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路[慢穿] 第86節
沒想到自己也能夠有這么好看的布吉拉裙子了,真好,看來家里這邊確實不缺這點錢,二妮也就沒想著繼續省吃儉用給家里寄東西了。 這邊陶長安回到市里租房子的地方,沒有看到妻子在屋里,猜測妻子應該是出去了。 回到房間,他忍不住拿出那塊和田玉佩,拿在手上反復觀察了起來。 他總覺得這塊玉佩里面有貓膩,只是發覺不了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目光看向凝神靜氣的看向玉佩,他發現自己的腦海里面好像出現了一部關于鍛煉精神力的鍛煉方法。 一閃神的時候,他腦海里面出現的那部功法又消失不見了。 反復的嘗試以后,他發現只有自己凝神靜氣注視玉佩的時候,那部教導如何通過閉目養神來緩慢鍛煉精神力的功法才會出現。 為了更加仔細的研究這部功法,陶長安又在市里面停留了十幾天,盡管楊大妞不大明白丈夫為什么要在市里面待這么久? 但見孩子他爹在房間里面拿著筆在本子上寫寫畫畫,估計是有什么正事吧,她也就沒有多問了。 經過陶長安的仔細研究,這部鍛煉精神力的功法看似非常雞肋,需要堅持好幾十年估計才會有一點功效,一般人學了,可能還真的沒有多大用處。 可能辛辛苦苦練了幾十年,效果不大,人就已經老死了。 可對于最不缺時間的陶長安來說,這部偶然所得的功法,對他來說就比較有用了。 反正也只是沒事的時候,閉目養神磨練一下自己的精神力而已,又不痛不癢,相反還能夠慢慢體會感受到精神力慢慢一絲絲增長的好長,就當是沒事的時候,給自己找點事情消遣娛樂了。 等研究清楚這部精神鍛煉功法以后,陶長安這才告別了女兒,帶著妻子楊大妞一起乘坐火車返回縣城了。 回到縣城家中的時候,夫妻兩個又在縣城這邊住了幾天,買了一些東西以后,這才回到鎮上老三那里。 之所以沒有直接回到村里,還是因為陶長安和妻子兩個人有點擔心老大那邊的情況,想要在老三這邊,先打聽一下老大的情況以后,再決定要不要馬上回村里面。 距離上次離開已經一個多月了,王小松見到父母平安回來,那還是非常高興的。 “爹娘,你們總算回來了,你們不知道大哥這個月來了我這邊好幾次,每次都是一副餓極了的模樣,真不知道大哥是怎么想的?” 楊大妞沒有想到,大兒子這么久了都還是這么一副模樣,心里實在有點失望! “孩子他爹,既然老大愿意為了他對象餓著自己,我們做父母的心疼他,他不心疼自己有什么用。 算了,還是懶得管他了,我們還是回村里,眼不見心不煩,隨老大去吧!” 既然孩子他娘都不想管了,陶長安這個做爹的人,那也是想讓大兒子得個教訓,好好體驗一下生活的苦楚以后再說了。 告誡了一番小兒子,如果大兒子再過來的話,就不要給他吃太多東西了,免得他天天過來吃了屬于自己弟弟的口糧,反而把自己的口糧給其他人吃了。 這一個月的時間,老三也不是白過的,他可是找不少人打聽了關于自己大哥如今對象的情況。 第126章 那對象聽說教李小芳, 是鎮上不遠處一個村子里面的人,她家里有父母和弟弟meimei好幾個人,據說平常并不怎么積極的出去找吃的,而是等著家里的大女兒, 也就是李小芳帶吃的回去。 聽他們村里不少人說, 李小芳家里父母都不是什么勤快的人,干活比較喜歡偷jian?;? 家里的小孩有樣學樣, 連干活都不怎么想去。 自從李小芳走狗屎運在鎮上弄了一個臨時工的工作以后, 她那一家子人更是指著這個女兒吃飯了。 前陣子周圍幾個村子的人都去山上找吃的去了, 就李小芳一家人聽說從未來女婿那里拿了不少糧食回來, 山上那些草根樹根什么的就不稀罕了。 反正吃完了未來女婿送來的糧食,讓自己女兒過去找她對象哭訴一下, 自己那個未來女婿肯定不能夠看著自己一家人餓死的...聽說李小芳找的那個對象還是一個醫生呢, 家里條件非常不錯, 弟弟meimei都有出息,家里父母也十分能干, 在這樣的大多數人為肚子發愁的時候, 那對象家里還能夠吃七八分飽呢! 老三打聽清楚大哥對象家里的情況以后,十分不理解自己大哥怎么會選擇有這樣子家人的姑娘談對象? 要是那姑娘是一個拎得清的人,知道對家里人什么事情該管, 什么事情不該管, 那還好說。 可以那姑娘縱容家里人, 這幾個月全靠自己大哥拿過去的糧食養著一家人的情況來看, 估計也不是要給拎得清的人。 自己大哥以后要是跟這樣的姑娘結婚, 那以后估計就得肩負起女方一家人的生活了! 這是娶了一個媳婦, 還是干脆把媳婦一家人都給娶了??? 陶長安和楊大妞他們兩個聽說了那姑娘家里的情況和她的性格以后, 對大兒子這次談的對象印象更差了。 要是那姑娘和姑娘家里是個好的,老大看人家家里困難,幫了這一次也就幫了。 畢竟都談對象了,以后要是沒有什么意外的話,估計是打算要結婚的。 見到對象家里有困難,作為男的,在自己有能力的情況下,幫上一把也是應該的。 可幫人也得看對方的人品和性格是怎么樣的吧! 俗話說救急不救窮,以李小芳一家人的情況來看,以后要真的結婚了,那她身后那一家人,可就全是自己大兒子的負擔了! 楊大妞不死心的去找了大兒子,跟他仔細分析了一通,可惜他如今真是熱戀的時候,哪里聽得進家里人的勸說??! 見勸不住大兒子,楊大妞氣得直接放話--要是老大真的要跟這個對象談下去,甚至結婚的話,那以后就不用回家的,家里不承認這樣的兒媳婦和這樣不聽人勸的大兒子! 王樹林有點想不明白,以前自己爹娘也老是催自己找對象,可如今自己找了一個對象以后,只是幫助了一下對象和對象家里,父母就有這么大的意見? 不過他只以為自己父母只是一時生氣,回頭哄哄就好了,見父母生氣的走了他也沒有多放在心上。 老三見父母這么生氣,自己大哥缺沒有多少反應,就有點覺得不可思議,看來這些年大哥出來工作了,膽氣已經大了起來,就不再像過去那樣尊重父母的意見了吧! 王小松只能夠略微的搖了搖頭,對自己大哥說道: “大哥你真的不考慮一下爹娘他們的意見嗎?爹娘他們到底見識的比我們多,既然明確提出反對了,肯定是有他們不能夠接受的原因,你好好考慮一下吧,唉!” 老三這么說完,也不想聽老大去辯解那些無用的廢話,搖了搖頭也跟著走了。 反正自己爹娘已經發話了,以后大哥要是再到自己這邊來的話,不用多管他也不用給自己大哥什么吃的了,既然他愿意把口糧給對象和對象家里,想必也做好了忍饑挨餓的準備,家里這邊再心疼的補貼他,豈不是辜負了他對自己對象的一番心意! 王樹林看著連老三都走了,讓自己不用再去他那里拿吃的了,心理頓時更加不是滋味。 可是他還是覺得自己沒有錯,家里人這么做那是不理解自己跟對象之間的感情,那不是用糧食和金錢可以衡量的,只要自己堅持住,遲早一天父母家里人他們會同意自己跟對象在一起的。 陶長安他們夫妻兩個人再次回到王家村的時候,距離上次離開已經差不多過去兩個月了,進到村里,就被坐在村頭的村里人看見了,十分熱情的跟夫妻兩個打招呼道: “大石和大妞你們總算是回來了啊,怎么出去一趟市里,居然要這么久的時間???” 陶長安笑呵呵的從自己兜里抓了一把糖,分給了在旁邊玩耍的小孩,高興的說道: “出去一趟看了一下三個孩子,反正村里這邊也沒什么事情,就多在市里鎮上逗留一段時間,多陪了陪孩子們! 不過我發現外面再好,還是沒有我們村里待得舒服,習慣了村里的生活,偶爾出去一趟還可以,要是住到外面,那我們夫妻兩個估計還真的會不大習慣??!” 楊大妞也一副感同身受的樣子感慨道: “可不是嘛,外面雖然熱鬧,但就連市里面的人也都吃不飽,日子也難過著呢,感覺還比不上我們村里,起碼餓了的時候還能夠到山里找帶能夠吃的東西,在市里那邊可沒有這樣的便利! 那邊的人餓了,就只能夠喝水充饑,還要從牙縫里面擠出一點糧食來接濟一下老家的人,一個個過得也是面黃肌瘦的,看著還不如我們村里的日子過得舒服呢!” 村里這些人盡管也吃不飽,日子過得有點難過,不過聽到關于外面的消息,一個個還是十分十分感興趣的湊過來,問著各種各樣關于外面的事情? 陶長安夫妻兩個在村口停留了好一會兒,推說路上實在累了,等回頭再跟大家詳細說外面的事情以后,這才總算是脫身先回自己家了! 回到家里,兩個多月沒有人居住了,屋里床鋪什么的都堆積了一層薄薄的灰塵,用干凈的抹布粗略的收拾了一遍之后,對付的吃了路上的干糧之后,夫妻兩個才總算是能夠躺下了休息一下了。 從山下走了這么多路回來,又跟村里人扯了這么久,兩個人那確實有點疲憊了,顧不得多說話,就累得直接睡著了。 好好的休息了兩三天之后,夫妻兩個這才算是恢復了過來,楊大妞忍不住感嘆道: “出去這一趟確實見識了不少,但來回這么一趟也確實是非常累啊。以后偶爾出去一趟還行,要是經常出去,我可受不住了!” 雖然跟干農活的累不同,但這趕路的過程時刻需要注意著,精神還是比較緊張的,一旦松懈下來,覺得全身都透著一種疲憊感,是另一種不同的累吧! 陶長安笑著說道: “下次出去還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呢,說不定等過幾年以后,孩子他娘你在村里待煩了,就又想出去一趟到處逛逛了呢!” 楊大妞被陶長安這么一說,覺得也是這個道理,畢竟他們兩個也不是天天出去,大部分出去的都是孩子他爹,自己只是偶爾跟著孩子他爹出去走走而已,次數肯定不會有多少的。 “孩子他爹你說得有道理,反正最近是不會跟你出去走了,下次什么時候出去拿就等那個時候再說吧!” 陶長安才回村里面幾天,老村長就讓他跟著村里人一起進山挖吃的了,畢竟村里人可沒有什么存糧了,還是得多備著點吃的才行。 就這么艱難的熬過到了九月份,地里的收成根本就沒有多少,但是該交的公糧可是一點都不能夠少,等交完公糧以后,這一季收上來的糧食所剩無幾,村民們看到這樣的情況,都忍不住哭了出來! 老天爺這真的是不給人活路啊,這么點糧食讓大家怎么熬過接下來的冬天和來年春天? 老村長其實也不是沒有跟上面求情,可惜全國各地比溧水縣這邊困難的地方更多,上面也要統一調配,想要不交公糧那也是不可能的。 交了公糧以后,就剩下這么點糧食,都不夠大家吃幾天的,幸好如今是秋季,只能夠想辦法從山上找補一下這個糧食缺口了。 這次進山的規模比之前都大,畢竟入冬以后或者初春的時候,都需要靠這次在山里的收獲來補充,要不然可熬不過這么久的時間??! 在陶長安和楊大妞他們準備進山的時候,就發現家里的老大王樹林皮包骨頭的從外面回到了家里。 這幾個月沒有家里的支持,王樹林吃飯花用就只能夠靠自己每個月那點工資,在餓了自己好幾頓,差點餓暈過去導致工作進行不下去,被醫院警告過以后,王樹林就不敢再不吃不喝的把糧食都補貼給對象家里了。 畢竟他在醫院這邊工作,可是容不得出錯的,王樹林自己都吃不飽了還把糧食給其他人,可不就影響到工作了嘛。 第127章 偶爾一次還行, 一直這么下去,醫院那邊肯定不能夠容忍下去,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他不得不減少了給對象家的補貼。 在減少了把自己口糧部分補貼給對象家,即使有王樹林的工資用來購買糧食來補貼, 但因為糧食有價無市, 十分難買到,他那點工資一個月也沒了不少幾斤糧食, 跟以前一比, 可不就讓李小芳家里感到他對自家的幫扶力度減小了, 糧食減少了自家填不飽肚子, 可不得吃那些苦兮兮的野菜樹根了嘛, 自然對王樹林這個未來女婿不滿,覺得他沒有什么誠意! 李小芳在王樹林這個對象面前, 倒是一副能夠體諒對象的不容易, 覺得他為了能夠繼續跟自己在一起, 不惜斷絕了跟家里的關系,所以日子才過得這樣艱難。 要不是為了自己, 王樹林有家里面的補貼, 日子過得可比一般人要滋潤多了,哪里像如今為了節省糧食補貼自己家里,把自己餓成這個模樣??! 可惜這份體諒在李小芳家里人不停的念叨下, 也是越來越稀薄了, 在餓肚子面前, 有時候談感情還是不那么現實的。 因為王樹林前面給糧食給得太大方, 后面給的越少, 越是讓李小芳家里不滿, 而王樹林為了自己的工作能夠繼續做下去, 自己也不能夠去老三那邊蹭吃的以后,為了讓自己吃飽一點,就只能夠減少了給對象家的補貼。 在李小芳表示不滿,慫恿王樹林回家拿糧食不成,這么鬧了好幾個月之后,兩個人間的感情,就是沒有人阻止,都變得有點淡下去了。 人都是利己的,在生存面前,有時候很多的底限和堅持就變得沒那么重要了。 還沒熬過幾個月,王樹林跟李小芳之間的感情就稀薄了很多,尤其這中間還有李小芳家里人不停說王樹林的壞話——覺得王樹林家里那么多糧食,家里條件這么好,寧愿看著自己一家人餓死,都不回去逼著家里拿錢拿糧食幫助一下對象,實在是太過分了! 以前還聽王樹林家里怎么怎么好,三兄妹都有出息,家里父母能干,如今還沒結婚呢,需要用到他家里幫助的時候,就這么推三阻四的,就可以看出男方這邊的人品了,實在是不值得往來! 對于已經習慣占便宜的李小芳家人來說,沒讓他們多占一點便宜,那就是吃虧了。 按照他們的期待,自己女兒這么好,還是廠里的工人,配得上更好的人,總比以后讓王樹林成為了他們女婿,繼續這樣扣扣搜搜過日子強多了。 李小芳做為他們家最有出息的人,即使暫時只是臨時工,但以后做得好的話,還是有機會能夠成為正式工的,這樣的閨女家里這邊肯定是要籠絡好,讓她一直記得娘家這邊的。 即使以后要找對象,也得找一個對娘家十分大方,不計較那么多的女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