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耿氏撇了撇嘴,繼續道:“只是爺對三阿哥很是不滿,據說原本爺準備在三阿哥大婚后就讓三阿哥去禮部歷練呢。出了這樣的事,爺都沒再提起?!?/br> 四爺的打算,要不是四爺刻意放出風聲,沒人會知道。 連耿氏都知道了,看來四爺是打定主意要給三阿哥一個教訓了。 可在年淳雅看來,一時間卻看不明白四爺此舉究竟是保護三阿哥,還是想給三阿哥一個教訓。 要知道禮部尚書可正是董鄂氏的阿瑪席爾達。 第106章 董鄂氏出面保下鐘氏的胎,就算是董鄂氏的娘家有所不滿,也不會去打自己親閨女的臉。 鐘氏感激涕零的給董鄂氏磕了頭,老老實實的窩在自己的廂房里養胎,基本無事不會出去。 弘時感念自己福晉賢德,和董鄂氏的感情倒是好了不少,大婚好幾月,就連董鄂氏身子不便的時候,也沒說要再選個侍妾伺候。 這般體貼溫柔,漸漸彌補了董鄂氏心中的不滿和郁氣。 轉眼已是康熙五十九年二月,康熙冊封新胡畢勒罕為六世*□□*喇*嘛,結束了五世*□□*喇*嘛之后的西藏宗教領袖不定的局面。 西藏的安穩,背后少不了年羹堯的功勞,或者說句自傲的話,年羹堯當居首功。 康熙在朝堂大肆夸贊年羹堯,四爺當時依舊冷著臉,好似跟他無關,可回了自己府上,關起門來,眼里唇角的笑意就沒下去過。 喜悅在心里憋的難受,實在想找人分享,年淳雅就是那個最好的分享對象。 四爺抱著福宜,一勺一勺的喂福宜吃雞絲米粥,話里話外都是與有榮焉:“亮工乃是少有的文武雙才?!?/br> 進士出身,棄筆從戎,哪一項拎出來,這個小舅子都讓他賺足了面子。 他前些年還在發愁兵權,結果青海西藏動亂,便宜了老十四,叫他成了撫遠大將軍。 好在年羹堯大才,入了皇上的眼,也在青海西藏戰事中大顯身手,到目前為止,他還是不遜色老十四的。 年淳雅對此不覺得奇怪,畢竟年羹堯可是歷史名人,就是下場不大好。 一想到下場不好,年淳雅就有些憂慮。 四爺敏銳的注意到年淳雅的擔憂,他又給眼巴巴盯著碗的福宜喂了一勺粥,關切道:“怎么了?” 年淳雅自然不會實話實說,只是試探的問:“二哥此番大出風頭,會不會不好?” 四爺訝然的輕挑眉梢,沒想到年淳雅思慮的這般深遠。 他安慰道:“雅兒放心,你二哥是有功之人,不懼這點風頭?!?/br> 話雖如此,可年淳雅知道,此時四爺會這般說,只是因為年羹堯的功勛于四爺有利。 功高震主這四個字,不知染了多少鮮血。 年淳雅左思右想,還是覺得無論如何,得提前跟四爺打個預防針。 垂著的眼簾再抬起時,年淳雅嗔笑的埋汰年羹堯:“爺可是不知,二哥這個人,一向沒有大哥穩重,雖說是有才了點,但也極易恃才傲物,如今立了大功,心里指不定如何得意呢?!?/br> 說話間,四爺已經喂完了一碗粥,拿過一旁奴才遞來的濕帕子給福宜擦了把臉,才把福宜放在地上:“去玩兒吧?!?/br> 福宜邁起小短腿就往年淳雅給他布置的兒童玩具房跑。 沒了孩子,四爺拍了拍身邊空下的位置,示意年淳雅坐過來:“你呀,還是想太多了,如何行事,亮工心中自有分寸,爺信他?!?/br> 說是這么說,但四爺究竟有沒有把年淳雅的話聽進去,那就只有四爺自己知道了。 年淳雅也是點到即止,有些事非一時之功。 二月十五,年淳雅帶著福宜去給烏拉那拉氏請安。 府里的孩子一旦大了,就算沒人教,也會有自己的小心思,即便是看起來貪玩的弘晝,也不是一點心思都沒有。 所以烏拉那拉氏見了他們,只是面子上過得去,沒用幾分真心。 只有在看到年紀尚小的福宜,和福宜說話的時候,臉上的笑才會真切幾分。 年淳雅請過安,就見福宜穿著厚厚的衣裳,小小的人兒笨拙的跪在墊子上磕了個頭:“嫡額娘安?!?/br> 說是磕頭請安,可那小短腿壓根兒跪不下去,是整個人都趴在墊子上的。 但烏拉那拉氏并不介意,聽著福宜奶呼呼的聲音,親自起身把福宜從地上抱起來放在膝頭,臉上是福宜熟悉的慈愛的笑:“福宜餓不餓,嫡額娘這兒有福宜愛吃的點心?!?/br> 福宜先是看了年淳雅一眼,見年淳雅沖他笑,才扭頭回答烏拉那拉氏的話:“好~謝謝嫡額娘?!?/br> 烏拉那拉氏見年淳雅不阻止,臉上笑容越發真切,親自給福宜拿了塊兒蒸糕,就這么抱著福宜,也不說把福宜放下來:“年meimei把福宜照顧的極好,胖乎乎的,極招人喜歡?!?/br> 宋氏捧場道:“可不是么,咱們六阿哥禮貌又有孝心,年側福晉以后可是有福了呢?!?/br> 年淳雅莞爾:“有沒有福的,我是不敢想,只盼著福宜能平安長大就好?!?/br> “是了,孩子健康平安,比什么都好?!?/br> 烏拉那拉氏很是認同這話。 宋氏卻不知想到哪里去了,目光往正在喝茶的李氏身上看了眼,“說起來,鐘氏的胎也有五個月了吧,府醫可有診出男女?” 青絲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