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節
反正她活著的時候陛下不敢虧待呂家,若有一日她駕鶴歸西,有樊伉在,至少能再保呂家三十年。 至于三十年以后,那個時候她尸體都腐爛了,哪里還管得了那么多! 若說此生她還有什么愿望,那就是死后能投生到神仙的世界吧! 樊伉覺得這樣也好。 朝中有諸公在,劉盈生性仁善,并非好大喜功之輩,這幾年又扶持了不少年輕的臣子,漸漸地有了自己的班底,雛鷹的翅膀漸漸地長成了。 孝惠二十年,七十高齡的呂雉在長樂宮中薨逝。 這對于平均壽命不超過五十的大漢人來說,絕對稱得上是長壽了。 樊伉從汶山趕回京城奔喪,送別了這位史上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傳奇女性之后,又回到了汶山,繼續養馬。 再過了十幾年,他又先后送走了呂媭和樊噲,自覺在這個世界已沒什么牽掛,便抽空進了一趟宮,將這些年的養馬心得還有馬場全交給了惠帝。 惠帝訝然:“伉兒這是為何?” “陛下,馬場如今已初成規模,陛下只需派遣可靠的人去打理便可?!?/br> 說實話這個時候惠帝確實對樊伉的馬場十分覬覦,雖然樊伉說過他百年之后所有的東西都會交給自己,但自家人知自家事。 皇帝這個位置看著至高無上,真正做了皇帝才知道有多不易。 他既要安撫那些位高權重的諸侯王,又要在不觸動那些老臣的利益基礎上,扶持年輕的臣子,還要防范匈奴與南越國的侵擾,為了維持這幾十年短暫的哪怕只是虛假的和平,殫精竭慮,夜不能寐,憂思過重,身體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最近處理政事稍微久一點,便覺有些力不從心。 反觀樊伉在汶山數十年,雖是黑了瘦了,可是身子骨反倒養得更好了,整個人精神煥發。 這一比較,他和樊伉到底誰能活得長還真不一定。 當然,他相信樊伉肯定沒有異心,可有些東西再相信別人,也不如拿在自己手里安心。 比如馬場。 這個時候樊伉主動把馬場交還給他,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安了他的心。 樊伉會如此,怕是也猜到了他的心思吧。 “臣弟是個沒什么大出息的人,這些年仗著陛下的寵信任性妄為,好在沒有辜負陛下的厚愛,如今臣弟年歲也大了,陛下就允了臣弟提前養老,做個混吃等死的紈褲子弟吧?!?/br> 惠帝本就有心,聽了這話,還能再說什么,索性順水推舟允了。 從未央宮出來,樊伉便見到已是中年的無名兩手抱胸靠著一匹四蹄生火的栗色馬閉目養神,也不知等了多久。 他快步走了過去,還未出聲,無名便睜開眼睛,冷漠的眼睛里閃過一抹暖意。 “跟你表兄談妥了?” “嗯?!狈拷?,說,“我把馬場交出去了,往后我什么都不干就陪著你,你想去哪我就去哪?!?/br> 無名兄陪伴了他大半輩子,剩下的半輩子換他來陪伴無名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