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路[慢穿] 第70節
確認沒有出現什么出乎意料之內的大事后,趁著如今買賣自由,陶長安把自己在山里收集到的藥材和山貨都給賣了,順便還用以前存下來銀子換了點大洋,往小空間里面補充了不少存貨以后,等買得差不多了,他這才到提前訂好了二三十只雞苗鴨苗的攤販那里拿貨。 陶長安背簍用一塊黑布擋著,滿滿當當的,旁人見了最多猜到他買了不少東西,但具體買了什么就不知道了。 又花費了一天的時間回到村里的時候,不想讓村里人看見自己買了這么多雞苗鴨苗,不然后面人家問起來就不好解釋了。 想到出門之前妻子和三個孩子們不舍的樣子,陶長安停下了自己本來想要直接進深山的腳步。 找了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把雞苗鴨苗放好,確定不會讓人發現以后,這才轉身往家里走。 今天是陶長安離開家的第二天下午,楊大妞見到孩子他爹居然在這個時候回來了,本來她都做好十幾天見不到孩子他爹的準備了,突然見到他回來,楊大妞好王樹林他們三個感動十分驚喜! 最小的王小松和二妮更是連忙圍了上來,抱住陶長安的大腿,十分高興的說道: “阿爹你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娘說你去鎮上買東西了,阿爹鎮上人多不多,熱鬧不熱鬧???” 其實王小松他們最想問的是自己爹有沒有買什么好東西回來,比如好吃的或者是新衣服什么的? 可是到底知道家里不容易,知道家里沒有什么錢,盡管三個孩子渴望,但還是克制住了沒問出口。 陶長安笑著蹲下來,抱起小兒子說道: “鎮上比較大,人也很多,十分熱鬧,小松你們如今年紀還太小了,等你們長大一點,爹就帶你們到鎮上看看熱鬧去!” 這么說完,陶長安已經進到屋里了,他把背簍拿下來,笑著拿出不少零嘴,遞給老大王樹林,說道: “來,樹林你是老大,這些零食就由你來決定怎么分了!” 老大如今也有九歲了,作為最大那個,原主也是十分疼愛他的,只是平日里老二老三比較會撒嬌,才顯得原主比較喜歡跟兩個小的親近。 王樹林作為原主和楊大妞第一個孩子,那是帶著期盼和第一次當爹的喜悅出生的,在原主心理面十分有地位,雖然不明顯,但老大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作為家里的老大,以后弟妹在父母照看不到的地方,還需要王樹林這個老大代為照看一下,因此從小開始培養他們三兄妹間的感情,增強老大的威信和責任感就比較重要了。 王樹林接過自己爹遞過來的一大包零食,沒想到自己爹這么信任自己,這么多零食還是他長這么大以來,第一次見到。 為了不辜負阿爹對自己的信任,王樹林一臉認真的接過零食,并保證道: “阿爹你就放心吧,我肯定會公平公正的分好零食的!” 陶長安也一臉信任的說道: “嗯,作為家里的老大,阿爹還是十分相信老大你的,不過在分的過程當中,你不僅要做到公平公正,還得保證三個人都不吃虧才行。 阿爹讓老大你來做負責分配零食的那個人,可不是希望你們三個當中任何一個人吃虧來包容其他兩個人。 老大老二老三你們要記住了,你們是親兄妹,關系再親近不過的一家人,平日里面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老大可不是你們兩個的爹娘,可沒有慣著你們的義務。 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都是相互的,你們三個只有互相為對方著想,關系才能夠一直這么融洽下去, 所以平日里老大照顧包容你們不是他的責任,只是他作為大哥對你們的照顧,你們作為弟弟meimei,同樣也應該挺你們大哥的話,得尊重體諒你們大哥,可不許調皮!” 二妮和小松兩個人其實沒怎么理解自己阿爹說這番話的意思,不過還是下意識的點點頭,保證自己會好好聽大哥話的。 老大王樹林倒是有點聽懂自己阿爹話里代表的意思了,心理更是感到十分開心,覺得自己作為家里的老大,得到了阿爹的信任和認同! 第102章 自己阿爹一點都沒有像村里其他人一樣, 老是喜歡讓大的讓著小的,什么都以大的比較懂事,就應該讓著小的作為借口,做出讓自己吃虧的事情來。 王樹林覺得自己阿爹阿娘實在太好了, 并沒有因為弟弟meimei的出生, 就不喜歡自己和不信任尊重自己了,反而讓自己出面管弟弟meimei, 讓弟妹他們聽自己的。 這種被當做大人來看待的感覺, 王樹林覺得自己十分喜歡。 教育了一番三個孩子, 讓他們懂得互相尊重體諒, 不能夠欺負人占自己兄弟姐妹便宜之后, 陶長安就讓三個孩子到一邊去分自己買回來那一大包零食了。 陶長安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早就跟妻子說過了, 讓她不要打斷自己教育孩子, 要不然自己做爹的一個說法, 做娘的又是另外一個說法,容易讓孩子誰的話都不聽, 不好教育孩子! 要是楊大妞對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什么疑問, 可以事后私下里面兩個人商量,要是自己真的做錯了,陶長安也會承認, 盡量讓夫妻之間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達成一致。 等孩子他們跑一邊去吃零食以后, 楊大妞這才從孩子爹這么快就回來高興的心情當中回過神來, 聽著大石對孩子們的教導, 雖然好像跟村里人的不大一樣, 但楊大妞還是十分認同孩子他爹的這種做法的。 對老大這個孩子, 楊大妞也是十分疼愛和看重的, 用老一輩的話說,老大可是他們做父母的以后養老的依靠。 老大老二老三都是她的孩子,楊大妞都十分疼愛,孩子他爹的這種教法沒有委屈任何一個孩子,三兄妹之間誰都不吃虧,等張大奕時候他們的感情才能夠好。 見孩子他爹教導完孩子了,楊大妞這才有點奇怪的問道: “大石你不是說從鎮上回來,就直接進山了嗎?怎么突然就回來了,難道在鎮上沒有買到雞苗鴨苗?” “雞苗鴨苗都買到了,我趁著周圍沒人就把它們放到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放了點食物和水在那里。 反正天色已經差不多黑了,我這個時候進山也走不了多少路,還不如先回家住一晚,陪陪你和孩子們,順便把給家里買的東西送回來。 等明天天亮之后,我再帶著雞苗鴨苗進山就可以了!” 孩子他爹能夠把昨天自己跟他說的話聽進去,記得多回來陪自己和孩子們,楊大妞當然是高興的。 就跟孩子他爹說的一樣,反正耽誤一晚上也沒什么,先回家一趟就先回家一趟吧。 不過在看到陶長安那一大背簍里面買的一堆東西以后,她在高興之余,由不得開始心疼起來了。 “大米、雞蛋、白面、紅糖...孩子他爹,你怎么突然買這么多好東西回來??? 這可得花多少錢啊,大石你哪里來的這么多錢?” 看著妻子表情從高興道驚訝,再變生氣的模樣,陶長安只能夠老實的說道: “沒花多少錢,這都是我用采的藥材和山貨給換回來的,以前我不是有碰見過以為老大夫,幫了人家一個忙以后,對方為了報答我,就教了我辨認了幾種藥材怎么找怎么采摘嘛! 進山這么多次,偶爾我碰見熟悉的草藥也會挖起來放好,這次去鎮上,就順便把那些處理好的藥材一起賣給藥店了?!?/br> 楊大妞這還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男人居然還有采藥的本事,有點不大相信的說道: “大石你說你在山里摘了草藥,那我怎么沒見你在家里處理晾曬太過,你不會是干了什么不要的事情,才弄來錢買這么多東西的吧?” “大妞你沒有看見我在家處理過,那是因為我怕自己處理不好被村里人知道了笑話,并沒有直接把挖到的藥材拿回來處理。 而是直接放在峽谷那邊處理好一起存放著,這才出來的時候才一起帶到鎮上,想看看藥店那邊的大夫怎么說?” 楊大妞上次到峽谷的時候沒怎么見到存放在那邊的藥材,對自己男人的話有點半信半疑,不過到底是夫妻,看到孩子他爹這么不自信的模樣,楊大妞不由得說道: “那大夫怎么說?你能夠有錢換了這么多東西回來,藥店那邊肯定是覺得你處理好的藥材十分不錯吧?” 見妻子信了,陶長安這才笑著說道: “是啊,那藥店的大夫說教我認識草藥的大夫十分厲害,我挖的那些藥材都處理得很好,因此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價錢! 沒想到挖草藥也能夠換不少錢,看來以后碰見好的草藥,我得多挖一點回來才行??!” 楊大妞雖然有點奇怪自己怎么從來沒有聽丈夫提過這些事情,但丈夫變得越來越厲害,本事越來越大,家里才能夠過上更好的日子! 既然孩子他爹不想細說其中的事情,楊大妞覺得自己還是不要問太多比較好,只要對家里沒有什么壞處,還能夠給帶來好處的事情,有時候確實沒有必要追根究底,糊涂一點就過去了! 陶長安知道自己的這番說詞不是一點漏洞都沒有,但這只是隨便找一個借口讓自己會采藥的事情變成明面上的事情而已,要是編得太過完美了,反而才顯得更加的不真實。 多說多錯,有時候沒有說完,留下一點讓人想象的空間,反而不會讓人產生懷疑! 從懷里掏出用油紙包著的一只燒鴨,陶長安十分開心的遞給妻子,說道: “大妞你看這是什么,今天我到鎮上十分碰巧的遇到一家賣燒鴨的攤子,很多人排著隊買呢! 我聞了一下味道這么好,肯定十分好吃,就干脆買了一只回來,這些香,我們今天晚上就吃燒鴨吧!” 楊大妞看著聞著味道,三個孩子和孩子他爹的眼巴巴看著自己模樣,只能夠無奈的答應了,難得大方一把的說道: “行吧,看在孩子他爹你這么辛苦的份上,今天晚上我們家就奢侈一次,用這只燒鴨做晚上的主菜吃光算了!” 看著丈夫和孩子們高興得歡呼的樣子,楊大妞自己也發自內心的笑了,覺得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十分舒心! 一直到今年夏天,老天爺都是風調雨順的,大家春天種下的糧食總算是能夠收獲了,晾曬干儲存以后,大家提著的心總算放下來了。 有了這一季的糧食打底,萬一第二季的時候有什么變故,大家也不用這么慌了。 經歷過一次□□以后,村里人不管老少,都充分認識到了糧食的重要性。 以前糧食收回庫房以后,還有一些年輕的人會賣點糧食換錢,可今年已經沒有任何人提出想賣糧食了。 跟餓肚子和保命比起來,錢還是沒有糧食重要??! 饑荒的時候,他們有錢也沒有辦法買到糧食,經歷過一次以后,相信大家肯定是要儲備足夠多的糧食以后,才會考慮賣掉多余的糧食換錢的事情了。 暫時解決了溫飽問題以后,陶長安看著家里每天都是跟著大人一起到田地里干活的三個孩子,不由得開始翻去原主的記憶來。 可惜不管他找了多久,都沒有從原主的記憶當中發現村里有什么可以送孩子過去上學的地方。 詢問了一下相熟的人,才發現村里人并沒有一定要讓孩子讀書學習的意識,只是一代代的在山村里面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單生活! 不是說這種生活不好,只是陶長安不喜歡沒有選擇,就只能一生被迫過這樣的生活而已。 以前自己習慣了平凡的生活,也覺得沒什么十分正常。 可等自己學到越多,懂得越多以后,才明白自己這一生真正想要喜歡的是什么? 而且陶長安還特地看了一下如今書籍上的字體,很多用的還是繁體字,估計得等建國推廣了簡體字以后,書寫方便才會變得簡便很多。 原主自己都不怎么認識字,更別說教家里的三個孩子認字念書了。 王家村也就老村長一個人認識幾個字,會看點地契文書而已,想讓家里三個孩子多學點東西,看來還得想點辦法啊! 等到四九年春天的時候,在忙完農忙以后,陶長安就去頻繁了去了鎮上幾次,特地花了幾塊大洋請人教自己認了字,回來的時候還花了大價錢買了一本三字經回去。 楊大妞看孩子他爹興致勃勃的拿著一本書反復看的樣子,還感到有點奇怪, “孩子他爹,你又不認識字,拿著書干嘛?這是誰的書啊,怎么放在你這里?” 陶長安做這場自導自演的識字戲碼,也只是讓家里人漸漸接受自己慢慢會讀書寫字這事,等自己學會了以后,再提出教自家孩子讀書識字就比較簡單了。 “我這陣子不是經常去鎮上嘛,見人家能夠干點輕省活計的人,都是會讀書算數的。 就想著我自己從小到大好像也從來沒有機會讀書,正經念書是別想了,就尋思能不能花點錢請人教我認識點字,會算一些簡單的數這些的?” 第103章 楊大妞沒想到大石都三十幾歲做爹的人了, 居然這么自信的請人教自己認字,換成自己,估計在面對讀書人的時候,連大聲說話都不敢, 就更別說敢提出拿點錢來請人家教自己認字了! 她好奇的看著陶長安手上的那本書, 問道: “大石你在那些讀書人面前提出給錢請他們教你認字的要求,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