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看著袁天辰說的頭頭是道,其實管理一家農場,或者一家公司,都是大同小異,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這才是最安全的,就像家庭理財一樣,他可以告訴別人,自己有多少錢,但是絕不會告訴別人,他的銀行密碼是多少。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袁天辰學習到了很多知識,又豐富了他的思想理論,回到家里,對于小型智能栽種機器人,他還沒有想好怎么設計。 所以他選擇看電視,讓自己放松一下,等心里有想法了再開始。 袁亦松的家里都是男人,都不喜歡看哭哭啼啼的肥皂劇,喜歡看一些帶勁兒的節目。 比方說聽一聽搖滾樂,看一看實時新聞,在沒有這些節目看的時候,看一些軍事題材的節目,或者體育節目。 電視上正在播放一個軍事題材的節目,一輛新型坦克正威武的,行駛在山地上,雖然大陸上各種動力能源發展壯觀,但是坦克依舊是地面戰場上,最具權威的武器,打擊力度高,機動性也很強,想去哪里打就去哪里打。 當袁天辰看見,這輛坦克十分囂張的爬上了山坡,又通過了沼澤地,腦子里瞬間就有了靈感。 栽種機器人,下盤需要在水里cao作,只需要電力帶動就行,或者有其他的帶動原料,如果用原油,非常浪費資源,而且現在原油價格越來越貴了,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電力cao作。 怎么樣讓栽種機器人,順利的在水里進行cao作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做一個相對高一點的行動裝置。 就像坦克那樣,在輪子上加上履帶,把發動機和各種線路裝置,全都裝在上面,只要不挨著水就行,至于上面的機器如何防水,可以在表面涂上高效率防水材料。 既然有了靈感,理論在于實踐,立刻去樓下拿了工具下來,尺子畫板和鉛筆,在動筆之前,袁天辰還要請教袁亦松幾個問題。 “舅舅,稻田里的水有多深???” “通常水田里的水,深度在一尺左右?!?/br> 袁天辰又問:“那么,水田里的泥土,和田坎的高度比例呢?” “田坎通常比水位高半尺?!?/br> 也就是說,水田里的泥土,距離田坎的高度,大約是一尺半。 “那么,耕地與插秧的時間,相隔又是多少呢?” “只要氣候合適,隨時都可以,當然,必須水田里有足夠的水分?!?/br> 這時,袁天辰又有一個全新的想法,他問:“我是不是可以認為?一塊水田已經耕好了,隨時都可以栽種,只要里面有足夠的水就行?!?/br> “你可以這樣認為?!痹嗨煽隙ǖ幕卮?。 然后袁天辰站起來,信心滿滿的對袁亦松說:“我知道該怎么辦了?!?/br> 在他的印象中,不論是犁地還是栽種,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如果能用機器取代,那么就能大量節省人力,讓這些人力去從事其他的工作,正好彌補因為人口數量下降,而人力不足的問題,一舉多得。 回到房間里,畫了一個機器人的上半身,方方正正的,標上尺寸,然后把兩只手臂的前端,設計成兩個鉗子,可以用來抓取東西。 機器人的下盤,裝上和坦克一樣的,輕型輪子和履帶,然后又在兩條履帶的中間,加上一個類似于犁頭的東西。 這樣cao作,只要田里有足夠的水分,犁地和栽種就可以同時完成,大大的節省了時間和人力,絕對的提升效率,而且cao作者只需要一個人。 初步的設計圖畫好了,袁天辰看了一會之后,覺得又有些不不對,這個栽種機器人,有兩個cao作臂,栽種時是雙向型的,后面的犁頭只有一個,而且這個機器人,只能在水田里使用,如果是山坡的旱地上,就不方便了,因為山坡的土地是硬的。 于是他又重新畫了兩份設計圖,前面一份,是把之前的那一個稍作改進,兩條履帶之間有兩個犁頭,履帶正好控制間距,第一道運行,水田的地就犁好了,然后第二道運行,就可以用于栽種,水田里的栽種機器人,就已經設計好了。 還有山地栽種機器人,把輕型履帶換成重型履帶,cao作時間,也最好是在下過雨以后,就是和平原上的機器一樣,只是把輪子換了一下,如果是種樹的話,還是得用一點人力,但是也比完全靠人力cao作要簡單多了。 終于把他理想中的機器設計好了,下一步,就是把這幾張設計圖發給另兩個設計者,讓他設計內部核心圖。 看一看時間,已經很晚了,還是等到明天早上,再給他們發過去吧,對于那些人的保密性,袁天辰還是很有把握的。 當然,在發送之前,還得先給袁亦松看一下。 由于現在袁天辰心里很興奮,對農業科技越來越感興趣了,就想立刻找人分享,拿著剛畫好的設計圖,來到了樓下,主臥室的門口。 抬手正打算敲門,卻聽見里面傳來奇怪的聲音,一種令人十分臉紅的聲音。 他們兩口子,從認識到結婚,一直到現在,快二十年了,感情一直好的沒話說,趁著孩子們都不在家,他也躲到樓上去,兩口子正好有機會了。 袁天辰只好把抬起的手又放下,灰熘熘的回到樓上,他的舅舅袁亦松,五十多歲的人了,居然還這么熱情…… 把畫好的設計圖放在一邊,他得讓自己冷靜一下,他現在滿腦子都是,那個家伙痞痞的樣子,跟他胡說八道的那些話,然后他發現自己,好像又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