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一覺睡醒多了個鬼王老公、沒想到我竟被龍拆吃入腹、天緣令之天青傳說
允祉是皇帝的兄長,壓根就沒有理由給皇帝的小老婆穿孝。 作為兄長,理論他只需給庶母,給弟弟穿孝,甚至給弟弟的嫡妻服喪都在合理范圍,可如今卻憋屈而荒唐的給弟弟的妾室穿孝,簡直荒謬絕倫。 而雍正爺還申斥禮部倦怠皇貴妃喪儀,血洗了禮部,又因禮部侍郎是廉親王允禩舉薦的,雍正爺竟追究其舉薦不當之罪。 朝野嘩然,皇帝因嬪妃下葬事宜,而先后降罪幾個親王,古往今來絕無僅有。 可還有更出格之事,甚至讓百官覺得萬歲爺是不是患了失心瘋。 皇貴妃年氏的謚號,竟然是敦肅。 古往今來,敦字在謚號之中極為尊貴與特殊,只會用于帝王的謚號,歌頌帝王生前的仁德。 年貴妃是歷朝歷代以來,頭一個謚號帶有“敦”字的嬪妃,榮寵之隆可見一斑。 而肅字更是讓人匪夷所思,繼而有人想到了詩經有云:雍肅和鳴,雍雍在宮,肅肅在廟。 可自古只有嫡妻才能琴瑟和鳴,年氏只是妃妾,哪里有資格與萬歲爺和鳴! 可反對的聲浪,在萬歲爺一日斬殺七名勸諫御史之后,便再無人敢吭聲。 奔喪的榮憲恐懼的發現小年糕死后,胤禛這把天下間最為鋒利的殺戮之劍,徹底失去劍鞘束縛,愈發鐵血無情,暴戾恣睢,讓文武百官都膽戰心驚。 蘇培盛對著敦肅皇貴妃的棺槨默默垂淚,萬歲爺遵照小年糕的遺言,并未側立她為皇后,旁的遺言一句都不依,甚至下旨要與小年糕同棺而葬。 敦肅皇貴妃薨逝不到一年,權傾朝野的年羹堯,在滿朝文武的抨擊和彈劾下,猛然發現一個致命的真相。 原來長姐才是支撐年氏一族的唯一命脈,包括皇姐所出的皇子,都是子憑母貴,而非母憑子貴,虧他還愚蠢的想要讓小妹代替長姐的位置。 如今長姐薨逝,萬歲爺再無任何理由姑息他和年氏一族。 內外官員彈劾年羹堯的奏章,如雪花般呈入養心殿。 紫禁城內,貴妃年若蓁冒著滂沱大雨,心力交瘁的跪在養心殿前,苦苦哀求萬歲爺能放過年家。 此時蘇培盛施施然撐傘,來到了年貴妃面前,皮笑rou不笑的說道:“娘娘,萬歲爺有旨,貴妃年氏后宮干政,牝雞司晨,著廢為庶人,刪除一切史冊記錄,賜白綾?!?/br> 不!萬歲爺,臣妾再也不敢替母族求情了,求您饒了臣妾吧,嗚嗚嗚....” 年若蓁聽到這一噩耗,簡直如晴天霹靂,此刻她才愕然發現,萬歲爺從未喜歡過她半分。 這些年來,她以萬歲爺的喜好為喜好,她會撫琴,會舞劍,她一個女子將字跡練得如他般鐵劃銀鉤,她擅長所有他喜歡的事物。 可他甚至厭惡的連碰都不愿意碰她一回,到如今她臨死都還是處子之身,他甚至還狠心的將她存在的痕跡,從史書上徹底抹去。 她終于悔了,悔不當初!于是趔趔趄趄的起身要去求情。 “萬歲爺!求您看在長姐的份上,饒恕臣妾一命吧,求您了!” “年氏,你該去陰曹地府給皇貴妃娘娘懺悔。若無年家,她也不會與我們天人永隔?!?/br> 蘇培盛只笑著取來白綾,惡狠狠的親自動刑,將年氏的脖子親自勒斷之后,仍是不解氣的將年氏的尸首隨意裹在了破草席里,丟到了年家大門口。 敦肅皇貴妃年氏薨逝之后,短短幾個月內,萬歲爺就雷霆萬鈞的開始毫不留情的清算年家。 年羹堯被革去全部官爵,貶為閑散章京,負責看守杭州東門慶春門。 可年羹堯面對姐夫雍正帝的薄情寡義,卻氣的故意穿著黃馬褂看城門。 依照規矩,若穿著御賜黃馬褂,路過的文官必須下轎、武官必須下馬,以視對御賜之物的尊崇。 年羹堯此舉,鬧的來往官員紛紛繞道,從山門或清泰門進城。 這日,年羹堯正穿著御賜黃馬褂,懶散的斜靠在城墻上打盹,忽而一輛青頂馬車停在了他身側。 他正要讓對方滾開,別擋著他曬太陽,忽而馬車簾子掀開半邊,露出一張意想不到的臉龐。 “三日之后,一具穿著黃馬褂的尸首,將會被一漁民發現,年羹堯將死在西湖內?!?/br> “長姐!對不起!”年羹堯曲膝跪在了馬車前,悔不當初。 “你我姐弟緣分已盡,我擔不起你一句長姐,今后你這一脈,就改姓生吧?!?/br> “好!愚弟余生定日日為長姐和姐夫祝禱,日日懺悔自己的狂悖逆行?!?/br> “可..長姐,您不能背棄年氏一族。姐夫若知道您還活著,年氏一族定能重新崛起?!?/br> 年若薇忽而覺得自己的弟弟徹底無可救藥了。 她苦笑的搖頭道:“逆臣之姐,有何顏面去見他,你們所有人都知道我是他的軟肋,都在利用我來欺負他!如今我不再是他的弱點了,你們誰都別想利用我!除非我死,否則誰都不能欺負他!” 是的,她知道四爺因為她弟弟年羹堯和年家子弟的囂張氣焰,受了不少委屈。 好幾回他一個人躲在養心殿內喝悶酒,酒后失態怒罵年羹堯狂悖,酒醒之后卻依舊對年氏子弟寬厚大度。 她都知道,知道四爺如此憋屈,都是為了她。 年若薇痛苦的扶額,她終是以自己的死,給四爺鏟除年家遞了屠刀,是她親自將年家推向了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