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路[慢穿] 第74節
經過陶長安這么一嚇,村里人都覺得他和楊大妞夫妻兩個人瘋了,居然把所有錢都用來給家里三個孩子讀書了。 要是只送兩個兒子去讀書他們還能夠理解一點,畢竟兒子以后還能夠給他們養老嘛! 可他們夫妻兩個居然連女兒二妮也一起送到縣城那邊讀書了,等以后女兒出嫁了,那花在女兒身上的錢不就虧了嗎? 以后女兒讀書出來,好處自己也沾不上,把錢打水漂了這樣的事情,也就陶長安他們夫妻兩個人干得出來。 不是沒人用為自己好的語氣勸說過陶長安,可惜都被陶長安笑著說自己就喜歡會讀書的,自己不能夠讀書,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不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只要能夠讀書的他就是再辛苦也要送孩子他們去讀書! 那一副為了讓孩子讀書,拼命掙錢的架勢,看得村里很多人忍不住搖了搖頭,勸不了也就只能夠背地里說陶長安和楊大妞夫妻兩個傻了。 等農忙楊大妞回來干活的時候,村里跟她關系好的問她關于孩子讀書的事情,勸她不用那么費心費力的供所有孩子讀書,起碼讓二妮回來,家里的負擔就沒有那樣重了,還能幫家里干不少活計呢! 要不然平時家里就陶長安一個大男人在,連洗衣服做飯什么都得自己來,太辛苦了,村里人那一副為自己一家好的樣子,弄得楊大妞都有點心動了。 畢竟她也心疼自己男人一個人掙錢養家,干活回來連一口熱乎飯都沒有,可惜給不給女兒讀書這事,她說了不算。 要是她做得了住的話,也不會同意讓家里三個孩子都去外面讀書了。 楊大妞一副拗不過家里男人的樣子,無奈的說道: “這些都是大石決定下來的,也不知道他為什么,不管再苦再累,就是一定要送家里的孩子去讀書? 改變不了他的主意,能怎么辦?我只能夠依著他,去縣城那邊照顧孩子三四年再回村里了!” 這一番話也是楊大妞自己的真心話,說得那叫一個真情實感,搞得村里面的其他女人,也十分理解的點點頭,歇了勸她不要讓孩子出氣讀書的話了。 畢竟她們自己也拗不過家里男人的決定,要是家里男人硬是要做的話,只要事情不是壞事,她們最終還是只能夠讓男人們去干了的! 家里五畝田地,因為陶長安力氣是一般人的兩倍多,干起活來還是十分快的,力氣活他都主動干了,農忙的時候楊大妞只需要做一些并不怎么費力的活輔助一下就可以了。 面對這樣不舍得讓自己辛苦干活的男人,相比同村里面大多數的女人,楊大妞感到自己已經輕松很多了。 面對這樣一個體貼自己的男人,楊大妞心理因為孩子讀書的事情升起的那點怨氣,也平和多了。 自己男人哪里都好,對自己也是好得沒話說的,難得在孩子讀書這件事情上堅持一次,自己就當男人難得任性一次依著他算了! 大不了以后實在供不起孩子們讀書了,到時候再看看要怎么辦吧? 其實對陶長安來說,別人干起來可能特別吃力的體力活,對他來說,就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干活的力氣和技巧他都不缺,干起活來還是很輕松的。 楊大妞到底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的親娘,他知道她肯定會有點生氣自己讓三個孩子都去讀書的事情,可這到底是關系到孩子一生的大事,原則性問題,不能夠退讓。 但夫妻和睦相處,也有利于家庭和諧,他順手把體力活干了,體貼一點妻子,如果能夠讓妻子消消氣,過得順心一點的話,他還是愿意干的! 自己一個大男人,可不能夠跟一個女人太過計較,其實一般女人,你只要對她體貼關心,她總是能夠感受到你的好。 看在這份好的面子上,自己一些平日里不大好的地方或者小毛病,她自然也就不會太過放在心上,一直生氣了。 不得不說陶長安這招對楊大妞來說還是十分有效的。 特別是一邊有村里那么多比較大男子主義,什么都不干,還對妻子孩子嘰嘰歪歪,這不滿意那不滿意的男人一對比,可不就顯得自己特別好了嘛! 夫妻之間有點小心機,無關原則的小問題,這不就十分容易解決了嘛! 陶長安從山上干活回到家的時候,發現妻子對自己總算是恢復了當初對自己十分好的態度時,心里面還是松了一口氣的! 第108章 看來自己平日里面的體貼總算是有點效果了, 孩子他娘消氣了,自己日子過得才能夠更加舒服??! 楊大妞心疼的看著孩子他爹道: “陪著孩子他們這一段時間,我大概算了一下開支。 三個孩子一個學期的學費生活費加起來得要不少錢呢。 要是只靠地里這點收入,估計是支撐不起的。 可是孩子他爹你這樣經常進山挖草藥和賣點山貨, 也掙不了太多錢吧? 長期讓三個孩子一起讀書, 家里能夠吃得消嗎?” 反正楊大妞自己是沒有辦法掙多少錢回來的,她能夠想到的辦法也只不過是多從家里帶點糧食蔬菜菜干腌菜到縣城那邊, 平日里在住的那個小院里面挖幾壟地重點蔬菜, 省點買菜買糧食的錢罷了, 其他方面她就是一個農村人, 可不懂得要做什么才能夠掙到錢? 陶長安見妻子是真的擔心孩子讀書花銷的事情, 為了讓她能夠安心的在縣城那邊陪著孩子們讀書,不用cao心那么多。 他靈機一動, 一副神神秘秘的樣子, 先是看了家里周圍沒有其他人過來, 再關起屋門以后,這才十分神秘的從房間里面拿出一個小盒子來。 招了招手, 示意楊大妞過來以后, 這才小心翼翼的打開盒子。 楊大妞還奇怪孩子他爹搞什么,這么一副神秘的樣子? 可當盒子打開之后,她不敢相信的睜大眼睛, 那盒子里面的東西, 怎么這么像傳說中的十分值錢的金條??! 她忍不住上手摸了幾下, 激動當中不忘低聲的問道: “這是什么, 孩子他爹你是從哪里得來的?這不會就是聽人說過那種特別值錢的金條吧?” 陶長安一副肯定的點點頭, 說道: “孩子他娘你猜對了, 這確實是金條。 這三條金條可是十分值錢的, 足夠讓家里三個孩子讀好多年的書了! 至于怎么得來的,當然是從山上挖草藥的時候發現的,估計是以前的人埋在山里的吧!” “山里居然還能夠挖出金條,孩子他爹你的運氣也太好了吧?” 這幾年,村里人可沒少上山挖樹根草根,怎么就沒聽其他人說過他們在山上能夠挖出金條來? 楊大妞倒是沒有懷疑孩子他爹說謊,畢竟家里的那點家底她是知道的,要是有金條,不用等到今天,她早就能夠知道了。 面對妻子的驚嘆,陶長安只能夠默默的說道,這哪里是什么運氣好啊,這可都是自己從小空間里面拿出來的私房錢。 要不是為了這個家能夠過得好一點,他何必一直掏自己老底來補貼這個家呢。 如今暫時只能夠先這樣了,大不了等以后改革開放了,自己再想辦法多掙點錢,把這個時候自己拿回來的老底給補回去就行了! 他只能夠略帶得意的說道: “你男人的運氣,這幾年來一直都不錯,孩子他娘你應該是感受到的。 估計是老祖宗保佑,覺得我們的日子太過艱難,這才想辦法讓我們過得容易一點吧!” 想不到別的理由,楊大妞只能夠往這方面想了。 一副感謝老祖宗的模樣說道: “那是得感謝一下老祖宗,要不是老祖宗保佑,我們可能都活不到現在了。 為了感謝祖宗保佑,明天我們就帶著香燭紙錢去祭拜老祖宗吧,感謝他老人家對我們的關愛,保佑我們一家人以后順順利利的過好日子!” 對于這樣的要求,陶長安自然是不會反對的,反正只是去祭拜一下老祖宗而已,就當給老祖宗盡盡孝心了。 陶長安把裝著這三根金條的盒子遞給楊大妞,說道: “ 家里大的錢都是給你收著的,這個也給孩子他娘你放好吧!” 楊大妞看到孩子他爹居然直接把這么值錢的金條遞給自己,一點都沒有不舍,理所當然讓自己保管家里財產的樣子,心里忍不住為孩子他爹對自己的這份信任感到十分感動! 能夠做到這樣,說明孩子他爹已經完全把自己當做最親的人來信任著,對自己一點防備之心都沒有,也不怕自己拿著家里這么多錢,萬一跑了怎么辦? 她神色激動的接過盒子,開始上上下下的打量著房間,想著應該怎么藏好這盒子才能夠不被人發現? 相對于妻子的感動,陶長安只能夠善意的表現出自己對妻子的信任,反正這三根金條確實是這個家里最值錢的財產了。 要是對妻子不信任,自己肯定也不會把這些錢都給她來保管了! 等忙完五零年的春天的農忙,楊大妞收拾出了一大堆東西,等著去縣城的時候,跟陶長安兩個人一起拿過去。 畢竟孩子他爹力氣大,一次能夠拿上不少東西呢,多帶一點到縣里,就能夠少花點錢去買了。 臨走那個晚上,楊大妞想著自己存放金條的地方,總覺得自己不在家的話,孩子他爹也忙,不是時刻在家的,萬一有人進了家里偷了自己家的金條怎么辦? 不論放在哪里,她總覺得不大安全。 帶到縣里那就更加不行了,不是自己家的房子,縣里那邊比家里這邊復雜多了,萬一有人偷摸進了自己住的地方,豈不是白白的把金條送給小偷了? 反正左不行,右不行,實在是找不到讓自己放心存放金條的地方,她干脆直接把金條從存放的地方翻出來,直接交給孩子他爹了,決定還是讓孩子他爹煩惱這事吧! 面對陶長安那疑惑的眼神,楊大妞十分理直氣壯的說道: “金條這么貴重的東西,放在我這里不大安全,還是給你收著吧!” 看妻子是真的不愿意拿著金條的樣子,陶長安只能答應道: “放我這也行,有事需要用的時候,孩子他娘你就直接找我拿就是了!” 等孩子他爹拿走盒子以后,楊大妞才感覺一直壓在自己心頭---生怕金條從自己手里被人給偷了的壓力終于消失了,松了一大口氣! 不過在知道了家里有這么大一筆意外收入以后,楊大妞心理擔心沒錢繼續供孩子們讀書的壓力已經沒有了,也能夠安心的待在縣里那邊照顧孩子了。 因為農忙已經結束了,陶長安自己也不是很忙,反正家里暫時不缺齊錢了,完全不用把自己逼得那么緊張,過日子還是得放輕松,過好每一天才對嘛! 王樹林他們看到自己阿爹終于有時間過來陪他們住一段時間了,個個都感到非常高興。 這十幾天因為農忙三個孩子只能夠自己回來隨便做點飯菜對付一下了,如今見到阿爹阿娘過來了,他們個個都十分親昵的上前說著這些日子他們在學校里面生活學習情況。 陶長安也喜歡三個孩子圍著自己親近自己的樣子,看他們才來縣里這邊讀書,這才過了一個多月,給人的感覺就變了不少。 跟在村里的時候有很大不同,至少在待人處事方面,他們的樣子就大大方方了很多。 以前在村里的時候,三個孩子周圍都是熟悉的人,平常表現也比較正常,可是一旦帶他們到陌生的人面前,三個孩子就比較害羞,不大敢說話了! 這才來縣城這邊一個多月,就有這樣大的變化,不得不說環境對人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考教了一番三個孩子最近的讀書情況,見他們有所進步,陶長安還是有點滿意的。 不過想以后能夠超過別人考上縣里的初中,光是這樣可不行。 看來他得抽空去弄一套初中的課本回來讓孩子他們提前開始學習才行了。 指點了三個孩子一番學習上遇到的問題,見他們都聽明白了以后,陶長安這才讓他們出去玩了。 畢竟三個孩子還小,生活當中不可能只有學習,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還是要好好玩的。 楊大妞看孩子他爹這個只讀了幾個月書的人,居然還能夠教三個孩子讀書,看來孩子他爹的水平也能夠達到小學的程度了。 用這么短的時間,就能夠學會這么多,還能夠教導孩子們讀書,這腦子得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