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如果只是昌平大長公主坐鎮番禺,君長們也不必慌到這個地步。然而現在不僅是有昌平大長公主的親兵駐在番禺的王宮,更是加了衛青的援軍,長沙國與閩中郡的駐軍,總計超過十一萬人。 這個數字擱在漢初的南征不算碾壓優勢,但是桂林的秦軍不動,趙佗的子孫就只能靠自己的親兵,以及墻頭的南越君長。 “閣下還是聽我一勸句?!惫鹆滞醯氖拐咔瞥鰧Ψ降膽B度已有松懈,于是對其趁熱打鐵:“很多事情瞧著沒有三斤重,可是上了鐵稱一打,一千斤都平不了賬?!?/br> “……” “您也是做一部之長的,何不能與大漢的皇帝感同身受?!?/br> 一旁的青年不耐煩道:“一個越人,一個漢人,怎么做到感同身受?!?/br> 年老的君長終于聽懂使者的言下之意,忍不住為愚蠢的族人拍出腦里的清澈積水:“你猜大漢有沒有和你一樣的民族主義者?” 對方的表情微微一愣,細思極恐到手臂的寒毛微微豎起。 大漢的體量遠超南越。如果南越有一不想并入大漢的民族主義者,那么在大漢的地盤上也有不想溫和吞并南越地的極端主義者。 “現在是有陛下壓著,所以還沒爆發沖突?!惫鹆滞醯氖拐咭彩呛掼F不成鋼道:“你猜除了思想層面,民間是否有在針對南越之人?” “關中可以定下論調,但關中無法盯著每個歧視越人的大漢子民?!?/br> 以前是有勛貴想搞以夷制夷的平衡之策,覺得越人吃苦耐勞,而且不似大漢的子民有法保證人身權力。 起初他們確實靠著越人獲得商業乃至政治的成功,但是隨著漢地的越人瘋狂增長,開始抱團并形成可怕的政治勢力,這群勛貴便展示了什么叫笑容從臉上消失。 底層的越人想當小吏,高層的越人可不會對百石之吏產生興趣。 他們想要封侯拜相,位列徹侯。 這不是挖勛貴的根嗎? 簡直是倒反天罡。 一時間,以夷制夷的西漢勛貴與聽到移民想建一個法蘭西斯坦的高盧老爺產生共鳴——壞了,這是沖我來的。 更糟糕的是寒門的驕子從中看到了上位之機,借此拉攏底層的漢吏并架空不知民間疾苦的貴族老爺。 勛貴可以不管黔首,但是不能不管干活的基層漢吏。 這群漢吏猶如歐美的中產階級,向上很難,但是打回黔首的原形非常簡單,所以他們比誰都怕越人沖擊自身地位。 即使老爺放寬越人的為吏數量,也不可能改變大漢的官吏現狀。 原因無他,體量在那兒,宗族在那兒,尋常的越吏去了也會受到排擠,或是莫名易溶于水。 對此,劉瑞也是頭疼不已——因為在國家的上升期,利益的分配永遠都是引爆矛盾的導火索。 首先是民族,其次是地域。 縱觀各國的興亡史,要么是靠“拖”字撐到民族融合,要么是靠戰爭消耗不忿人口。 當然,你要是對黔首不好,就得考慮黔首日后槍轉哪頭。 歸根結底,還是只能拖延時間。 “您知道的,除了這次平定叛亂,大漢已經好幾年都沒打仗了?!?/br> “……“ “將軍的孩子不止一個,次子三子別說繼承將軍之位,甚至不能繼承父母的眾多田產,所以他們迫切需要軍功獲得家族支持,成為不會階級掉落的關中勛貴?!?/br> “……” “這群人是不會站到咱這邊的。他們只會鼓動戰爭,依靠簡單的刀劍處理深層矛盾?!?/br> “那些文客不會放著這事不管?!蹦贻p的君長總算有了危機意識:“他們可是奉行先賢的大愛政策?!?/br> “所以他們生前都沒得到重任?!?/br> “……“ “過了千年也沒有改變因功封侯,相必徹侯的大漢鐵律?!?/br> 至于敢向鐵律豎起反對之旗,高后的呂家就是下場。 ………… …… 桂林王的使者是有縱橫家的三分影子,居然說動南越的君長出了十個繼承人去押送囚犯。 原以為有五個就能向上交差的昌平大長公主十分意外,忍不住向女史打聽桂林王的使者名字:“是個人才,不知能否為孤所用?!?/br> 不過想著桂林王也沒帶幾人退位養老,她便不求對方愿意為她效力,只用幫她看住那群腦子犯抽的君長便好。 “算算日子,河套之戰已經過了五年之久?!?/br> “不是五年,是七年?!?/br> 義縱想靠軍功封侯,所以對此非常敏感:“陛下與軍臣定的五年不犯早就過了?!?/br> 末了,他還補充道:“匈奴的單于身體不錯,居然可以撐到現在?!?/br> 而在軍臣已經感到生命的火苗即將熄滅的危機時刻,河套郡那兒遞了寫有“馬上飛遞”的加急書信。 “軍臣想與朕定盟約,順帶結個兒女親家?!?/br> 第552章 以前是漢朝提兩國聯姻,現在是匈奴提兩國聯姻。 軍臣也知劉瑞不會嫁女過去。說句難聽的話,于單還在劉瑞手里,后者若對單于的世系有點興趣,動了cao控匈奴傳承的滅族之心,何必放著于單不用,指望一個深入虎xue的貴族女子?所以軍臣說是要與劉瑞結親,實際是用嫁女的借口花錢消災。 別忘了,中原的皇位交替之時,匈奴沒少南下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