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搞運輸 第143節
隨后,林北騎車走在前面,照相師傅騎車跟著林北。 路上,林北跟照相師傅溝通照相細節,隨口說:“你給我照完照片,不慌走,應該有蠻多人請你照相?!?/br> 照相師傅嘴上樂呵呵說行,心里卻不以為意。他不是沒有下鄉給人照過照片,心里門清一個村最多只有一兩戶人家愿意花錢照相,林北在這給他畫大餅,生怕自己不用心給他照相,林北完全想多了。 照相師傅心里有點生氣,氣林北不相信他的人品,不過人家給他那么多錢,又請他拍這么多照片,照相師傅沒有把不喜表現出來。 林北察覺到照相師傅忽然對他有些冷淡,他挑了挑眉,笑了笑跟他繼續溝通細節,不再提其他事。 兩人到了稻花村,林北帶照相師傅找林志昆、吳春生、房小利、楊淮,把四人喊到一起,笑著把照相師傅介紹給他們認識,四人一頭霧水,搞不清楚林北大老遠請照相師傅到村里干嘛,但他們還是熱情的跟照相師傅握手。 林北推著車把他們往地里帶,邊走邊說:“兩個村種植生姜,我負責把生姜銷出去,不怕大家笑話,我當時就在想咱們農家人的機會來了,不論怎么樣,兩個村帶頭種植生姜,我一定把生姜全部銷出去,不允許存在一兩戶賣不出去的情況,只要咱們起了好頭,其他村會跟著咱們種植生姜,咱們鎮一定成為生姜種植大鎮,只要一提到蓮花鎮,城里人就會想到生姜?!?/br> 朝陽的光暈灑在林北身上,林北偏頭笑:“大家知道蓮花鎮是生姜種植大鎮,也不能忘了稻花村、吳家村帶頭種植生姜,那時候大家不能親眼看到兩個村怎么帶頭種植生姜,但是可以借助照片了解當時的情況?!?/br> 林志昆順著林北說的內容想,他腳踩空,差點跌到溝里,吳春生跟林志昆的情況差不多,他激動的眼眶紅了。 房小利完全忘了他早晨找林北,跟林北提他回廠的事。他顛顛跑到林北面前,湊上前搓手說:“林老板,生姜被收進地窖不算完事,如果你回市里跟副廠長招呼一聲,說我還得留在村里指導大家?!?/br> “我也得留下來?!睏罨窗情_房小利,湊上前說。 “行?!绷直备呗晳?。帶著希望的聲音在田野里回蕩。 照相師傅看林北的目光充滿了狂熱:“林老板,以后你需要照相,盡管找我?!?/br> “好?!绷直毙χf。 他這次外出照相意義重大,照相師傅打起十二分精神重新跟林北溝通,按照林北的要求給這片土地照相,把田野里挖生姜、抖生姜上的泥、剪莖稈的農民照進去,把擔生姜的漢子照進去,把在地窖里卸生姜的農民照進去,還按照林北的要求給房小利、楊淮擺拍了幾組照片,可把房小利、楊淮激動壞了,一瞬間生出了跟著林北混的念頭。 照相師傅收拾照相器材準備回去,被工程隊成員請到家里照相。 照相師傅:“……?。?!”估摸這樣有五六十人找他照相,忒嚇人了。 隨著照相師傅被一群小伙子拉走,田野里爆發熱烈的討論聲,林志昆跟大伙兒說林北的設想,大伙兒激動不已,有幾個老人又哭又笑跑到祖墳給祖宗燒紙錢,求祖宗保佑林北所思所想成真,九成老人囑咐自家孩子做一個信守承諾的人,按照當初的合同把老姜賣給林北,又激動說:“二十年以后,城里娃到咱們村了解當年的事,可以在照片上找到老漢我?!?/br> 別說老人了,年輕人也激動不已:“只要咱們村不空,咱們就永遠被大家記著?!?/br> 孩子們聽了一耳朵,在田野里追逐奔跑:“蓮花鎮,生姜種植大鎮,咱們稻花村是第一個帶頭全村一塊種植生姜的哩?!?/br> 吳家村也上演著這一幕。 林北迎著風離開,回到池塘那邊,他一只手拿一塊生姜,一只手拿一塊老紅糖琢磨怎么將它們完美的搭配在一起。 林志炳洗了頭,刮了胡子,換了一身干凈的衣服推車出門:“小北,你幫我看一會兒池塘,我回村一趟?!?/br> “……哦?!绷直笨戳怂谎?。 快中午了,他爹沒回來不說,他娘、余好好、聰聰也沒出現,林北鉆進灶房,見面盆里有一盆發面,他做了一鍋發面饅頭,又炒了兩個菜。 這會兒太陽偏西,池塘這里除了他沒有一個人影。 林北拿了一個饅頭,夾了一點咸菜坐到門檻上繼續想事情。 遠處傳來他爺中氣十足的聲音,林北咬了一口饅頭走到墻拐伸頭朝村尾看,看到烏壓壓一堆人朝這里移動。林北兩口吃完饅頭,走到大路上迎接他們。 “小北,我請照相師傅過來給咱們拍一張全家福?!痹谒蟾缂?,照相師傅給他爹他老娘照了一個單人照,他們兄弟六個和老爹老娘一塊兒照了一張照片,六兄弟又將所有兒孫叫到他大哥家,他們照了一張全家福,唯獨缺了他家老小,他打算找人把老小叫過去,他爹他娘說干脆到池塘再來一張有他家老小的大合照,林志炳想了想同意了,還跟三哥、五弟商量他仨單獨照一張合照。 林北嘴角抽了抽,小老漢不了解他,但他絕對了解小老漢,小老漢絕對在村里拍照拍過癮了,才舍得回池塘拍照。 林北配合小老漢,先和爺奶一起拍了一張大的全家福,再和爹娘一起拍一張小的全家福,他果斷拉著余好好、聰聰跑進灶房吃飯,等到他們拍夠了,林北和余好好牽著聰聰站在鴨子前面拍一張合照。 照相師傅要回村,繼續給其他人拍照片,林北留他吃了午飯,陪照相師傅回村,回頭朝余好好使一個眼神,余好好拉著聰聰跟他一起回村。 路過他家門口,林北請照相師傅到院子里坐一會兒,照相師傅進來坐了一會兒,走的時候給一家三口拍了一張合照,又單獨給林聰照了一張照片,林聰站在李子樹旁,這會兒李子樹比林聰高三十公分。 照相師傅離開,林北從兜里掏出一塊生姜和一塊老紅糖,蹲在窗戶底下,眼睛一眨不眨盯著它們。 余好好出去了一會兒,回來見到林北還維持著她出去前的姿勢,她走上前,伸頭瞧生姜和老紅糖。 光線猛然暗了,林北抬頭,把東西裝兜里,站起來的時候哎呦叫喚:“腿麻了,你別碰我?!?/br> 余好好轉身走進屋,過了一會兒,她推開一扇窗戶,趴在窗欞上:“我聽說你要給大伙兒弄六十輛自行車,是不?” 他不止一次遇到余好好在他大嫂家和一群人開會,最近一段時間余好好到市里總是往外跑,余好好一提自行車,林北立刻就把自行車和她往常的行為聯系在一起。 余好好的身體探出窗戶,輕輕地拍了拍他的手背,林北斜肩靠在墻上,對著余好好點頭。 “自行車啥時候到位?”余好好眉眼彎彎仰頭看他。 肯定不是那群家伙求余好好幫忙打聽自行車的事,余好好比那群家伙還著急問這件事,就有點意思了。林北琢磨這件事,順便回答:“大概元旦前到位?!?/br> 余好好樂的嘴角差點叉開,她收回身體,搓了搓胳膊,彎腰關上窗戶,林北移到門口,靠在門框上扭頭問她:“我發現最近你對水池里的鴨子不咋上心?!?/br> “我不養鴨子了?!庇嗪煤梅跁郎下耦^寫東西。 林北伸長脖子瞅,余好好蓋住本子,甩了一個刀子眼給他。林北面帶微笑收下刀子眼:“你把水塘轉給娘了?” “昂?!庇嗪煤?。 “村里的咸鴨蛋都留給我了?!贝謇锏纳彩撬?,余好好既不養鴨子,也不做咸鴨蛋、生姜生意,除了這些,村里啥最值錢,除了家家戶戶散養的雞,那就是大規模養殖的鴨子,難道余好好打算賣鴨子,余好好找他打聽自行車,難道打算組建自行車車隊拉鴨子到市里賣,她不關心元旦,肯定打算年跟前賣鴨子,問題又來了,大家舍得賣母鴨嘛。 林北稍微想了想就明白了,夏天余好好自己孵化小鴨子,肯定不能控制公母,她想要把公鴨子賣出去,肯定說她收公鴨子,大家才肯買她的公鴨子,林北可以百分百確定余好好打算趁著過年賣一批公鴨子。 第123章 123 前段時間余好好回市里上課, 抽空跑遍各大供銷社和菜市場調查活鴨價格,根據以往的經驗余好好推測年底活鴨的價格還要漲上一漲,就在剛剛她拿出賣小鴨子的記賬本, 一筆一劃在上面寫“一九八三年夏開始賣小鴨子”, 換了一行寫“十一月初, 淮市各大供銷社、菜市場活鴨價格:半年鴨子九毛七一斤,一年以上鴨子一塊兩毛六一斤”。 她不聲不響做她的事, 林北偏要來招惹她, 余好好睨他站起來, 收好記賬本,繞過他到院子里。 磚縫里插了一把鐮刀, 余好好拔出鐮刀, 扭頭咬字清晰說:“咸鴨蛋是你的?!?/br> “我到南湖割茅草和蘆葦,等會你拿繩子過去把茅草和蘆葦弄回來燒火?!庇嗪煤玫纳碛跋? 聲音翻過墻頭傳到林北耳畔。 林北忍不住抬腳追她,隔壁屋傳出聲響, 他扭頭看到一個小孩跨過堂屋的門檻, 小手手伸進兜兜里掏花生,用牙齒嗑碎花生殼,坐在門檻上摳掉碎殼。林北停腳, 回憶起中午,他爹哥仨站在木船前面拍照,一群人跑過去圍觀,孩子跑到大人前面, 邊好奇看照相師傅擺弄相機, 邊從兜里摸出花生嗑,他們身后的大人凈撿好話說給三兄弟聽, 還有人叫他爹不慌挖生姜,等他們家忙完地里的活,去給他爹幫忙挖生姜,他爹笑的褶子上下抖顫,喜氣洋洋說雇人挖生姜,他爹話音剛落,就有人到地里給他爹干活。 人家孩子咔咔幾下就把花生仁吃到嘴里,這小孩努力了半天還在摳花生殼,林北:“……” “走,爸帶你找你媽?!绷直背惺?。 “來了?!绷致敯鸦ㄉb兜里,跑到爸爸腳邊。 林北鎖上門,把他舉起來放到肩膀上。 林聰興奮地搖了搖小腦袋。爸爸走的又穩又快,導致他都來不及看跑到他眼里的房子,房子就跑走了。他圈住爸爸的腦袋,臉頰貼著爸爸的頭頂,光禿禿的樹上偶爾掛了一個、兩個紅棗,半個柿子,視線穿過樹枝,落到鋪滿落葉的紅瓦上,落到在茅草屋頂扎根的枯草上,視線躍過屋脊,一面鮮紅的五星紅旗飄到他眼里,林聰倏然直起身體。 林北下了鄉村小路,順著田埂一直往前走。鮮艷的紅旗在林聰眼里越來越小,最終紅旗在他眼里沒有留下痕跡,他的目光釘在北方,一聲“野雞”響徹田野,林聰扭頭尋找,看到他大伯、二伯雙手舉著褂子,撒開腿在田野里跑撲野雞,長了漂亮羽毛的野雞撲扇翅膀飛跑了,大伯、二伯一屁墩坐下,林聰舉起手,剛要呼喊,大伯、二伯動了,薅了一堆枯草滑到溝里,大伯、二伯消失了。 林聰揉爸爸耳垂,林北向林東、林南消失的方向走去,還沒走到跟前,一股濃煙從溝里冒出來。 林北加快腳步,到了溝邊,林北馱著林聰蹲下來,父子倆好奇地看哥倆蹲在干涸的溝底,從兜里掏紅薯、花生丟火堆里,又看哥倆手忙腳亂拿棍子扒花生。 黑乎乎的花生被扒到火堆外,林聰圍住嘴巴喊:“大伯、二伯?!?/br> 林東、林南:“……” 猛一聽到空曠的田野上響起孩子的聲音,怪嚇人的。哥倆僵著身體扭脖子抬頭看到父子倆蹲在他倆頭頂上方,他倆:“……” 林北抱著林聰沖到溝底,拿烤花生,剝掉烏漆嘛黑的花生殼,把花生仁塞到林聰嘴里:“怎么就你倆,大嫂、二嫂呢?” 林南往上拋三?;ㄉ?,急忙扭著身體用嘴巴接住花生仁,歡快咀嚼道:“下個星期五,區里舉行小學生廣播cao競賽,咱村的小學到鎮上中心小學跳廣播cao?!?/br> 林聰趴到爸爸腿上伸頭看林南,林北往林聰嘴里塞一?;ㄉ?,扭頭看林南,似乎在問這和你媳婦有什么關系。 林南撿花生砸林東,林東接住花生,樂滋滋說:“昨天唐校長還說最遲這周三確定哪個年級到鎮上參加廣播cao比賽,今天中午怒學、耀學回來跟我和你大嫂說一年級到五年級都要參加廣播cao比賽,你大嫂怕孩子聽錯了,到池塘那里拍完了照片,就跟二弟妹一起送孩子上學,順道找校長問問咋回事?!?/br> “咋回事?”林北問。 兄弟倆驚呼了一聲對視,他倆就說玩的不得勁,總覺得忘了什么,原來忘了這件事。兄弟倆抓了一把烤花生裝兜里,手腳并用爬到岸上,慌亂拍了拍褲腿上的灰,一前一后順著田埂跑,前頭的一個喊節拍,后頭的一個哼廣播cao音樂,兄弟倆的手腳下意識踢腳出拳。 這時候的小學生廣播體cao有武術的影子,旨在強化華夏少年體魄。 兄弟倆留下來的烤花生、烤紅薯便宜了父子倆。 林北滅了火,馱著林聰離開。 父子倆找到余好好,余好好已經割了五堆茅草、蘆葦,林北放下林聰,塞給余好好兩個小紅薯,一把烤花生,用茅草搓繩子捆柴火,背著柴火離開,余好好帶著林聰繼續割柴火。 夕陽西沉,林北背著一捆柴火走在前面,柴火上插了一把鐮刀,林聰走在中間,余好好走在最后。 村子就在眼前,一家三口看到林志炳拽小水牛,小水牛像孩子一樣耍脾氣,不愿意離開泥塘。林北揚聲喊:“爹?!?/br> 林聰圍住嘴巴彎腰喊:“爺爺、牛牛?!?/br> 林志炳朝一家三口揮手,示意他們別過來了。 沿著小路走,一家三口回到村子里,遠遠地看到一堆人扎堆在一起,雖然離得遠,看不清他們臉上的表情,但是一家三口還是感受到了興奮、激動。 都是一些家里有上學娃的大人扎堆,他們聲音洪亮討論廣播體cao,不難看出他們的脊梁挺得筆直的,不難聽出他們聲音里的驕傲。 一家三口靠近,就聽見林南嗷嗷叫,聲音宛如鞭炮在三人耳中噼里啪啦炸響:“孩子六點就要從學校出發,我打算提前煮兩個雞蛋,早上用開水燙雞蛋,讓我家超學路上吃。從學校走到鎮上,我家超學吃的雞蛋早就消化了,我準備給孩子一塊錢,跟帶隊老師說一聲,讓帶隊老師帶超學喝一碗牛rou湯?!?/br> “我家孩子比你家孩子矮半個頭,那么早起床,那時候天還沒亮,冷死人了,又要走那么遠的路,我怕冷著、累著孩子,到時候孩子跳cao沒勁,也讓老師帶他喝一碗牛rou湯?!币粋€年輕媳婦說。 別人家孩子有,他們家孩子也要有。不就是喝一碗牛rou湯嘛,想想地窖里的生姜,他們咬牙也給孩子來一碗牛rou湯。這是所有家長的心聲。 余好好拉著林聰留下來找秋霞、魏明玉,林北背著柴火回家。 林北卸下柴火,撣掉身上的草屑,到池塘那里拿了半饃簍子饅頭,回來就看到余好好坐到灶房門口削紅薯皮,他側身閃進灶房,放下饃簍子,坐到灶臺下面。 余好好端盆離開,軋水洗紅薯,她端盆走進灶房,放下盆,一只手拿紅薯舉到鍋上方,一只手拿刀咔咔剁紅薯,她朝鍋里兌了三瓢水,又抓了一把糯米放鍋里,把竹篦子放鍋里,將饅頭拾到竹篦子上,蓋上木鍋蓋。 她剁了半棵大白菜,泡了一把紅薯粉條,出門喊林聰,母子倆走進灶房,鍋已經冒煙了。 余好好掃門口的紅薯皮,林聰往林北懷里鉆:“愛學姐帶我到學??锤绺缣鴆ao,老師嚇人?!?/br> 怒學、超學上一年級,耀學比愛學大了九個月,被秋霞塞進了一年級,只有愛學上學前班。 學前班是預備小學生,每天比大家少上兩節課,每回放學,小丫頭都蹲在一年級窗戶底下等哥哥們。 之前老師們猜想上面不會抽低年級學生參加廣播cao比賽,因此教低年級學生跳cao不那么嚴格,但是從今天開始,老師們中午放學、下午放學把低年級學生留下來教他們跳cao,三個哥哥朝小丫頭使眼色,讓小丫頭自己回去,小丫頭想了想偷偷尾隨他們,藏在樹后面看他們,哪里想到被一個老師發現了,她掉頭撒腿就跑,半路上遇到了聰聰弟弟,聰聰弟弟問她啥是跳cao,她跳了一段cao,拽著聰聰弟弟回到她之前藏的地方,老師朝這里看,她拽著聰聰弟弟跑了。 在路上告訴聰聰弟弟一年級老師可嚇人了,會擰耳朵,拿荊條打手心,踹屁股,小小的她經常做夢,夢中她是大孩子了,坐在一年級教室里,被老師提著耳朵揍。 愛學jiejie偷偷告訴他,她不要上一年級,要直接上二年級,又眼淚汪汪摸摸他的腦袋,說以后他上一年級,因為她超級害怕一年級老師,不能保護他,還說大人也保護不了一年級小學生。 mama喊他了,林聰和愛學姐告別,扭頭眼眶發熱跑回家。 他告訴自己不哭,聰聰不怕,不能哭哦,只是他撲進爸爸懷里,就有點控制不住眼里的水水。 林北察覺到他情緒不對勁,朝灶膛里添了一把柴火問:“老師兇學生嚇到你了?” “嗯?!绷致敯涯樎襁M爸爸懷里不愿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