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但若是不愿意給李氏臉面,那也挑不出不是來,誰讓烏拉那拉氏是正室,是嫡母呢。 穿好衣服,梳妝時,年淳雅叮囑金風:“把今日要給新婦的禮再仔細檢查一遍?!?/br> “是?!?/br> . 年淳雅剛到正院坐下,四爺和李氏隨后而至。 李氏穿著一身銀紅色芍藥旗裝,旗頭上是整套的寶石頭面,打扮的耀眼又奪目。 反觀烏拉那拉氏,只是穿了一身端莊穩重的寶石藍衣裳,與一旁四爺身上的靛藍色格外配對。 年淳雅發覺李氏在注意到這一點時,表情略有些不悅。 但她到底沒陰陽怪氣的說什么。 四爺在主位上坐下,習慣性的先環視一圈后,他溫和的問:“怎么不把福宜帶來?” 新婦進門第一日,除了要給長輩敬茶,還要給丈夫的兄弟見禮。 年淳雅是知道這規矩的,但...... 她笑了笑,解釋道:“昨兒府上熱鬧,福宜睡的有些晚,今早怎么叫也不肯醒,索性就不帶他來了?!?/br> 四爺聞言,唇角微彎:“也好,免得叫醒了他,又要鬧脾氣了?!?/br> 福宜不鬧脾氣的時候是個小天使,可一鬧起脾氣來,那性子可倔得很,難哄極了。 年淳雅時常跟四爺吐槽,說福宜的脾氣是像了他。畢竟在她的記憶里,她小時候可是乖巧聽話的。 四爺對年淳雅的指控,每次都是笑著岔過了話題,從不反駁。 快到辰時,弘時和董鄂氏攜手而來。 瞧著董鄂氏一臉嬌羞的錯了半步,跟在弘時身后的模樣,就知這新婚夜過的是和諧又美滿。 因四爺還有公務,就沒耽擱時間,直接開始敬茶。 董鄂氏給四爺和烏拉那拉氏敬過茶后,得了幾句教導和禮物,董鄂氏又奉上自己親手做的針線,大婚的儀式到此才算徹底結束。 接下來就是給李氏這位生母敬茶。 董鄂氏如給四爺和烏拉那拉氏敬茶那般,先捧著茶盞跪下,再把茶盞舉過頭頂,半低著頭道:“請額娘喝茶?!?/br> 李氏激動的眼角都泛紅了,她接過媳婦茶喝了一口,叫蟬衣遞了禮物,是一對同心佩。 且不說價值如何,只說寓意是極好的,董鄂氏這一聲謝也顯得格外真誠:“兒媳謝額娘賞?!?/br> 李氏唇瓣微顫,只是看著弘時一個勁兒的點頭。 她這輩子生了四個孩子,三個都沒了,就只剩下這一個獨苗苗,如今終于成了婚,李氏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 年淳雅和李氏地位相當,敬茶自然也少不了她的份兒。 只不過年淳雅既非嫡母,又非生母,喝了茶給了禮便罷了,一點兒也沒擺款兒。 禮是一對金步搖,不論是價值還是寓意,比起烏拉那拉氏和李氏的,都要略遜一籌。 董鄂氏接過的時候,由于角度問題,年淳雅很清楚的從她的眼中看到了微弱的...嫌棄? 只這一個眼神,就讓年淳雅對董鄂氏的第一印象跌到了谷底。 她臉上的笑淡了許多,側過頭去拿桌上的點心,沒再看董鄂氏一眼。 董鄂氏察覺到年淳雅的情緒,無措的看了眼弘時,把金步搖交給身后的丫鬟,當做什么事都沒發生。 弘時神經大條,并未發覺有什么不對勁,但坐在上首的四爺和烏拉那拉氏,卻是看的清楚。 但他們沒看到董鄂氏的嫌棄,只看到了年淳雅淡下的笑意和冷漠。 四爺幾不可察的皺了下眉,而后以公務繁忙為由離開。 府上的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董鄂氏的敬茶認親禮,足足花了半個時辰才結束。 . 弘時大婚,弘歷弘晝跟著沾了弘時的光,放了三日假。 從正院出來,弘晝就拽著耿氏,吵著要去雅園找福宜玩耍。 于是耿氏就與年淳雅一道兒去了雅園。 走在路上,耿氏還在說著對董鄂氏的印象:“瞧著長的不錯,只看三阿哥的眼神極少從董鄂氏身上移開就知道,三阿哥對董鄂氏是滿意的?!?/br> “為人處事也算尚可,就是年紀還輕,有些事考慮的沒那么周到?!?/br> 耿氏這樣說,也是因為她方才看了眼董鄂氏給弘晝做的針線,上面兩種針腳,最少的那種針腳和最多的那種針腳技術相差過大。 可見董鄂氏在這上面沒用多少心思,甚至可以稱得上不在意,不然怎么也不會出現這種紕漏。 不過耿氏不是個斤斤計較的人,否則剛剛當著大家的面兒就說出來了,何至于到了人后和年淳雅嘀咕兩句。 雖然年淳雅不滿董鄂氏,但她也不會同耿氏說起,只是附和著耿氏的話:“日后李側福晉多教教也就是了?!?/br> “李側福晉教?”耿氏連連擺手:“別到時候沒給教好,反倒是學了李側福晉年輕時的脾氣?!?/br> 也就是這幾年李氏年歲漸長,再加上沒了寵愛,李氏的脾氣才收斂不少。 收斂脾氣的李氏帶著兒子媳婦回到蘅蕪館,一家人關起門來可算是能好好說說話了。 李氏拉著董鄂氏的手道:“府里的人,你剛剛在正院也都見過了,只是你才進門,府內的情形都不清楚,額娘就再交代你幾句?!?/br> 董鄂氏做足了謙卑溫順的姿態:“額娘您吩咐?!?/br> 李氏滿意的點頭,把她和烏拉那拉氏的恩怨撿著重點說了:“總之咱們這一房與福晉只面子上過得去也就罷了,不必費心討好?!?/br> 青絲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