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路[慢穿] 第142節
不知道兒臣可不可以修煉一下那本古籍,等以后本領強了,就可以保護好皇阿瑪您和大清了???”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胤礽,還是非常想要修武的。 覺得要是自己本事強了,以后身上的束縛就不會那么強了,想要做什么事情也方便多了。 對于太子能不能夠跟著一起去修武的問題,康熙這個時候也沒做好決定,他只能夠說道: “修武的事情等先確定好那本古籍的情況以后再說吧。 畢竟這個事情里面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在,你作為大清的太子,可不能夠沖動行事,凡是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夠做一些可能危害到你安全的事情來!” 盡管康熙已經看出來太子十分想要習武,但他畢竟不只是一個疼愛孩子的父親,還是一國帝王,需要考慮的事情還有很多,不可能因為疼愛孩子,就什么都答應了。 胤礽見康熙沒有答應自己習武的要求,也并不灰心,反正以后他總能夠想到合適的辦法讓康熙答應讓自己習武的。 上輩子是康熙說什么,他就信什么,并沒有多想也沒有為自己想要的努力爭取過,如今他已經不是當初的自己了,知道只有自己的實力越強才能夠保住自己的話語權,保護好自己的利益,不會輕易的被皇帝的一句話,就被剝奪了一切。 那種命運不在自己手中,任人宰割的境遇,胤礽那是再也不想重新再體驗過一次了。 這一世既然已經遇到了跟上一世不同的情況,有可以直接增強個人武力的方法,胤礽肯定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盡管習武的事情還在保密階段,不過陶長安可以預料,有這個誘餌放在那里,就不信康熙這樣的帝王會舍得放棄? 忙活了這么久,即使只是假裝自己很努力習武,那也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做戲的,接下來一段時間,陶長安除了每天必須去上書房那邊讀書摸魚外,其他時間就沒在安排自己學什么東西了。 畢竟生活當中可不能夠只有不停的學習努力,偶爾還是需要放松放松,好好享受一下生活的嘛! 在上書房這邊適應了這么久,仗著自己記憶力不錯,陶長安還是能夠比較輕松的應付平常那些功課的。 按照一般人的學習進度,陶長安在上書房的日子過得還是十分輕松的。 不過想到自己這輩子的jiejie榮憲,以后可能會被嫁到蒙古或者科爾秘那邊去和親,陶長安就有點擔心。 畢竟大清這邊嫁過去和親的公主郡主,普遍壽命比較短,嫁人以后的日子過得都不怎么好。 陶長安可不想以后自己的jiejie嫁出去以后,弱到要看夫家或者是下人的臉色過日子。 雖然有自己在后面看著,榮憲的日子應該過得去,但自己總不可能時時刻刻的看著吧,想要榮憲以后的日子過得好,還是得培養好她的性格和實力才行。 性格只有足夠堅強,見識多一些,才不會輕易的就被人給糊弄了去,本身有實力的話,萬一遇到危險了,還可以先保住性命,拖延時間等自己發現不對過去救人也好啊。 人最終能夠時刻靠得住的也就只有自己,自己這個做弟弟的即使再好,也不可能方方面面都照顧得到,榮憲身為公主,身份是足夠高了,以后只要她自己立得起來,日子才能夠過得好! 以前陶長安沒有怎么說,也只是因為自己人微言輕,加上年齡太小了,即使自己說了什么,也不能夠引起大人的足夠重視。 以前習武的事情不能夠暴露出來,陶長安只能夠盡量引導榮憲,讓她學會自己處理遇到的事情,盡量讓她的性格變得堅強開朗一些。 但很多時候,光是性格開朗堅強還是不夠的,還得有足夠的實力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利益才行。 為了能夠讓榮憲以后過得更好,同時也是為了能夠讓榮妃這個額娘少擔心一些,榮憲習武的事情,也應該開始安排起來才行。 沒讓陶長安等多長時間,一個月以后,康熙就已經挑出了合適的一些人,讓陶長安每天下午的時候過去教那些人習武。 這些被挑選出來的人,自然都是忠心于康熙的人,各方面都不錯。 陶長安用來掩人耳目的那本古籍,里面記載的古武自然是他在以前世界得到的大路貨,對人的資質并沒有太高的要求。 只要堅持下去,多少還是能夠起到一些效果的。 這也是陶長安考慮到這個世界是無靈世界,挑的這本古籍比較合適這樣的情況,才從不少可選項當中,選了這一本功法的。 不過其他人的資質怎么可能比得上陶長安的資質好呢? 盡管這是一個無靈的世界,但出生之后,陶長安的身體可是一直在被那一絲氣息孕養調理著身體,加上陶長安時不時用小空間里面的泉水調理身體,他的資質可比一般人好太多了。 可以說根本就不在同一個層次,沒有什么可比性。 幸好陶長安修煉的功法是上個世界的那本古武功法,可比如今拿出來的大路貨復雜多了,難度也不在同一個層次上。 不過即使那本古籍上的古武功法是大路貨,一般人都可以修煉,但想要快速的修煉出內功來,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成功的。 得經過不少時間的修煉打磨,才可能慢慢修煉出一絲內功來。 陶長安表現出自己幾個月就能夠修煉出內功來,已經算是資質非常好的了。 經過幾個月的修煉,那些被挑選出來的人盡管沒有那么快的修煉出內功來,但身體的變化也是非常明顯的。 他們的身手可比沒有習武之前好上不少,以前能夠打得過兩三個普通人,如今讓他們出手的話,五六個人都不能夠近他們的身了。 第205章 實力有了這樣巨大的變化, 康熙又怎么可能看不見? 這個時候他明顯已經相信那本古籍真的是前人留下來的傳承了。 可惜以前從來沒有聽人說過有這樣傳承,要不然康熙早就派人去尋找了,哪里還會等到今天才知道這個事情??? 不過如今發現了也不遲,康熙一邊在考慮怎么安排人習武, 另一邊同時也派了更多的人, 到全國各地的深山老林里面去尋找,看看能不能夠尋找那些神秘的傳承? 即使沒有老三那么好運, 沒找到那些神秘傳承, 去找找那些特殊植物, 有一點收獲那也是非常不錯的。 聯想到那些特殊植物和那本古籍, 都是老三發現并遇到的, 這讓康熙不得不承認,看來老三的運氣比一般人好多了啊。 自己這些年也沒少出去, 可也沒見自己遇到這樣好的事情, 只能夠說老天爺特別偏愛一些人了。 幸好老三是自己的兒子, 他得到什么好東西,自己這個父皇也能夠享受到, 康熙感覺自己的運氣其實也算不錯了。 有這么一個兒子, 可比一般人生多少兒子都好了,看來有時候會生,也是自身實力的一種了。 想到給自己生了這么一個好兒子的榮妃, 康熙就想到榮妃前頭沒有養住的四個兒子, 心里頭還是有點可惜的。 以前覺得是榮妃沒有福氣, 才會一直養不住孩子, 沒想到最后養住的老三, 運氣居然這么好! 有老三這么一個兒子, 看來榮妃運氣也算是由壞變好了, 不像以前那樣總是遇到壞事了。 榮妃到底是跟著自己多年的老人了,康熙想到過去的情分,對榮妃還是有一些愧疚的。 不過為了后宮的平衡,康熙也不能夠在位份上彌補這樣的愧疚了。 不過老三在這兩次事情當中,都是立下了關鍵性的功勞,要是沒有他,自己如今可得不到那些特殊植物和古籍上的古武功法。 獲得了這樣大的好處,要是一點表示都沒有,這也不好。 康熙實在是想不出用什么來獎勵老三的,干脆也不為難自己了,直接把陶長安叫了過來,詢問了一下他有什么想要的獎勵? 陶長安沒想到康熙會主動詢問自己的意思,他低著頭好好的想了一下,說道: “兒臣如今什么都不缺,也想不出有什么特別想要的。 不過兒臣從小就jiejie榮憲關系比較親近,舍不得她以后遠嫁, 兒臣能夠求皇阿瑪您允許讓榮憲jiejie以后婚嫁自由,讓她自己選喜歡的人成親嗎?” 反正等陶長安以后實力強大了,他要想得到什么,自然會變得更加容易。 如今有這樣的機會,還不如替榮憲去求一求,讓她以后能夠過得好一點呢! 康熙沒有想到老三居然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不過既然他已經讓老三自己提出想要什么了,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反悔。 畢竟只是少了一個公主和親而已,康熙還有不少其他女兒可以用來和親,不會影響什么。 “如果這是老三你的想要的,以后可不能夠反悔說想要換其他愿望了。 你考慮清楚不反悔的話,朕是可以答應你這個要求的?!?/br> 既然已經提出了這個要求,陶長安當然不是跟康熙開玩笑的,他十分認真的點頭確認道: “兒臣確定這個就是兒臣想要的,其他的事情怎么能夠比jiejie還要重要的。 自然是jiejie以后成親的事情比較重要,既然皇阿瑪您已經答應了,那以后可不能夠反悔哦!” 這要不是自己兒子,換成其他人膽敢質疑自己這個皇帝,康熙肯定會讓他們知道惹怒自己的下場。 可是看到才八歲多的老三,康熙只能夠板著臉道: “朕金口玉言,既然已經答應了老三你的要求,以后自然是不會反悔的!” 等說完這個事情以后,康熙想到那些習武之人實力變得更強的事情,不由得問道: “朕看那些人不管年紀大小,都可以習武。 老三你有發現其中有什么差別嗎?” 畢竟老三也習武了差不多一年了,還教導其他人習武了幾個月,應該是對那本古武功法最熟悉的人了。 在自己習武之前,康熙還是想要多了解一下功法的事情。 陶長安明白康熙這是放下了顧忌,確定古籍上的功法是真的以后,終于打算自己也練一下了。 他想了一下,盡量用比較簡單的語言說道: “兒臣感覺到,這個功法雖然一般人都能夠修煉,但也分資質的好壞,年齡比較小的人修煉的速度比年齡大的人修煉速度快一點;資質好的人比資質一般的人修煉快一點?!?/br> 聽到老三這么說,康熙一想覺得也挺有道理的。 畢竟人的資質有好壞,年紀越大,身體各方面都已經定型了,身體素質肯定沒有年輕人好的。 康熙點了點頭,讓陶長安仔細的把功法給他解釋了一遍以后,這才讓陶長安回去了。 古籍上功法的事情,康熙并不打算公開,因此對于習武的事情,他并沒有那種非常迫切的感覺。 反正他是皇帝,年齡也才三十多歲,正是處于人生壯年的時候,精力充沛,對什么事情都有一種在掌握之中的自信感。 不過既然已經發現了能夠習武,康熙自然不會放著不練的。 如今知道并且已經修煉了古武的人只有老三和那些挑選出來的人,事情還在掌控范圍內。 以后讓誰修煉古武,不讓誰修煉古武,康熙如今還沒最終確定。 不過反正事情也沒到他必須下定決心的時候,康熙還是決定等自己修煉古武到一定階段,再考慮再讓誰跟著習武的事情了。 康熙本人是不急了,可是讓一直關注著這事,也想早點跟著習武的胤礽忍不住開始急起來了。 可是康熙一直沒提習武的事情,偶爾在胤礽提起的時候,也只是說自有打算,讓他等著。 胤礽這個時候到底也只是一個空有名頭的太子而已,在康熙打定主意不提習武這事的時候,他也只能夠繼續讓自己耐心等著了。 不過在等著的時候,他也不是什么都沒干的。 畢竟他可不是傻子,習武能夠獲得的好處實在是太大了,他要是一點準備都不做,那才是真的白活一世了。 這些年胤礽跟陶長安的關系還是非常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