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路[慢穿] 第135節
太子那邊什么都不缺,榮妃也不敢跟東宮那邊太過親近,只能夠暫時用這種方式表示謝意了。 陶長安笑著點了點頭,答應道: “太子比較喜歡美食,別的東宮那邊都不缺,額娘你讓人多準備一些好吃的,讓兒子拿過去就行了?!?/br> 反正這個人情也是以后由陶長安來還的,榮妃這邊無論有沒有表示,都是可以的。 胤礽作為重生人士,可不就小心眼到跟后宮的一個宮妃計較。 榮憲第二天知道父皇已經答應讓她也跟著一起木蘭圍場的和這個消息的時候,高興得跳了起來! 十分興奮的圍著榮妃和陶長安他們嘰嘰喳喳的說了好些話,期盼起出宮以后能夠見到各種新奇好玩的事情來了。 對于女兒難得活潑起來,有這個年齡小女孩的該有愛玩的性子,榮妃還是笑得十分縱容的。 這個宮廷真的是把人給逼得變了模樣,即使是孩子,要是不早早懂事聽話的話,想要在宮里過好一點的日子,那也是比較困難的。 榮妃心疼女兒早早的懂事起來幫著自己一起照顧小兒子,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件事情能夠讓女兒這么喜歡高興的,榮妃當然比較縱容女兒多高興一會兒了。 等到啟程的時候,已經是七月十多號的事情了。 這次陶長安因為年紀還小,就干脆跟著榮妃坐一輛馬車了。 馬車里面是加大的,坐兩三個人還是非常寬敞的。 長長的隊伍從宮里出發,浩浩蕩蕩的慢慢走過京城的長安街道。 街道兩邊已經被官府提前給清理了一番,街道上并沒有什么行人,透過馬車的車窗,只能夠隱隱的看到遠處客棧酒樓里面有不少人。 榮憲爬在用輕紗遮擋住一部分的車窗,不停的往外看著那些跟宮里完全不同的景象。 時不時拉著榮妃這個額娘問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一路上興奮得不行! 榮妃自己也透著車窗縫隙往外看著,畢竟自從她進宮以后,就再也沒有機會看看宮外的景色了。 宮里雖好,但規矩實在是太多了,一言一行都有講究。 在宮里那么多年,榮妃對宮里那些景色也有點審美疲勞了。 現在能夠看看宮外的景色,換一種心情,還是非常好的。 雖然上次陶長安已經去過五臺山那邊了,但并沒有看多少景色,就回宮了。 對于京城這邊的街道建筑這些景色,陶長安也是非常好奇的,早就爬在另一邊的車窗往外瞧著了。 只是他到底知道得多,并沒有表現出跟榮憲一樣驚訝驚奇而已。 榮妃見小兒子這么沉穩,心里也是非常欣慰的。 畢竟對于小兒子,她并沒有教導太多,可小兒子從小開始就十分聰明,看著其他人,就能夠學到很多手段。 第196章 小兒子越大, 榮妃就覺得自己這個兒子越是靠得住。 不得不說,能夠生出這樣聰慧優秀的小兒子,榮妃覺得自己這輩子都值了。 只是她偶爾也想過,要是自己前面的幾個兒子能夠養住, 說不定他們也會這樣聰明可愛呢! 可以說沒能夠養住前面四個兒子, 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他們一個接著一個的死去,這是榮妃心里最大的遺憾了。 這樣的遺憾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治愈恢復的, 可能需要一輩子, 伴隨著過世以后, 才算結束。 陶長安這個時候可不知道榮妃這個額娘想什么, 只是受到榮憲的感染一樣, 時不時往外瞧上幾眼,看看外面的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 出了京城以后, 管道兩邊就沒什么人了, 也不需要官府提前肅清道路了, 時不時還是能夠看到田間地頭有不少老百姓在那里揮汗如雨的勞作。 看著那些衣衫襤褸勞作的老百姓,陶長安就能夠知道大清雖然號稱是太平盛世, 但民間的老百姓過的日子, 還是比較艱難的。 畢竟是一個封建皇朝,所有的生產力生產資料都集中在上層人手中。 普通老百姓沒有足夠的田地,種植以后收獲的糧食產量也不高, 日子自然好過不到哪里去。 不過這些事情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解決的, 這個時候的老百姓即使日子不好過, 但在康熙的治理下, 起碼能夠過上安穩平靜的生活。 那些貪官污吏也沒那么囂張, 比起其他時候, 也算是比較好的了。 陶長安都能夠看得到的景象, 坐在前面馬車里面的康熙和胤礽他們自然也能夠看得到。 這些年來康熙已經盡量讓吏治變得清明了很多,老百姓的日子相比起來,比康熙當初看到的已經有所好轉了。 看到外面的情況,康熙十分欣慰的跟坐在旁邊的胤礽說道: “保成啊,外面老百姓們的日子可不好過,這些年在朕的治理下,只能夠讓他們勉強有活干有飯吃,但距離安居樂業衣食無憂的生活,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以后等你接過大清的擔子以后,你一定要把父皇沒有做到的事情努力做到??! 讓大清所有的老百姓看看,在我們滿人的治理下,他們的日子過得可比當初漢人治理的時候好多了。 他們能夠過上這樣的好生活,靠的可是我們滿人,只有讓老百姓他們意識到跟著我們有好日子過,才能夠實現真正的滿漢一家親,穩固我們對大清的統治,這樣的重任保成你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優秀,才能夠不辜負父皇的期待!” 胤礽看著外面那些老百姓,其實心里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畢竟他一直住在宮里面,可沒有體會過老百姓的生活,自然不能夠深切的體會老百姓他們的日子是怎么樣的了。 不過想到以后大清居然會被外面的紅毛鬼子攻破,那樣國破家亡的慘像,讓胤礽現在想起來,心里還是非常不舒服的。 即使他上輩子沒坐上皇帝的位子,但早已經把大清視為自己的家了。 自己的家居然被一直看不起的紅毛鬼子占領欺凌了,胤礽自然是非常不高興的。 不為了那些老百姓,也要為了爭口氣,胤礽都不會讓外面那些人有機會再侵犯大清領土的。 不過對于康熙的教導,表面上他還是一副受教的模樣,答應道: “父皇您放心吧,兒臣會好好學的。 不過在兒臣眼里您就已經是最厲害的明君了,不用兒臣,在父皇您的治理下,老百姓他們也能夠過上好日子。 兒臣哪里比得上父皇您厲害呢,以后還需要在父皇您的教導下,才能夠有所進步,但想要達到父皇您這樣的程度,沒有幾十年估計兒臣是做不到的?!?/br> 康熙對太子的期望和要求可是非常高的,本來有點不高興胤礽說沒有自己這個皇帝厲害。 畢竟胤礽是康熙親手教養長大的,要是比不上自己,豈不是說明自己教導得不夠好,不過沒等康熙沉下臉色訓斥太子,胤礽就一臉認真的說道: “在兒臣眼里,父皇您確實已經非常厲害了。 兒臣沒有經歷過您以前的困境,想要輕易的超過父皇您,那怎么可能呢? 不過幸好父皇您一定會長命百歲的,有您在,大清的老百姓自然能夠過上更好的日子。 您可是兒臣的主心骨,要是沒有您,兒臣可撐不起大清這樣的重擔,所有父皇您可千萬要好好的保重好身體,好好照看著大清和兒臣才行??!” 那一副小兒離不開父母的模樣,讓康熙看了還是只能夠安慰自己,太子畢竟還小,自己如今就這么說,估計讓他感到不安了。 他如今才十歲,虛歲也只是十一歲而已,小肩膀扛不起大清這個重擔,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康熙只能夠無奈的看著太子,說道: “父皇總有老那一天,保成你還是需要好好努力,等以后才好接手大清這個擔子。 如今時間還有,倒是不用那么著急,你就先在旁邊看著父皇是怎么治理大清的,先多學一點經驗吧!” 只要不提讓自己再努力學習成長什么的,胤礽就能夠心平氣和的,跟在旁邊學習,至于學得怎么樣,還不是看自己了。 “嗯,保成會好好跟父皇您學習的。 不過在兒臣心里,即使兒臣以后長大了,也不可能比父皇您厲害,能夠學到您的幾分,就已經十分了不起了,父皇在兒臣眼里才是最厲害的?!?/br> 被太子這么崇拜的看著,康熙的那點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畢竟比起朝中大臣那有點虛偽的奉承,太子這種不帶絲毫功利之心的真誠崇拜,才是最讓人開心的。 不得不說,有時候真誠加上贊美,這種真心話才是最致命的。 看康熙那晴轉多云,勉強壓抑住上揚嘴角的樣子,就知道胤礽這話的效果有多好了。 胤礽其實不喜歡康熙再說把大清交給自己的話語,反正最后也不一定能夠實現,還不如省了那個功夫,做點自己真正喜歡做想做的事情呢。 上輩子自己就是太過為康熙這個父皇著想,把大清當成自己的責任了,才會浪費了一輩子的時間。 在沒有想明白自己真正的想要做什么之前,胤礽打算先過好自己如今的日子,讓自己不留下遺憾先。 即使康熙一直教養自己長大,可如今胤礽已經搬到東宮毓慶宮這邊單獨居住了。 康熙這個父皇最多也只是關心一下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不好,學習進度怎么樣? 但也不能夠陪著自己過日子,一天或者一個月當中,胤礽大部分時間還是自己渡過的。 自己都過不好了,哪里還能夠顧得上幫助人家過上好日子??? 反正胤礽不是那種無私的人,在想明白了以后,自然不會再按照康熙教導那樣,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用在學習成長,為大清cao心上面了。 在這點上面,胤礽跟陶長安還是非常有共同語言的,這才是他們這輩子關心處得比較好的原因。 畢竟要是沒有共同語言,憑借胤礽的心高氣傲,還有陶長安那并不喜歡奉承人委屈自己的個性,肯定是處不來的。 可如胤礽想開了,陶長安也一直當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志向,畢竟喜歡享受養老生活,可不就是一拍即合,平日了多了一個一起吃喝玩樂的狐朋狗友嘛! 要是讓康熙知道老二老三兩個人是這個原因才合得來的,估計得氣死。 不過誰讓胤礽表面掩飾得好,憑借著上輩子已經學過的知識,在康熙面前裝出一副很努力學習的樣子。 用實力來裝模作樣,估計還是比較少人能夠看得穿的。 至于陶長安,他一直都表現得知識記憶力好一點的普通人而已。 即使理解了先生在課堂里面教的那些東西,但也會一副認認真真學習的模樣,表現得不好不差,按時完成課業,這就已經讓康熙和上書房那邊的先生找不出什么毛病來了。 兩個喜歡扮豬吃老虎的人,湊在一起吃喝玩樂,別人見了還以為他們兩個在努力學習,只是累了的時候喜歡吃點好吃的,這點也不過分,連康熙知道胤礽和陶長安喜歡折騰御書房的大廚做好吃的,也沒有阻止。 反正孩子喜歡吃好吃的喝好喝的,那不是非常正常嘛。 只要不闖禍,認真學習聽話,那就已經是好孩子了。 人總是對好孩子比較寬容的,即使看見他們做什么事情過分一點,也會主動給他們找理由說服自己的。 走了半個多月的路以后,一行人總算是到了木蘭圍場這邊了。 駐營之后,陶長安就被胤礽派來的馮順連人帶著東西,都一起搬到太子胤礽那邊去了。 顯然胤礽之前說讓陶長安一起過來作伴的話,確實是真的,這不一到達目的地,陶長安就被胤礽給拎過去陪著了。 太子可是住在皇上帳篷的旁邊,那邊的安全并沒有什么問題,榮妃還是比較放心讓小兒子住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