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一覺睡醒多了個鬼王老公、沒想到我竟被龍拆吃入腹、天緣令之天青傳說
而滿人最多只當個奴婢和侍衛,就覺得委屈和低賤了。 可那又如何,自古成王敗寇,如今是異族統治大好河山,他只要盡心盡力的當個好奴才,享受榮華富貴即可。 這天下總歸是滿人的天下,所有人都是滿人的奴才,管那么多的國仇家恨和種族大義做甚? 年若薇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忽地想起來歷史上順治爺和康熙爺都曾經親自祭祀明陵。 可她在眼下的大清,卻從未聽說過清朝皇帝祭祀明陵一事。 她忽然想到了化解滿漢宿仇的妙法。 年若薇本想將這個辦法告訴四爺,可四爺壓根就瞧不起漢人,又如何會以帝王之尊,去祭拜明朝的帝王? 如今她必須當清廷的表率,徹底扭轉滿漢之間不和調和的矛盾。 年若薇當即決定立即前往江寧府的明十三陵。 她決定冒險以大清皇妃的身份,拜謁明朝帝陵,以示朝廷對滿漢一家政策執行的誠意和決心。 可..她若去拜謁明朝皇帝的陵墓,將徹底葬送四爺對她的恩寵。 是夜,年若薇獨自一人躺在床榻上輾轉反側,最終還是決定為了大義和四爺的千秋賢明,冒險前往十三陵。 她相信四爺最終能明白,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四爺能成為一代明君,為后世歌功頌德,萬人敬仰。 而非一提到雍正,就想起他殘害手足,嗑丹藥自掘墳墓而亡。 ...... 雍正二年五月初六,江寧城內萬人空巷,明十三陵前萬人攢動。 當今萬歲爺最寵愛的貴妃年氏,正于明十三陵前脫簪請罪,赤足拜謁。 此時胤禔正帶著福晉映月在江寧城內游玩,因著那些恩怨,他被四弟降為了郡王,但卻娶到了摯愛之人為嫡福晉。 為了娶漢女為嫡福晉,胤禔沒少被宗親指責,如今四弟最愛的女人正脫簪拜謁明陵,四弟該氣瘋了吧,胤禔開心的險些手舞足蹈。 四弟的女人今日素面朝天脫簪請罪,身著白衣甚至赤足叩拜前朝帝王陵墓,把四弟和大清的面子和里子,親手丟了個干凈。 “哈哈,四弟也有今天??!他們不是暗地里奚落本王娶了漢女為嫡福晉,今兒本王倒要看看四弟該多無地自容?!?/br> “你得意個什么勁兒!我是漢女又怎么了?爺還不是離不開我!” 映月說著,就拔腿沖到了小年糕身后,跟著她一道拜謁明陵。 小年糕為了大清皇帝江山穩固,還真是下了血本。 古往今來后妃只有犯下過錯,才會摘去簪珥珠飾,散開頭發,換上白衣素服,下跪脫簪請罪。 而如今小年糕不但素服脫簪,甚至還赤了足,漢人女子重視雙足不能隨意裸露,露足是一種侮辱性懲罰,更是最為崇高的請罪方式,相當于“負荊請罪”。 小年糕今日若成事,將讓滿漢徹底一家親。 映月既是漢女,又出自年氏一族,自然要替小年糕造勢。 直郡王胤禔如今是全大清家喻戶曉徹頭徹尾的妻奴,管他什么體統規矩,映月做什么,他無條件護著就成。 于是直郡王胤禔也樂呵呵的跟在映月身側,一叩三拜的拜謁明朝帝陵。 年若薇正虔誠叩拜著明朝帝陵,忽而身后傳來陣陣急促的腳步聲。 她轉頭竟然看見大阿哥弘暉和五阿哥弘晝,六阿哥弘曕穿著皇子蟒袍,跟在了她的身后,陪著她一道三拜九叩前明帝陵。 “額娘,您太著急了,昨晚汗阿瑪已下旨讓禮部準備拜謁明朝帝王陵的事宜,欽天監將拜謁十三陵的吉時,定在了后日午時,您怎么一聲不吭就獨自前來了?” “怪額娘太心急了...” 年若薇聽到四爺決定拜謁十三陵,就知道他已徹底放下了對漢人的成見,承認滿人當年在江南犯下的屠殺是錯的。 四爺真誠的放低了姿態,準備用拜謁漢人建立的明朝帝王陵,鄭重安撫漢人,她頓時感動的淚流滿面。 人群中的江南仕林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大明朝是闖王李自成滅的,滿人為了大明報仇雪恨打敗了李自成,又不是大清推翻大明,古往今來王朝更替是常事,大清只是順應天命,何錯之有?” “呵呵,你祖上沒有揚州和嘉定的親戚吧,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都死光了,你聽過十日不封刀嗎?知道是何意嗎?意思就是滿人當年拿著屠刀,屠盡一切揚州城內的活物?!?/br> “我說句公道話成不?明成祖的靖難之役,死的人也不少?!?/br> “就是就是,大清朝到如今都沒有昏君。明朝的昏君可多了,明朝嘉靖皇帝崇信道教,迷信方士,專注煉丹修仙,差點因壬寅宮變死在宮女手里?!?/br> “還有那明光宗,更是荒唐的服下取材處子初潮經血的紅丸暴斃而亡,簡直荒唐至極?!?/br> “對對對,聽說前朝的萬歷皇帝在位四十八年,其中竟然有二十八年不曾上朝?!?/br> “你可別忘了大明還有了大名鼎鼎木匠天啟帝,他重用閹黨,制造了多少起冤獄啊,我祖上就是死于當年的乙丑昭獄?!?/br> “那大明最后一位君主崇禎帝,更是因猜忌多疑的性情,讓無數忠臣良將成為刀下亡魂,這才讓闖王李自成攻破紫禁城,自縊于景山!” “大清還替大明報仇了,又不是大清推翻的明朝,明明就是闖王李自成害了大明朝?!?/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