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路[慢穿] 第109節
萬一出了什么事情,你讓我和你父親jiejie可怎么活,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知道嗎?” 對于父母jiejie他們再三強調讓自己注意安全的話語,陶長安一臉聽進心里面的樣子,保證道: “父親母親,jiejie你們放心吧,以后我一定會好好保護好自己的,不會讓自己出事的。 這次在老家那邊出手救人,即使事態緊急,我也是有考慮到自己安全問題的。 要是實在扛不住的話,我肯定是不會逞強硬撐著的,我不會拿自己的安全開玩笑,你們放心吧!” 見兒子有把自己的話聽進去,楊氏還是十分高興的。 在李會峰他們趕去見李家主和楊家的時候,李家主和楊家那邊同樣也提起了陶長安他們一家。 李家主他們這邊也接到了二兒子一家下午會過來拜訪的消息了。 用完午膳,李家主就跟吳氏,以及大兒子小兒子他們兩家人坐在客棧的包廂里面等著了。 想到以后家里少不得靠著二兒子一家,李家主可不允許大兒子和小兒子他們再做什么得罪人的事情,對兩家人耳提面命了一番。 楊家那邊楊老爹和楊大娘他們知道自己女兒女婿一家在拜訪完李家那邊以后, 就會過自己家這邊的消息后,那更是早早的忙碌起來, 讓兩個兒子兒媳婦他們把特地從岐山郡那邊帶來的特產翻出來,準備好好的招待一番女兒女婿一家人。 等李會峰他們到了客棧,陶長安姐弟兩個見到李家主和吳氏這個對祖父祖母以后, 兩邊都是聰明人,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場面還是挺和諧的。 即使在場有不怎么聰明的人,也早就被李家主給提前按住了,不敢說出什么不好聽的話來。 這么多年沒有見,李會峰一直知道自己父親是一個聰明人。 當年可能是自己沒有什么地方被他看中的,所以才會對自己的處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吧。 如今兩邊的境況一改變,家里需要求到自己這邊的時候,對自己的態度居然來了一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 作為家人都這么現實,還真讓李會峰升不起一點對父母他們的孺慕之情,只當做自己是在不親近的親戚家做客算了。 不把這些親人當做家人,只當做外人來看,李會發現父母他們的行為已經不能夠再讓自己像當年那樣傷心難過了。 大家客客氣氣的寒暄了一番,分別認了一下人以后,知道李家主他們打算在京城這邊安家了以后,李會峰倒是給他們提了不少意見,介紹了不錯的中人。 方便李家主他們接下來找到合適的宅子和下人安家。 待了一個多時辰以后,李會峰借口還要拜訪岳父岳母他們,就從李家這邊出來了。 畢竟沒有什么感情了,勉強湊在一起,只會禿惹尷尬,還不如說完正事了就趕緊離開,給彼此留點空間,這樣以后才好相處! 因為陶長安考慮到李家和楊家人的情況不同,并沒有把他們安排在同一家客棧里面住, 因此一家人從李家住的那間客棧出來以后,還得乘坐馬車往楊家這邊住的客棧趕去。 楊老爹他們這個時候已經把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就等著女兒女婿他們一家人過來了。 楊家大舅這個時候早就等在客棧大廳那里,就想第一時間迎接meimei妹夫他們一家過來。 等李會峰他們的馬車才聽到客棧門口,李會峰他們才一下馬車,楊家大舅是有點認不出meimei妹夫他們如今的樣子了,不過他認得陶長安這個外甥。 見到比較熟悉的外甥他就知道meimei妹夫他們也一起到了。 看到氣勢不愿意的官老爺和夫人過來,楊家大舅都有點無法跟過去印象當中的妹夫meimei對上。 要是沒有陶長安這外甥站在旁邊可以確認來人的身份,楊家大舅肯定是不敢也認不出眼前這對氣勢不凡的夫妻是自己當年十分熟悉的meimei妹夫的。 “是會峰和慧娘你們過來了嗎?” 因為不敢確定,楊家大舅上前說話的語氣都是有點不大確定的。 楊氏這時候也看到自己大哥了,看著眼前比過去蒼老了不少的大哥,她忍不住眼淚掉了下來,激動的說道: “大哥,我是慧娘啊,這是你妹夫會峰,還有我女兒素玲,還有你已經見過的小兒子長安。 素玲長安你們趕緊過來見過你們大舅!” 李素玲這是第一次見到自己大舅,盡管看著大舅樣子好像比自己父親還要老, 但她并沒有把這種疑問表現出來,而是十分乖巧的帶著弟弟一起給大舅請安。 楊家大舅看著外甥女和外甥兩個人,連連擺手讓他們趕緊起來,不用那么見外。 畢竟外甥女和外甥可都是有本事的人,還是官宦子弟,楊家大舅可不敢托大,讓他們兩個給自己行禮。 畢竟楊家只是普通人家,只是一般的平民老百姓,平常接觸的也都是一樣出身的人,可沒有跟官宦人家接觸過。 楊家大舅看著meimei那一身氣勢,跟過去跟在自己后面的小meimei完全不一樣了。 心里也是高興meimei這些年日子過得好,沒有吃什么苦的。 “爹娘他們已經在屋里等著妹夫meimei你們了,我們趕緊過去吧!” 楊家大舅實在是不知道該跟如今大變樣的妹夫meimei說什么好,只能夠把人帶到楊老爹他們那邊了。 楊氏見到自己的親爹親娘后,自然又是一番熱淚盈眶,各自把這些年來的經歷大概說了一遍,訴說了一番思念之情。 李會峰這個女婿帶著兩個孩子都不知道該跟岳父岳母他們說什么好,只能夠全程微笑看著妻子跟岳父岳母他們團聚了。 楊大娘怕冷落了女婿他們,連忙把兩個兒子兒媳婦叫了過來陪客,大家一起坐在飯桌上,一邊吃著東西一邊說著話。 第161章 陶長安畢竟不是第一次跟楊家的人相處, 在房間里面待著倒是十分自在,不時吃點桌上的菜色特產,喝喝茶水,感覺還是非常不錯的。 倒是小jiejie, 看著周圍這么多人, 除了基本的問候外,她都不知道該跟舅舅家的表哥表弟表姐妹們說點什么話好了? 楊家那邊的孩子看著從來沒有見過的表姐, 那一看就是富貴人家出身的模樣, 讓楊家這邊的孩子根本就不敢靠近, 更不用說相處了。 那些表哥表弟他們不敢跟陶長安姐弟兩個相處, 陶長安他們姐弟兩個也不知道怎么跟他們相處, 畢竟大家成長的環境認知都不同,除了知道大家都是親戚之外, 也不知道有什么共同話題可以聊了。 李素玲到底是這個時代土生土長的, 加上一出生家里條件就不錯, 這些年家里的日子更是越過越好,階級擺在那里, 自然是不怎么想跟外家這些才第一次見面的人聊什么了。 要是大家從小一起長大, 有感情在的話,那還好說,可以前都沒有見過面, 更加不熟, 除了是親戚這點, 平常真是一點交集都沒有的人, 李素玲自然提不起什么興趣去跟這些人打交道了。 相比于不怎么好說話的李素玲, 楊家的表哥表弟表妹們對陶長安更加熟悉, 不知道說什么的時候, 就忍不住問起陶長安在岐山郡那邊打異獸和修煉的一些事情。 畢竟在楊家孩子眼里,陶長安這個表兄弟可是非常厲害的一個人,要是能夠從他那里得到一點修煉的指導或者是跟異獸有關的一些知識,那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陶長安畢竟是經歷過不少世界的人,普通老百姓也是做過的,對外家那邊的表兄弟姐妹自然是沒有什么歧視隔閡的。 在他看來,這些老表都是一些孩子,即使他們說了什么不怎么合適的話,陶長安也不會感到被冒犯到。 而且楊家以后肯定也是陶長安需要關照一下的地方,以后這些老表即使不能夠修道,但習武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這個時候自然不會吝嗇自己的一些修煉心得,耐心詳細的跟他們說了起來,就連李素玲這個小jiejie,都忍不住湊過來一起聽自己弟弟解說修煉方面的知識和技巧,畢竟都是十分有用的知識,多學一點還是非常有好處的! 那邊楊老爹楊大娘跟女兒好好的說了一番這些年的事情后,這才有空看其他人,見小輩們圍坐一起聽長安說修煉的事情,心理還是十分高興的。 雖然楊老爹他們如今還不知道普通人也可以修武的這個消息,但讓家里的孩子多學習一點,學點有用的知識還是十分好的。 退一步說,就是學了沒用,借這個請教的機會跟陶長安這個外孫培養一下感情,互相熟悉一下也是好的。 長輩們還是十分樂意見到小輩們互相之間感情好的,也想著以后等他們這些長輩走了以后,小輩們能夠互相扶持,過好自己的日子。 李會峰見妻子兒女他們都聊得那么熱鬧,總不能夠只有自己一個人在這里傻傻的呆著吧,干脆就把楊大舅楊小舅他們拉了過來陪自己聊天了。 不大熟悉的大人之間能夠聊的話題也就那幾個,其中李會峰最喜歡聽兩個大小舅子說起小兒子在老家那邊的各種傳聞,聽得那個津津有味啊... 不得不說,在跟楊家人相處的時候,完全沒有跟李家主他們一家人那么尷尬和生疏,氣氛好了很多。 等跟楊家人一起用完十分豐盛的晚膳以后,楊氏跟父母約定好明天再過來陪他們到處走走,順便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房源,打算先讓父母他們買一個合適的房子住下來以后,再慢慢說其他的事情。 對于李家主那邊,丈夫不管,楊氏作為兒媳那是更加不好說什么的,自然不會插手公公婆婆他們買宅子的事情。 可對于自己的娘家,楊氏就做不到完全不管了,自己父母兄弟好不容易搬到京城這邊,家里條件有限,楊氏自然得跟著多cao心一番才放心! 如今家里條件好了,不需要用到家里的錢,楊氏自己的私房錢就有不少,兒子女兒以后都是修煉者,來錢可比自己還要容易,不需要自己cao心。 不需要幫扶兒女,楊氏覺得自己留著那些錢也沒有多大作用,還不如拿來盡盡孝心,幫一把娘家呢! 當然對于自己這樣的做法,楊氏肯定是會先跟丈夫提前說一聲的,家里這些年也掙了不少錢,李會峰作為三品大員,每年按照慣例收的冰炭銀就有不少,可看不上妻子手里的那點私房錢。 以后家里的兒女只會比自己還要出息,也不會缺銀子用,李會峰自然不會反對妻子拿點私房錢補貼娘家人了。 不說其他的,這些年妻子都這個家可是付出不少,尤其是給自己生了兩個這么出息的孩子,還把孩子教育得這么好,看在這些份上,妻子別說只是想用她的私房錢幫助一下娘家了,就是讓李會峰出錢幫岳家置辦一份家產,他也是愿意的。 楊氏其實是想讓娘家人跟自己家住得近一點的,可考慮到娘家到底只是平民百姓,家里這邊住的都是一些達官貴人,讓娘家人住在這邊身份上就有點不合適了。 為了避免娘家人以后住得不自在,她最終還是在靠近東南方向的三進宅子給娘家人住,街道上大多住著讀書人和做生意富貴人家,風氣秩序都不錯,娘家人住在這邊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這個宅子可不便宜,以楊家的家底,肯定是置辦不起這個宅子的,本來楊家人是不愿意讓出嫁的閨女拿這么多錢來補貼娘家的,怕惹李家和女婿他們不高興。 可在經過李會峰和楊氏他們的勸說下,最終還是接受了女兒女婿的這一番心意。 畢竟他們一家人才剛到京城這邊,需要花銀子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要是按照他們的能力,最多也只能夠在北邊住一個小院子居住,可支付不起買宅子的銀子。 京城居大不易,這話可不是說笑的,要是不靠女兒一家,楊家想要在京城這邊定居下來可不大容易,光是吃喝拉撒就能夠把那點家底耗光。 更不用說其他各方面的花銷了,當初要不是在老家那邊怕一家子沒命,楊老爹他們可下不了這么大的決心把家搬到京城這邊來。 本來他們都做好到了京城這邊,一家子人吃苦的準備,畢竟銀子不多可不得省著點花,還得想辦法多掙點銀子回來才行。 如今女兒那邊幫助解決了住的問題,剩下的一家人最大的花銷就只有吃飯方面的花銷而已,這讓楊老爹他們趕緊壓力小了很多。 畢竟吃方面他們也不挑,只要能夠吃飽肚子就行,節省一點家里那點銀子還是可以撐上好幾個月的。 有這么多時間給他們做緩沖,幾個月之后家里這邊肯定能夠想到掙銀子的辦法了,只要家里有了進項,以后他們楊家也算是在京城這邊安定下來了。 陶長安后面就沒怎么管李家主和楊家的事情了,畢竟有父母他們管著,不用自己一個小孩cao心。 因為攢夠了實戰積分,在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考核以后,陶長安總算是可以提前從修煉學校畢業了! 修煉學校也才成立了五六年,陶長安成為了實際上第一個畢業的人。 這讓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矚目,畢竟一般人至少得在學校待上十來年的時間,他五六年就畢業了,還是自學校成立以來,第一個畢業的人,想不引人注意都不行! 如今陶長安也才十一歲沒到,這么小就畢業了,這讓明治帝開始有點猶豫要怎么安排他了? 即使不為其他的,單單為了給盛朝所以修煉者樹立起一個標桿,讓他們知道努力修煉畢業了以后,朝廷自然會給他們安排一個好的前程,這個時候也不能夠虧待了陶長安這個天才。 想了一下朝廷當中所有的職位,好像都不是很合適給陶長安這個小孩子來做。 沒辦法,誰讓陶長安畢業太早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