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路[慢穿] 第169節
陶長安如今可沒有什么愿望,怎么胤礽和康熙一樣,都喜歡滿足人的愿望??? 陶長安思考了一下,這才說道: “弟弟暫時沒什么愿望,太子二哥不如就把這個愿望放到以后,等弟弟有什么想要的,到時候再來跟你說吧! 二哥你放心,弟弟的為人你也是知道的,不會提讓你太過為難那些要求的?!?/br> 胤礽也知道老三一向沒什么想要的,因此也沒奇怪陶長安會這樣說。 “行,那孤這里就先幫老三你記著,等你以后想起什么想要的以后,再來跟孤說吧。 到時候只要不是特別讓孤為難的,在孤能力范圍內的,孤就一定會幫你辦好!” 畢竟這個水泥方子可是有大用的,用一個愿望就能夠拿到方子,簡直再劃算不過了。 等陶長安從毓慶宮那邊回到自己的院子時,邵陽已經等在屋里了。 見丈夫回來,她趕緊上下打量了一番,見人好好的回來了,就關心的問道: “長安,皇上這次叫你過去,沒為難你吧?” 邵陽對康熙這個公公的印象畢竟刻板,覺得這個皇帝不大好說話。 突然把自己丈夫叫過去,也不知道會不會為難他? 陶長安笑著說道: “皇阿瑪倒是沒有特別為難爺,只是不滿意爺平常太過混日子,特地讓爺領了一個編書的差事,督促爺以后好好干活呢!” 邵陽見丈夫臉上并沒有異色,就知道這個差事對他來說并沒有什么為難的,這才放下心來。 至于編書的差事,邵陽覺得自己別的不行,但幫忙看一下書籍,幫忙總結一下還是可以的。 反正自己平時除了習武以外,就沒什么正經事可以干了,又不能夠隨便出宮玩,還不如看點書來打發時間呢。 在邵陽表示可以幫忙的時候,陶長安還是十分歡迎的,畢竟多看點書,這也不是什么壞事,反而對自身有些好處。 第二天陶長安趁著到翰林院那邊當值的時候,干脆把需要編輯的書籍框架給列了個大概。 然后為了省事,還讓人把這個框架送動東宮那邊,讓胤礽幫著修改潤色一番。 畢竟胤礽可是看過原主編著的那些書籍的,對那些書籍里面大概說點什么,心里應該是有數的。 直接把框架送過去讓胤礽幫忙修改,就跟作弊一樣,可以提前得到答案。 胤礽對于老三跟自己不見外的舉動,心里還是十分高興的。 畢竟他才剛得了老三水泥方子這樣巨大的好處,總想著回報老三一點什么。 能夠幫忙修改一下新書的框架,也算是實現了自己想要回報老三一點的心思了。 康熙從梁九功口中得知老三如今確實有認真的在完成差事。 可是老三完成差事的方式--發動身邊所有男人女人幫忙,甚至連新書的框架,都是讓太子幫著一起定下來的。 老三這樣做事態度確實沒問題,也能夠保證新書的質量,可這位了節省時間和精力的方式,讓康熙看了都不知道應該說什么好了? 可以說老三為了偷懶,那是把身邊能夠發動的人都發動了,能夠利用上的人手也利用上了,給他自己節省了不少時間。 這樣變著法子的偷懶方式,還真是讓康熙開了眼界,但不管怎么樣,老三確實保質保量的在完成差事了,康熙總不能夠連人家干活的方式都要挑剔一番吧! 看來老三那個喜愛偷懶的性子,有他身邊那么多人縱容著,一時半會估計是改不過來了。 胤禛那邊跟著于成龍在順天那邊花費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很是費了一番周折,這才總算是讓舞弊案水落石出,給康熙和廣大學子一個還算滿意的交代。 可是探查案件的時候有多艱難,受到了多少阻撓和刺殺,也就只有胤禛和于成龍他們兩個知道了。 要不是胤禛會點古武,加上他跟于成龍這個欽差旁邊還有康熙派來保護他們安全的人,估計他們兩個就要折在順天府里了。 一直到康熙三十八年底,馬上就要過年的時候,胤褆這才帶著八旗將領回京過年, 第242章 畢竟他們在永定河那邊辛苦修了這么久堤壩, 馬上就要過年了,他們總得先回來過一個年,好好休息一下才行了。 看著那瘦了黑了一大截的胤褆,連康熙都驚訝了。 惠妃看到兒子辦差居然這么辛苦, 更是心疼的落下眼淚來。 自己兒子什么時候吃過這樣的苦???惠妃十分想讓胤褆過完年以后, 就不要再去永定河那邊了,可這差事到底是康熙讓兒子辦的, 她也怕萬一這事沒辦好, 康熙會怪罪到胤褆的頭上! 陶長安看到累成這個樣子的老大和老四, 突然覺得自己只是在京城這邊編書, 日子已經算是非常好過了。 要是讓自己離開京城, 去干修河堤或者查案件的苦差事,還不知道會把自己累成什么模樣呢? 本來陶長安對康熙一定要讓自己辦差還有點怨念的, 可是有對比才有差距。 看到老大老二老四他們干的那些差事, 陶長安突然覺得能夠讓自己安靜的待在屋里編書, 已經算是十分輕省的一件事情了。 有了這樣的感受以后,陶長安對于老大那一臉受到重用的炫耀模樣, 就能夠笑得十分真心的祝福他了。 畢竟這樣的粗活體力活, 還是老大干比較合適了。 第二年,也就是康熙三十九年的時候,康熙在指導了一番永定河用水泥修筑出來的河堤如何建設以后, 就在京城這邊開始為皇太后六十大壽做準備了。 作為皇太后第一次舉辦六十大壽, 康熙的態度可謂是相當重視的。 連胤褆都被從永定河那邊給叫了回來, 跟著胤礽陶長安他們一起為皇太后的壽辰做準備工作。 以前孝莊還在世的時候, 皇太后作為侄女同時又是兒媳婦, 總不能夠越過孝莊這個太皇太后大辦壽辰吧? 如今孝莊已經過世了, 皇太后作為宮里輩分最高的人, 康熙這個繼子肯定要為嫡母好好的舉辦一下大壽的,好讓天下人看看他們滿人也是十分注重孝道的! 陶長安對于這樣的大壽可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畢竟宮里每年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舉辦比較大型的宴會。 這次陶長安給皇太后準備的禮物,就是一株在小空間里面那碗口大點的土囊當中培養出來的低級靈植,畢竟皇太后如今什么都不缺,要是送一些金銀珠寶給她,就顯得沒什么誠意了。 自從這一世發現小空間里面出現了那碗口大的土囊可以種植含有靈氣的植物以后,陶長安就在那上面撒了一小把種子,經常施土澆肥的打理一下,那土囊上面的種子發芽率還是比較高的。 那些種子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成功發芽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小空間進化了一點的緣故,在那碗口大的土囊上面,密密麻麻的長了起碼十幾株植物,看著那些植物一點點長大,陶長安心理還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這種隨身帶著一個特殊花盆一樣,看著自己親手栽種的植物慢慢長大,感覺還是非常不同的。 想到以后小空間還會一直跟著自己,也就代表了自己可以一直在小空間里面種植不同的植物,盡管只有花盆那么點大,但里面土囊的肥力十分好啊,還含有靈氣,這對陶長安來說,可比自己在小空間外面擁有再多的土地可以進行種植都強。 反正這些低級靈植的生長速度還是挺快的,只是比普通植物生長得慢一點而已,陶長安如今已經在小空間里面收獲好幾茬低級靈植了,起碼有幾十株低級靈植存放在小空間里面,用玉盒鎖住靈氣存放在那里了。 反正他這一世習武也不怎么用得上這些低級靈植,留下足夠以后應急的部分以后,剩下多的那些低級靈植,分點出去就分點出去了。 當然陶長安也不傻,他愿意拿出這樣的好東西來,多少還是要對自己或者鐘粹宮這邊有點好處的,要是什么好處都沒有,他可不會花費這些心思。 起碼送出一兩株低級靈植以后,皇太后和康熙那邊不會對自己和榮妃邵陽太過苛刻,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過失,看在低級靈植這樣的重禮份上,也能夠輕輕一笑帶過了。 要是沒有這些好東西做禮物,陶長安可不覺得自己的日子還能夠過得比現在還要好?畢竟康熙這個皇阿瑪可是出了名的嚴格,送點東西表表孝心,好歹能夠讓他想要拿自己開刀的時候,稍微猶豫那么幾分鐘。 多一點時間思考到自己的價值以后,陶長安就不信康熙還會舍得犧牲自己的利益,不怕自己寒了心,以后弄到好的低級靈植也不獻給他了嗎? 康熙習武要想提高一點修煉速度,調理一下他的身體,那可是需要不少低級靈植的,這些東西可是需要一直消耗的,為了能夠讓自己好過一點,身體健康長壽一些,相信康熙在對待自己和鐘粹宮的時候,會考慮清楚其中的輕重的! 為了能夠讓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過得稍微好一點,必要的付出也是應該的,這也屬于基本的人情世故,陶長安也是從其他人身上學到的技能。 以前陶長安只是一個普普通通老百姓的時候,身上那點小市民的精明讓他可舍不得拿出這樣的好東西給其他人,如今活的時間久了,他也漸漸的開始習慣用這樣的方式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了。 經過實踐證明,他這樣的行事作風還是非常有用的,起碼見到其他人的時候,在沒有太大利益沖突的時候,大家的關系看起來還是挺好的。 即使看似跟自己關系比較好的胤礽,兩個人要不是相互用得上對方,加上陶長安沒有觸及到東宮那邊的根本利益,關系才會相處得看似不錯。 皇太后在收到了鐘粹宮這邊送來的禮物時,心理還是非常滿意這樣的禮物的,畢竟即使皇太后看似沒有什么話語權,處處以康熙這個皇上的意思為準,但她同樣也是一個養尊處優,身份高貴的老人,自然也是希望自己身體能夠好一些,減少一些病痛,多享受一下生活的。 鐘粹宮這邊的禮物,看似不起眼,但其中最貴重的估計就是那一株用玉盒裝著的特殊植物了。 今天過來給皇太后賀壽的還有很多官員女眷,看到皇太后一臉滿意的朝鐘粹宮那邊點了點頭,讓人單獨把鐘粹宮的賀禮收好的舉動,還有點奇怪鐘粹宮那邊到底送了什么禮物,能夠讓皇太后這么滿意? 那些沒有靠近大清權利核心的人,當然不會知道低級靈植這樣的好東西了,估計對特殊植物有所了解的也沒有多少個了,但這不包括宮里這些精明人。 畢竟宮里號稱連一塊石頭都能夠說話,凡是做過就會留下一些痕跡,特殊植物出現了這么久,宮里這些主子多少也是聽說過其中的一些功用的。 對于這樣的好東西,宮里一直只有康熙有資格用,連孝莊和皇太后那里,也只能夠偶爾能夠用上一點。 至于其他人,估計也就只有鐘粹宮那邊能夠時不時出現這樣的好東西吧!沒辦法,誰讓三皇子天賦異稟,只憑借直覺,就能夠分辨出是不是特殊植物了呢! 人家是老天爺賞飯吃,宮里其他人也只能夠羨慕一下,但也沒有辦法能夠從鐘粹宮那邊獲得這樣的好東西。 宮里這些主子哪個不是精明人啊,可不敢窺視這種只有皇上能夠享用的好東西,即使他們十分想要,那也只能夠想辦法從皇上那里討一點來用,可不敢在私底下算計鐘粹宮那邊來獲得這種特殊植物。 要不然一旦讓皇上覺得他們沒有規矩,敢朝自己才能夠用的資源伸手,估計會剁了他們的爪子,那后果可不是宮里這些人能夠承受得起的。 惠妃宜妃她們十分羨慕的看著皇太后的人把那些禮物給收了起來。 要是她們也能夠讓鐘粹宮那邊送出這樣貴重的禮物就好了。 雖然不敢通過耍手段的方式從鐘粹宮手里弄到那些特殊植物,但要是自己手里有什么鐘粹宮那邊想要的東西,大家完全可以通過交換的方式得到那些特殊植物嘛! 惠妃和宜妃他們在心里盤算著,看自己私庫或者是娘家那邊有什么是榮妃他們那邊用得上的? 惠妃和宜妃她們這些年協助貴妃管理后宮,多少也是耳聞過那些特殊植物所具有的一些功用的。 當初太皇太后病重,還有佟貴妃病重的時候,聽說就是皇上舍不得她們離開,忍痛從自己的份例里面扣出一兩玫藥丸來,這才把人從鬼門關里面給拉了回來。 這些特殊植物制作出來的藥丸效果有多好,光是從太皇太后延長了將近十來年的壽命,佟貴妃也多活了七八年的時間這點,就可以看出來了。 他們這些人都是吃五谷雜糧的,哪可能沒有病痛那一天? 要是能夠備上這么一枚藥丸,簡直就像是跟多了一條命一樣。 當初宜妃小兒子病重的時候,為了能夠救小十一一命,宜妃也是豁出了性命去求了皇上,想從他手里弄到一兩玫藥丸的。 第243章 為了這個, 這些年宜妃的盛寵可是淡了不少。 盡管宜妃最后也沒有把小十一給救回來,只是讓十一皇子多活了一兩年,身體的病痛能夠減輕一些而已。 對于這樣的結果,宜妃雖然還是不大能夠接受小十一的死, 但好歹自己努力過了, 也多留了小十一兩年多。 即使這些是用宜妃的盛寵換來的,宜妃也是甘之如飴的。 要不是太醫院那邊說那些藥丸即使小十一服用再多, 也治不好他從胎里帶來那體弱多病的體質, 救不了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