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發布會上的考古學家也明白網民最關心甚,于是挑著要事報道:“和男性宗室般,昌平大長公主的耳室里也葬著車馬與漢代炮筒,并且在衣物庫里發現女式鎧甲與女式蓑衣??紤]到南越在漢高武帝的統治中期充當著向海南與新長安運輸物資的重任,所以在公主的墓里發現這些也十分正常?!?/br> 專家身上的大屏幕上放出出土的陶制船俑與青銅船件。那可不是普通的漁舟樣式,而是更為精美宏大的戰船樣式。 “不同于河南河北與山東的漢王侯墓會隨葬大量的漢刀漢戟,昌平大長公主的墓里發現了大量弓弩與明顯長于一般尺寸的鉤拒,應該是在漢軍南下時所研制的水戰武器?!?/br> “而且從我們拼湊的書簡可知,昌平大長公主多次向關中匯報東南亞的海運情況,并且對攔路的海盜進行有效打擊?!?/br> 末了,專家似乎想到什么,咳嗽聲后不自然道:“考慮到航海的技術差距與規模差距,那些海盜被毒舌的昌平大長公主形容成菜得摳腳,不足以用對手相稱的低端玩家,壓根不用火炮轟炸,只需伸著鉤拒在那兒輕輕一挑,就能將其全部掀翻。 屏幕上放出還未清理塵土的公主竹簡,以及簡體的清晰版與專家翻譯的白話版。 看直播的網民被千年前的公主逗得哈哈大笑。 某些處于新長安的網民見了,不由得在最下的方框飛速打到:【昌平大長公主替漢高武帝暫管過新長安?】 看到彈幕的專家回道:“是,也不全是?!?/br> “據我們整理的書簡所知,昌平大長公主與長安的通信里有兩千件是新長安的開發問題。眾所周知,新長安的礦產十分豐富,為世界之最。漢朝正因新長安的礦產而在技術與地緣爭霸上搶占先機,所以為了保新長安的礦產能穩定運到關中之地,南越在昌平大長公主與其后繼者的治理下接連在東南亞建立港口,向次運輸了宗室在內的大量移民。 【等等,大漢的宗室也有移民南亞?】 想起網上的“祖地就是流放地”、“自古就是兵家不爭之地”的諸多調侃,有人在直播間里加粗加□□:【不會是廣州和海南被昌平大長公主建設得太舒服了,所以把犯人往新長安扔吧!】 這合理嗎? 【很合理??!】 有位社會研究系的學生在后面回道:【做囚犯的難道還想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新長安算不錯的啦!除了要與袋鼠齜牙就沒別的?!?/br> 第526章 番外(四十三) “關于新長安的發展歷史,想必大家都有涉獵?!逼叫袝r空里的中國沒有近代的百年屈辱史,離五胡亂華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所以在初中的歷史課本上有新長安的歷史介紹,史學謂之“高武南洋”。 至于隨后的新洛陽,則是在高中的文科選修里略有提及,然后就是語文課上提到洛陽的文化運動。 “即使沒有讀過歷史的人,也能明白新長安的戰略源于它的豐富礦業。古代的礦石開采比現代危險百倍,更是需要人力代替機械生產,所以在大漢發現新長安后,除了想靠外放升遷的中下五官與底層小吏,基本就是采礦的隸臣?!?/br> 專家說罷也是調出萬國大學的新長安分校對新長安漢代群墓的尸骨情況所做出的研究報告:“據昌平大長公主的王陵與漢高武帝、漢仁女帝,以及葬于藩屬國的新長安王的陵寢所出土的文獻來看,自新長安被發現至昌平大長公主去世,關中遷去新長安的奴隸有三萬之巨,其中兩萬葬于漢代的鐵礦附近,剩下的一萬因表現良好而被送了回去。 【虧大了!】 【是??!虧大了?!?/br> 【回去的那些要是知道新長安的人均gdp排全國第五,其中的君都更是常年爭奪市級前三,一定會后悔自己干嘛回去。而不是讓子孫留下享享清福?!?/br> 【海南的要羨慕哭了。一樣的物價,新長安的人均gdp比咱們高出了二十幾名?!?/br> 【海南的能不能別說話!你們這群開工三月吃一年的要是有臉在這兒哭窮,那我們這群開工十三月吃一年的要怎么活?去做山頂洞人嗎?】 【你們這群還有四季的就別賣慘了??纯次业膇p——阿拉斯加。我他爹的上哪兒哭去?眼淚一流就成冰條,還要上醫院去除眼里的冰渣?!?/br> 【你都去阿拉斯加了,還要跟我們這群窮鬼比慘?!?/br> 【朋友,你見過極晝與極夜嗎?你見過的十二度的酷夏嗎?你見過方圓一里就一處人煙,體會過開半小時的高速才抵達一處巴掌大的小鎮嗎?不,你什么都沒見過。你們這群溫帶與亞熱帶氣候養出的巨嬰只會羨慕這里的隱士生活,過來看個極光后在朋友圈里寫上“阿拉斯加,我夢想中的歸隱之地”?!?/br> 【就是。一問羨慕阿拉斯加的清凈生活,二問就是不想放棄六月的短袖?!?/br> 【不要緊,沈陽以北的青壯年都有福了,高中畢業就有人詢問考公是否愿意選調阿拉斯加,大學是否愿意前往阿拉斯加?!?/br> 【現在不僅是沈陽以北的人,西藏那兒也有人在做遠赴美洲的思想工作?!?/br> 【沈陽以北的有這等待遇我可以理解,但西藏又是什么情況?】 【可能是挨著名為喜馬拉雅山的大空調,所以比較抗寒抗凍?!?/br> 【……】 ………… “而在經過六年的dna研究與遺骨的傷害研究,文獻對比后,新長安的鐵礦遺跡旁所出土的群墓被確定是在此處定居的隸臣群墓。里面的人種非常復雜,從南亞土著到丁零人都包含其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是隸臣是南方漢族和中原漢族,北方漢族的比例最少,僅有兩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