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搞運輸 第222節
知道李玉敏手里有鑰匙,林北直接找到李玉敏,跟李玉敏說明來意,李玉敏直接帶他看相隔不遠的五套房子,租金便宜,林北當場決定租五套房,李玉敏打電話通知房主到街道辦簽合同,等房東的時候,林北讓李玉敏給他辦暫住證。 林北帶齊了證件,李玉敏直接給林北辦理了暫住證。 房東來了,林北和五個房東在街道辦簽了租房合同,林北當場付了半年租金。 林北二人和房東一起離開。 林玉章留在了榴城街道,騎車到處逛,調查這里有幾個菜市場,林北回到了金陽街道辦,帶員工們前往榴城街道。 到了榴城街道,林北才跟他們說他在榴城街道給他們租了房子。 林北帶他們參觀五套房子,安排10個老員工帶16個新員工住最大的那套房子,剩余4套房,每套房安排住12個老員工、3個新員工,大廚林玉章和他的徒弟趙二棍跟第三組住一塊。林北告訴他們,這就是分組,第一組負責給街道辦建房,剩余四組接外邊的活,又給每一組安排了組長、副組長,就帶一部分成員到楊柳村買舊床。 成員搬床回去,林北父子倆去找張偉。 林北跟張偉聊了會兒天,了解到大年初六以后,陸陸續續有人找他租腳手架。水泥商、沙石商過完十五才開工,瓦匠工頭已經找張偉租腳手架,側面說明有不少市民打算翻新或者重建房子,跟風心思作祟,林北料想馬上會迎來一個建房小高(氵朝)。 林北心里有了底,跟張偉預定了五組腳手架,付了定金,又跟張偉買了一堆家具廠不要的廢料。 廢料不值錢,如果林北讓張偉送貨上門,就給張偉油錢、人工費,如果不讓張偉送,給張偉一塊錢。想著還沒開工,林北選擇讓員工自己運。 林北帶著孩子離開。 父子倆回到出租屋,一部分人在打掃院子,一部分人在院墻后面刨地,他們要在那里種上菜。 林北喊人到楊柳村拉廢料,眾人放下手頭的活,拿收拾院子找到的尿素袋、繩子,騎車跟林北走。 眾人運廢料的時候,林玉章帶著趙二棍生火做飯。 大家把運回來的廢料堆在西南墻角,半面墻被堆滿了廢棄木料,飯也做好了。 林北在這里吃過了飯,帶著孩子回五號巷。 第二天早晨,父子倆早早起了床,刷牙洗臉,抹好了香,林北拿著兩盞燈籠走到院門口,林聰抱著小錘子跑到院門口,把錘子遞給爸爸,從爸爸手里接過燈籠,林北從兜里掏出兩枚洋釘,把洋釘釘在門楣兩端,林北放下錘子,把林聰舉過頭頂,林聰把燈籠掛釘子上。 父子倆欣賞了一會兒燈籠,帶著十袋糯米粉、五包白砂糖、六斤白芝麻去出租屋,林玉章拿著食材去做湯圓,林北帶著孩子出了門。 今天是正月十五,手藝人沒有因為過節而休息,他們或是坐在店門口,或是在后院忙碌著,一根普普通通的竹子,在手藝人手中變成箅子、屜子、簸箕、甑子、背簍、筐子、椅子、竹席、竹桌、柜子、床……林聰被爸爸牽著走,視線總是停留在路過的手藝人身上。 父子倆走進燈籠店,買了十盞大紅燈籠離開。 兩人剛回到院子里,林聰就被林南帶去掛燈籠。 林北沒去管他倆,尋著熟芝麻香味走過去,就看到趙二棍把熟芝麻倒入老式陶瓷蒜臼里,拿起搗蒜槌搗芝麻,一群人饞的流哈喇子,趴在桌子另一端,伸長脖子看,趙二棍一邊叮囑他們別偷吃簸箕里的熟芝麻,一邊低頭搗芝麻。 大家饞的很,怕自己忍不住偷吃,跑到屋后繼續整理菜地了。 和面的林玉章見大家跑了,收回了目光。 趙二棍把搗成粉狀的芝麻倒入搪瓷盆里,繼續搗芝麻。 盆里的芝麻碎一點點增多,滿的冒了尖,趙二棍又拿了一個盆,勻一半芝麻碎到這個盆里。白砂糖被他倒入芝麻碎上,橘紅色的太陽升到屋脊上,撒了一層橘光在晶瑩透亮的糖上,趙二棍拿筷子攪拌,美好的色彩像一道道流光攜著芝麻碎起舞,趙二棍咧著嘴攪拌。他放下筷子,把兩盆餡料放到一旁,把架子上的竹匾拿出來,撒了一層面粉,把竹匾放回架子上。 糯米粉不像面粉那樣有韌勁,趙二棍是新手,包湯圓不會封口,即便他勉強封了口,湯圓總是出其不意裂開,為了不糟蹋珍貴的糧食,他老老實實生火燒水。 林玉章捏兩下,就捏出一個面皮,面皮裹上芝麻,滾入虎口處,虎口張合幾下,湯圓轉了兩圈,封口就合上了,雙手交換顛兩下,白嫩嫩的湯圓滾入竹匾里。 林玉章把一匾湯圓放入架子第二層,抽出最底下的竹匾,把竹匾放最上面一層,繼續包湯圓。 水燒開了,趙二棍端走竹匾,把湯圓下入鍋里,轉身在竹匾上撒一層面粉,把竹匾放回架子里。 鍋底的火燒的很旺。 趙二棍拿著大勺子抵著鍋底,順著一個方向滑動,防止湯圓粘鍋底。 湯圓漂浮起來,趙二棍吆喝一聲,大家拿著搪瓷盆沖了過來,趙二棍給大家打飯。 這鍋有二十個人吃上湯圓,湯圓甜到他們心里。 沒吃到湯圓的成員端著盆翹首以盼,等了半個小時,終于吃到湯圓,心里分外滿足。 林北帶著林聰排隊打飯,吃到心心念念的湯圓,父子倆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 林北要去禮品店,去之前跟他們說:“榴城街道空置的房子多,你們住這里,平時跟街坊多走動,也不需要打好關系,能聊天就行,探探誰家想賣房,如果錢夠了,就把房子買下來?!?/br> 去年五月份,林北帶了20人到市里打拼,曾告訴他們會帶他們賺到錢,在市里買房,他們對新來的40人說了同樣的話,60人只是把這句話當做美好的期盼,并沒有認為會實現。昨晚,他們又告訴新來的成員這句話,新來的成員帶著美好的期盼入夢,夢到他們在市里有了家,醒來面朝露出地平線的太陽微笑,在心里給自己默默打氣,雖然他們并不認為自己在市里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但他們可以在家里修兩層樓房。 正在吃湯圓、喝湯的人抬頭,怔愣看林北騎車離去的背影。 他們敢想,同時又不認為自己所思所想能夠成真,是那么的矛盾。直到這一刻,他們依舊不認為他們能買得起房子,也不敢想象有人愿意把房子賣給鄉下人。林北相信他們在榴城街道住的夠久,慢慢發現榴城街道的房子比金陽街道便宜了不止兩倍,市民對榴城街道有著深深的偏見,他們會想‘嗐,城里人嫌棄這里晦氣,我們是鄉下人,整天灰頭土臉,不怕晦氣,可以撿便宜買一套房,在城里安一個家’。 在城里買一個有瑕疵的房子,他們才會踏實。 現在他們把林北的話當做一個鼓勵,鼓勵他們和街坊交流,融入這里,他們笑著埋頭干飯、喝湯。 父子倆到了禮品店,給店鋪掛了兩個大紅燈籠,林北帶著林聰到隔壁找陸江河。 陸江河從食品廠拿了幾十盒禮盒,分別寄給滬市的姑姑、深圳的合作商,剛剛姑姑打電話告訴他收到了遲來的新年禮物,小他十八歲的表妹騎著他送的小三輪車給她姑姑送禮,車身小小的,卻能裝兩盒禮盒、一箱水果,小表妹騎得虎虎生風。他在深圳找廠子生產自行車,特意讓合作的廠子給他做一輛小三輪車,車身上噴了紅漆,他回淮市,從滬市中轉,把車送給小表妹,小三輪車成了小表妹的新寵,原本最受寵的小自行車失寵了。 陸江河掛了電話,就看到一個小孩跨越高高的門檻跑進來,人還沒站穩,就拱手:“叔叔,元宵節快樂?!?/br> 林北大長腿跨進去,扶正小孩歪倒的身子,小孩抱住爸爸的大長腿,倚著爸爸朝陸江河齜牙笑。 林北和陸江河聊了一會兒天,拜托陸江河給他留六臺一模一樣的電視機,父子倆又回到食品廠,在食品廠的大門上掛上了兩個巨大的燈籠,林北拉了兩根電線,在燈籠里裝了兩個燈泡。 林聰跑院子里玩,林北走進辦公室打電話,約建房材料商到茶館喝下午茶。 下午,大家在茶館匯合,趙康、劉義海把他們的小舅子周航也帶來了。 眾人從林北賣貨中尋找到了靈感,打算過完十五,安排業務員出門簽單子,想要廠里的效益好起來,必須改變傳統的銷售模式。 他們打算做出改變,心里卻沒底,林北打電話找他們喝茶,大家不約而同推掉其他應酬過來赴約。 今天茶館的評書人說乞丐皇帝朱重八,朱重八是根正苗紅的貧農,還是三代貧農,那年黃河泛濫,北方百姓失去家園,淪為流民,淮河沿岸遭遇了百年難遇的瘟疫、旱災,元末百姓苦不堪言……評書人說到貧窮的朱重八無法給父母、血親置辦一身壽衣,找不到一塊安葬他們的土地,茶館的人淚眼婆娑,當評書人說:“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泱佯?!? 林北牽著孩子走進茶館。 林北不知其深意,林聰同樣不知。 早已在茶館等候林北的眾人看到林北牽著一個孩子走進來,朝林北招手,父子倆朝他們走過去。 林北沒來的時候他們聽評書,林北來了,他們和林北閑聊。 男人聚在一起,普遍談政治??赡芤驗榱直睅Ш⒆舆^來赴約,他們聊了幾句政治,把話題轉移到孩子身上,感慨國內現代教育起步晚,差了國外至少百年,說到最后感慨一句:“還是得送孩子出國念書?!?/br> 孩子找到信仰的前提下,林北不反對孩子出國。在林北心里,孩子找到了他們的信仰,無論他們飛的多高多遠,不會走錯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林北無意去改變他們,便沒有參與這個話題。 眾人聊了一會兒孩子,便說起了他們將要進行的改革。 他們想聽一聽林北的意見,林北想了一下說:“僅守著一畝三分地,即便深耕,畝產也只能增加百十斤,想要增加糧食數量,得租別人的地種植糧食?!?/br> 水泥廠廠長劉義海抓一把花生分給眾人,問:“你的意思是把水泥賣到其他地方?” “我跟你說種糧食,你說銷售水泥?!绷直鳖D了一下說,“把怎么得到大量糧食的方法套用到銷售水泥上,能不能成,你可以試試?!?/br> “可以嘗試一下?!备G廠廠長陳良山若有所思道。 “也不能忽略深耕?!壁w康說。 到底怎么深耕,怎么擴大銷路,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 來茶館前,林北到麗皇大飯店訂了一桌飯菜。眾人在茶館坐了一個下午,直接去了麗皇大飯店。 飯桌上,林北和大家確定了長期合作關系。 眾人不解,林北賣禮盒那么賺錢,何必花費時間、精力建房子,和賣禮盒相比,建房子賺的錢壓根不夠看。如果說林北用差的建房材料賺大的差價,他們能夠理解,但林北訂的全是好的材料,這讓他們看不懂林北。 他們知道林北的出身,也知道那些泥瓦匠和林北來自同一個地方。林北和其他人合伙開了食品廠,顯然林北的事業重心放在食品廠上,他之所以沒有解散建筑工程團隊,會不會是給同鄉一個出路? 因為如果林北解散了建筑團隊,人心也就散了,他們單獨在市里干,很快被本土瓦匠工排擠走,他們只能回家。 眾人認為自己看到了真相。 林北不指望給人建房賺錢。他既然不圖錢,總得圖聲譽吧。只有聲譽一直好,他的同鄉們才能在市里立足。 大家默默分析,自認為摸到了林北的底線,底線就是用真材實料建房。林北在建筑方面沒有更高的追求,與他們而言,林北不能給他們帶來足夠的利益,沒有必要和林北維護好關系,但是林北在賣禮盒方面一枝獨秀,誰也不能保證他們的廠子效益一直好,他們相信這些年,該賺的、能賺的錢他們都賺了,他們總得給廠子、員工留一條退路,萬一廠子倒了,可以把廠房和員工打包賣給林北,這也算給廠子和員工安排一個好的歸宿。 眾人默契的選擇不跟林北弄虛作假,林北找他們采購建房材料,安排給林北發他采購的規格。 林北打點好材料商,確定他不在,這些生意人不會拿次的充當好的糊弄建筑工程隊成員,也防著成員,一旦有成員心大了,動了壞腦筋,私下里聯系材料商把好的建房材料換成次的建房材料,材料商會知會他一聲。 林北和眾人在飯店門口分開,帶著小孩到舊碼頭看燈會。 林聰坐在竹椅里,扶著車龍頭抬頭看飛到夜空上的星星。他指著天上說:“爸爸,星星從這個方向飛到天上上班,月亮呢?它從哪里飛到天上?” “它們不是星星,它們是孔明燈?!绷直笨粗箍罩械臒艋鹫f。 “燈?它為什么會飛?”林聰驚奇問。 林北把取得初中文憑的聰聰告訴他孔明燈飛上天空的原理告訴沒有小學文憑的聰聰。 林聰:“哦?!?/br> 他聽不懂,但是他記住了爸爸說的話。 父子倆到了舊碼頭,被一堵巨大無比的燈墻震撼到了。燈墻上掛滿了燈籠,燈籠上寫了字,林北鎖了車,扛著林聰走過去,林北讀上面的字,讀了一半,意識到是燈謎,他帶著孩子在這里猜燈謎,遇到不會的,林北說:“下年,我說不定就會了?!?/br> “嗯嗯?!绷致斨刂攸c頭。 父子倆被戲文吸引,他們過去看藝術家唱戲。 林聰看不懂,看了一會兒就失去興趣了,捧著爸爸的頭,讓爸爸看那邊。 路燈下擺滿了攤子,林北邁步朝那里走去,給聰聰買了一個孫悟空糖人,買了五個孔明燈,父子倆給自己放一盞孔明燈,給家里的余好好放一盞,又給林志炳、徐紅英放了孔明燈。 父子倆晚上玩瘋了,第二天起晚了。 兩人匆匆吃了早飯,林北帶著孩子找地方打印小廣告,然后去取牌匾。 父子倆到了辦公場地,成員全在,有人打乒乓球,有人在里面的屋玩樂器,也有人在看報紙。 街道辦給活動中心訂的報紙,現在街道辦把場地租給林北,孫德川沒有取消訂報紙,成員們到了辦公室,沒過多久,郵差過來送報紙,正好遇到孫德川推車進入大院,孫德川跟成員們打了聲招呼,讓他們隨便看。 所以林北進入辦公室,就看到有人在看今天的晨報。 林北從成員口中了解到事情經過,放下牌匾,到前面那棟房子找孫德川,跟孫德川說他每月把訂報的錢給街道辦。 孫德川嫌棄費事,跟林北說不用:“等街道辦給你結尾款,一起算賬?!?/br> 孫德川都這樣說了,林北也不好說什么。 林北回到辦公室,指揮大家把牌匾掛起來,然后安排人到和平路附近貼小廣告。 林北把圖紙備份給第一組,讓他們先研究,他騎車帶孩子到廠房附近轉悠,碰碰運氣,看看有沒有廠子賣二手拖拉機,如果沒人賣,他回家再跟鄉里借拖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