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季風 第768節
他們會在跑完步之后,一起吃個早飯,聊兩句話,說兩句高中,或者學習的事情。 她的笑容越來越多,那是發自內心的歡喜,也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喜歡,本身就很快樂。 直至后來…… 沐晚秋依然覺得,那個夏天的蟬鳴比哪一年都聒噪。 老商圈戶外的枝椏瘋長。 卻再也擋不住烈陽。 但盛夏是什么呢? 對于很多人來說,是畢業的不舍,是聒噪的蟬鳴,是刺眼的陽光,是熱烈的少年,是無可替代的同學。 但對于他們來說,那個夏天…… 是少女吹拂過的發絲…… 是漸漸的倒數開學的日子…… 是無可代替的你…… 那陣。 夏天的風…… - ps:很多人在看正文的時候,表示不知道沐晚秋是怎么喜歡上季風的。 這個番外,算是小太陽感情開始的補全。 這些內容其實應該在正文里的。 但當時我這本書的成績非常差,10萬字530收。 而且因為女主溫暖一直沒有出現,整個評論區都在罵我要開后宮,親媽不保的那種。 所以沐晚秋情愫開始的篇幅,直接就刪掉了,沒辦法,這本書當時差點沒堅持下去。 今天這篇,算是對沐晚秋情感開始的彌補。 第328章 番外篇:冬天的雪 在群山環繞的偏遠地區,有一個名叫山梨村的地方。 這里的山連綿不絕,像是大地沉睡時起伏的胸膛。 村子里的房子稀稀落落,炊煙裊裊升起,宛如一幅寧靜的田園畫卷。 “顧小姐,顧小姐在嗎?” 顧雪婷抬起頭,三十出頭的她眉目依然俏麗,只是幾年山區的支教生活,讓她的臉上多了些風霜和西北的痕跡。 原本的顧雪婷,在自己的努力,和指尖公司的培養下,成為了一名網絡歌手。 她的樣貌自然不用多說,曾經是可以和溫暖、沐晚秋競爭的存在。 本身業務能力出眾,又冠以了創作歌手的名號。 再加上指尖公司的資源加持,與指尖5年合約的期間,顧雪婷不說是大紅大紫,卻也算在【指尖】app中嶄露頭角的存在。 屬于網紅,卻又不是純粹的網紅。 只是在經歷了很多事情后,她的性子比較淡,不太熱衷于營銷。 和指尖規規矩矩的履行5年合約后,她又續簽了自由人合同3年。 這三年時間,她的很多業務,已經從單純的唱歌,開始向慈善事業轉變。 指尖公司也很愿意配合她做慈善事業,授予了顧雪婷指尖慈善大使的身份,并且給予了資源和經濟上的大力支持。 如此3年過去,顧雪婷的經歷和心態越發成熟。 在3年的自由人合約結束后,她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舉動。 前往山區,支教,支援慈善一線。 這個舉動很多網友,很多她的粉絲表示不理解,30歲的顧雪婷也算事業有成,有家有業。 如果想要做一些慈善事宜,可以直接給機構捐款。 有愛心,多捐一些就完事了。 完全沒有必要自己親力親為,跑到一線去支援。 這樣做的起初,非但得不到網友和粉絲的認可,還有不少人借此抹黑顧雪婷。 說她在吃慈善流量,作秀,又或者是在騙錢。 對于這些評價,顧雪婷從來都沒有回應過,也沒有去反駁。 她拒絕了直接金錢的募捐通道,關閉了自己指尖賬號的打賞,拒絕了所有捐贈,并且多次發視頻告誡網友不需要向她捐款。 如果有物資捐贈,可以走指尖公司的慈善渠道。 即便做到如此地步,還是會有很多網友對其發出質疑,說她偽善,裝,又或者騙流量之類的話語。 可互聯網這個東西是有記憶的,很多人害怕互聯網的記憶。 但也有一些人明白,互聯網的記憶,就是最好的證明。 因為時間會證明一切。 你說我偽善? 那要是我偽善一輩子呢? 這是顧雪婷來到這個地方的第三年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的質疑,已經銷聲匿跡。 顧雪婷的堅持很有意義,她遇到了很多和她一樣的志愿者,而網絡上也漸漸出現更多支持的聲音。 吾心向善,時之久矣,明月所照。 顧雪婷臉上的風霜、手上逐漸粗糙的皮膚、孩子們臉上的笑容,這些都做不了假。 她真的有在用心做著這件事,用心經營一份自己所希望的事業。 此時顧雪婷正在拆著一份巨大的包裹。 這些是她在網上發起事物募捐后,熱心網友們捐贈過來的物品。 面對王嬸的詢問,顧雪婷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抬頭看向對方。 “我在的,王嬸,怎么了?” 被叫做王嬸的婦人,拿出了一個籃子: “我聽說明天你要給孩子們弄什么元旦晚會,要做蛋糕,這不,我拿了點雞蛋過來?!?/br> 顧雪婷聞言一愣,連忙站了起來: “額?那太好了,要不,我給你錢吧,不能白拿你東西?!?/br> “不用不用,你幫了我們這么多,怎么好意思再拿你錢呢……” “那,謝謝了?!?/br> “不用謝,不用謝,要是沒事,我就先走了?” “好,您慢走?!鳖櫻╂眯χc頭。 目送對方離開,顧雪婷的眼中并沒有多少笑意。 其實王嬸的笑容有些尷尬。 而這種笑容,只有顧雪婷和一些早期跟她一起過來的志愿者,才會明白。 明白這種尷尬源自什么。 很多時候,很多地方,友善和淳樸這兩個詞語并不是一定存在的。 窮山惡水出什么來著…… 這種話也不是信口雌黃。 真正去過一些偏遠地區,下過基層,支教過的人,才會明白這句話的意義。 如果說,一些縣城和鄉村里,都有一個關系和權力雜交出來的怪物。 那這些地區的怪物,往往都會比內陸地區,經濟好的地方更可怕。 這不是危言聳聽。 這是事實。 一個女孩子來到偏遠地區基層做慈善,支教,首要問題不是錢,不是教育本身,而是自身的安全問題。 顧雪婷有善心,但她不是傻子。 她的經歷并不少,當然知道社會上的爾虞我詐。 所以,來到這里也不是一個人,而是跟著兩個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一起。 最初來到這片土地的時候。 他們一行人受到了很多異樣的目光。 因為在很多這里的人看來,無事不登三寶殿,顧雪婷來到他們這里,肯定是有什么特殊目的的。 為此,其實在顧雪婷他們支教的早期,他們和本地人的關系并不融洽。 甚至產生了許多沖突。 當然,顧雪婷始終都以回避為主。 顧雪婷對這種情況早就有所預料,她的眼睛里總是閃爍著堅定和溫柔的光芒,那光芒仿佛能穿透這片山區的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