土皇帝或者是讓自己的子孫后代出來做一方土皇帝,陶長安認為才是最好的了。 大清以后會不會經歷滅亡陶長安不知道,但以后皇位的爭奪肯定也會是一個十分慘烈的過程,陶長安不想以后讓自己的后代被卷進奪嫡的風波當中,在海外好好的做一個土皇帝,過逍遙自在的日子才是最好的。 當然這如今也只是陶長安一廂情愿的想法,以后萬一希銘長大了有自己想法的話,陶長安也是會尊重孩子自己選擇的。 把自己能夠安排好的安排好,讓孩子把本事學好,擁有自我保護的能力以后,孩子們想做什么--只要不是違法犯忌的事情,陶長安就都隨便孩子他們了。 陶長安自己都不喜歡人家安排自己的人生,當然也不會犯這個喜歡安排其他人人生的錯誤。 即使這個其他人是自己的孩子,自己這么做也是為了他們好。 但很多的時候,自己不親自嘗試一下,是體會不到父母這樣安排的意義在哪里的? 自己選擇的路到底是對是錯,得自己親自去嘗試,反復試錯以后,才能夠知道自己以后的人生應該往哪里走? 別人告訴自己的經驗再多,都不如自己親自去嘗試一番。 每個人對于自己的看法都是固執不肯變通的。 人教人說再多也沒用,事教人一次就能夠讓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才會愿意改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沒有遇到過足夠多的事情,理論知識學得再多,等碰到事情的時候,也會變得手足無措起來! 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陶長安還是比較有經驗的,知道應該怎么樣教導才是對他們最好的。 胤礽的基地建設的也非常廣,里面的基礎設施也是越來越完善,在大清這邊源源不斷的資源傾斜下,已經完成了大半,剩下的一些沒有完工的部分,在以后幾年當中,也會陸陸續續的完工。 等到康熙四十七年的時候,來到了上輩子十分關鍵的一年。 上輩子胤礽第一次被廢,可是就在今年秋季巡幸熱河的時候。 到了這個時候,胤礽的心情還是比較復雜的,雖然這一世很多事情已經發生了改變,但很多大事仍然是按照原來的軌跡發展著。 胤礽其實也擔心自己這輩子會不會遇到跟上一輩子的事情,在今年第一次被廢了太子之位? 雖說胤礽自己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但兩輩子跟康熙之間的父子之情,還是讓胤礽的心情十分復雜。 這一年康熙跟上一世一樣,終于抓住了明朝余孽朱三太子和他的兒子,在羅列了朱三太子他們這些人一系列罪名以后,在京城西邊的菜市口處決了他們。 解決了朱三太子這個隱患,康熙的心情那是前所未有的好。 興致一來,就想著在冬季來臨之前,到熱河那邊進行巡幸。 康熙一聲令下,宮里宮外瞬間開始忙碌起來了。 這么重要的時候,陶長安肯定不會錯過這次去熱河的事情。 第249章 不過考慮到兒子還小, 陶長安就沒有帶邵陽和兒子他們一起過來了。 萬一中途有什么事情發生,邵陽和孩子在的話,陶長安也怕自己會分心。 還不如等下次有機會的時候,再帶著邵陽他們出來游玩呢! 反正這些年來, 在康熙的縱容下, 陶長安離開京城去尋找特殊植物的時候,也順便帶邵陽到外面游玩過一兩次。 估計在康熙看來, 自己帶人出去辦差, 也只是一個人感覺無聊, 想要讓妻子跟在身邊照顧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