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而且還是高祖齊王的規格。 齊王劉肥,人生里的最大缺點是沒個好媽,但也占了長子的福分,于高祖時得分七郡。 高祖再寵劉如意也沒有分得七郡之地,而是和淮南王般分了三郡。 就這,高祖的戚夫人又哭又鬧也無濟于事。 劉瑞若按劉肥的就蕃規格為六月送行,那么光是護送的士兵就達千人,算上為公主開路的騎兵,服侍公主的婢女與教育公主的女史、為公主奏樂的伎人優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奴婢,那就得帶一萬多人。 一萬多人。 這是要把漢宮的人才庫搬走一半。 “臣知道您初為人父,必是對大漢的第一位皇女愛如珍寶,可這藩王的排場不是小數字?!?/br> “確實不是小數字,但也沒有耗子龐大到讓諸位難辦?!眲⑷鹬浪麄兊降追磳κ裁?,所以配合對方裝傻:“百廢待興時都安排諸王一一就蕃,沒道理在大漢的上升期比高祖在時還要窘迫?!?/br> 劉瑞敲著一旁的扶手,沖著朝臣似笑非笑道:“朕很相信諸位的能力,也很相信沒人敢對朕的內帑動手動腳?!?/br> “自朕創立科舉以來,關中不僅多了人才,更是多了等待機會的預備吏?!?/br> “他們在這兒一直熬著,靠著不足五十石的俸祿過活也不是辦法,所以朕想借此送走關中的預備吏,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第506章 劉瑞知道說服他們的最佳方式永遠都是攪亂他們的基本盤,逼得他們向下妥協而非向上硬剛。 關中的預備吏少說也有上千余人。 上千個讀書人在近代乃至明清的北京就能鬧出很大問題,更別提在人口稀少,識字率較低的西漢。 這時的儒生法士都善君子六藝,即使是無欲無求的黃老家都能斗兩下。 更糟糕的是西漢還未完全禁止漢人,尤其是漢人里的士子配刃。 預備吏在地位上高于學生,而且擁有配刃的權力。 現在是國際貿易與河套地的開發,遼東郡及鮮卑舊地的防御工程需要大量的官吏補上,所以這些預備吏經常會去長安市令那兒接受來自北方各地的勞務派遣,不至于被每月五十石的保底俸祿活活愁死。 可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科舉不會因此停止,河套地和鮮卑舊地的工程也會結束,更不需要上千官吏前去就任。 所以劉瑞祭出需要妥善安排的預備吏時,上一秒還積極反對的朝臣下一秒就不說話了,因為他們非常清楚劉瑞是在通知而非提議。 一旦他們繼續反對,劉瑞就會將此事告知關中的預備吏。 即使科舉相對公平,但是晉升還是要看個人背景。 能做預備吏的多半都是富農和小吏之子,帶入現代的社會背景就是北漂、滬漂、港漂或是跑去臺灣的小康家庭。 這些人的忠誠是最好贏得的,但也容易迅速下降,成為推翻王朝乃至勛貴美夢的可怕存在。 “另外,朕想有個合適的名頭開辟閬中?!眲⑷鹨姵家呀洰a生動搖,于是在動搖的柴堆上添了把火:“朕的野心絕不止于征服南越,征服匈奴。朕還想像幾百年前的大秦般將西南諸國列入版圖?!?/br> 云貴川渝,沿海的后勤庫,工業的材料來源地。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他們提供的不僅是人口,還有讓中國邁入世界強國的各種材料。 劉瑞還未穿越前就知道湖北的神農架之所以限制開發,就是因為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植物都在這里找到。 這是個奇跡般的,罕見的自然基因庫。 同理,云貴川的地貌保護也是出于習慣性的長久考量,讓人想到戰略游戲里的中國玩家無論男女,都不會把基地的資源完全耗盡,而是在達到最低的保護值并養出可以向外擴張的軍隊后開始去挖別國資源。 “朕想從西南諸國找到更多草料?!背税盐墓俚幕颈P攪得昏天黑地,劉瑞也把武官的利益綁在公主就蕃上:“即使拿回了河套地,國內也沒太多適合養馬的草場?!?/br> “……” “北方的草場除了養馬養羊,還要用于騎兵的訓練?!?/br> 劉瑞從桌上拿出前往西域的漢人學者所寫下的報告,里面著重提到了以樓蘭為主的西域國家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自然浩劫,即草場的沙漠化。 結合現代的沙塵暴與歷史上的樓蘭消亡,劉瑞不能坐視馬政將北方的草場吃成沙漠,否則最后只會輪到北方的牧民、農民為其買單,成為帝國的可悲基墊。 “西南多草,總會找到適合作料的植物?!?/br> “朕若突然加大巴蜀的駐軍規模、官吏數量,西南的諸位君長……怕是連睡覺都要睜只眼睛放哨?!?/br> 這句調侃讓室內的氛圍輕松起來。 如此,閬中長公主的就蕃一事已經定下,一道急令也從關中駛向遼東邊境。 “擇十二名擅長養馬的鮮卑人隨閬中長公主去巴蜀就蕃?”遼東郡守把關中的急令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才確定自己沒有眼花:“巴蜀能養馬嗎?” 他在身邊翻了一圈才找到一個巴蜀出身的官吏:“你們那兒有大草原?” 對方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著郡守:“您是說巴蜀平原?” “對對,巴蜀平原?” “那里是當年的秦國開墾出的糧食供給地。陛下要想拿出巴蜀的平原給騎兵養馬,就得把農人的老田一一扒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