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又過了一會兒,眾人就去了齋堂用晚膳。不知是不是姝音的錯覺,她總覺得咳嗽的人好似越來越多了。她抬起眼快速環視了一周,目光最后定格在了于昭身邊。 文老夫人放下筷子,捂住嘴猛地咳嗽起來。于昭趕緊給她倒了杯溫水,文老夫人伸手接過,無奈道:“今日大概累著了,老毛病又犯了?!?/br> 于昭乖巧接話:“孫女都記著的,隨身帶著榮養堂的止咳丸,飯后就拿給祖母?!?/br> 周圍的人又立馬開始夸起她孝順,吏部侍郎家的老夫人甚至跟她求起藥來:“昭姐兒,老婆子我也有些咳嗽,不知你帶的藥可否勻我一點嗎?” 她這一開口,其他有需求的也紛紛表示想要勻藥。 于昭嫣然一笑,爽快答應下來:“晚輩過會兒就派人給大家送過去?!?/br> 眾人對她又是一番贊不絕口。 姝音默默收回視線,心里那種怪異的不安越來越大…… 夜半,早已熟睡的姝音卻被周圍傳來的陣陣響動吵醒了。 “怎么了?”她有些迷迷糊糊地發問。 徐珍娘比她醒的早一些,聽著屋外的動靜,也是一臉疑惑,“不知道,聽著像是出了什么事?!?/br> 阿滿揉了揉眼睛,從榻上一骨碌爬起來,“我出去打聽一下!” 沒一會兒,她就回來了,沉著嗓子道:“我問了守在院門口的小師父,說是隔壁院子突然有好多人都發起了高熱,上吐下瀉,病得不輕,寺里的醫婆正在給她們診治?!?/br> 姝音瞬間就清醒了過來,她所擔心的不會真的發生了吧? 第141章 果決 姝音沒了睡意,干脆起身穿好了衣服,準備親自出去看看情況。 徐珍娘的眼皮跳了跳,有些擔心,“寶兒,這么晚了,你就別到處亂跑了!有什么事咱等天亮了再去打聽!” 姝音不能把自己急切的原因說出來,只能笑著寬慰道:“娘,別擔心!我不出院子,就在門口觀望一下?!?/br> 本朝的文官清流和武將勛貴向來沒什么來往,各家的官眷自然也不住在一處。文官家的住在居士林東邊的菩提院,姝音她們則住在西邊的般若院,中間隔著一個不大不小的園子。 姝音當然不會在明知那邊可能出現疫病的情況下出院子,只她也不能放任不管,能了解多一點情況總是好的。 守在般若院門口的小師父大概十一二歲的樣子,明顯也有些被嚇著了,卻還是強裝鎮定地安撫道:“娘子無需擔心,眾檀越大概只是食了什么不潔的東西,有些腹瀉,明慧師叔已經寫了方子,婆子們正在煎藥,相信眾檀越服下后就會無礙了?!?/br> 姝音對這個說法有些懷疑,追問:“只有腹瀉的病癥嗎?” 小和尚遲疑了一下,并不敢說謊,如實道:“有的施主還起了高熱,身上也起了疹子,不過這些都是吃壞了東西會出現的癥狀?!?/br> 姝音點點頭,望向不遠處燈火通明的菩提院,目光里帶著深深的擔憂。 院門口已經聚集了很多寺內的僧人,因為男女有別,他們是不能進入院內的,去到里面的只有平時在寺內做雜役略懂點岐黃之術的婆子。 也不知她們診斷的對不對? 返回客舍后,姝音沒有再睡下,只是合衣躺在那里琢磨著病癥的事。天剛蒙蒙亮,她就起了身,準備再出去問問情況。 如果只是普通的腹瀉,吃過藥后應該就能好轉。 菩提院鬧了一宿,般若院的眾人也沒有睡好,姝音和徐珍娘剛踏出房門,就碰到了不少人。 忠義伯夫人打著哈欠和她們打招呼,抱怨道:“也不知那邊鬧騰個啥,吵死了!” 徐珍娘如實道:“聽說很多人都病了,上吐下瀉的?!?/br> 眾人一聽都有些在意,紛紛跟著姝音一道去了院門口打聽情況。 守院門的小和尚知道的也不多:“具體的我也不清楚。只是剛剛菩提苑匆匆忙忙跑出來好多人,說是要帶自家姑娘和夫人回上京醫治?!?/br> 姝音暗道不好,急聲問:“她們走了多久了?” 小和尚摸摸腦袋:“不到半盞茶的功夫。師兄們為她們準備了肩輿,馬車也在山門那里候著了?!?/br> 姝音的心怦怦跳了起來,她不知道自己的直覺準不準,只知道這病要是真的會傳染,就不能讓這些人回上京! “阿娘!你快去把這情況稟給公主殿下知道?!?/br> 而她,得去阻止這些人下山。 好在正如小和尚所說,那群人抬著肩輿,走得不快,姝音小跑著就把他們追上了,放聲喊道:“等一等!你們不能回京!” 姝音擋到她們前面,并不敢靠得太近,提議道:“你們如今還病著,不好在馬車里顛簸的,不如讓人快馬加鞭回去請大夫吧?” “不勞娘子cao心!我家主人自有主張!” 姝音認出說話的人正是吏部尚書府上的婢女。 阿滿早就看她們家不順眼了,重重哼道:“各家都是來為元貞圣皇后誦經祈福的,按規矩,你們提前離開總要跟大長公主殿下請示吧?” 坐在肩輿上的于昭煩躁極了!她本打算悄悄離開,事后再以病急為由跟公主殿下賠罪,沒想到卻被嚷嚷的大家都知道了。 要不是實在沒有辦法,她也不想這么失禮!可她如今全身都起了可怕的紅疹,若不及時醫治,留下了疤痕要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