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表面上是為了照顧他們的情緒而特意從越地雇人伺候起居,實際上是漢皇有意令其消亡?!?/br> 為了增加父母的憂慮感,安歸亞還特別提醒道:“我在長安看到的越人王室就有二三十人,其中不乏已經成婚的少男少女,可是他們沒幾個有孩子?!?/br> “亦或是說……” “孩子生下來就死了?!?/br> 安歸亞的父親開始明白兒子為何如此評價關中的皇帝,因為這種陰著狠的人是最麻煩的:“東甌和閩中的越人有多少?” “十萬以上?!?/br> “難怪漢皇要費此周折?!卑矚w亞的父親拿杯子的手開始顫抖。 東甌和閩中因人多而得到漢人的統戰認可,那樓蘭有啥? 此時的漢朝雖然缺人,但是往西域派個一兩萬人還是沒問題的,更別提從對外貿易與匈奴的賠償金,新得的草場那兒吃得滿嘴流油的朝廷有足夠的錢去利誘漢軍、漢民前往西域之地。 移民東甌閩中時除了答應落戶分田、科舉加分,隸臣赦免,便是那一人兩金發揮了令眾人心醉的神奇魔力。 好巧不巧的是安歸亞在離開前就知曉了給樓蘭漢軍的現金補貼。 怎么說呢! 他很擔心不出一年,樓蘭便是漢人為主的西域國家。 當然,這還只是比較溫和的說法。若是劉瑞對樓蘭搞對越人王室的那套,絕對能在三代內把樓蘭“換血”。 所以…… “安歸亞說得沒錯,國主若以對待匈奴的方式對待漢人,肯定會被啃得連骨頭渣都不剩?!?/br> 但問題來了,漢軍進入進入西域是板上釘釘的事。軍臣本想挑撥右賢王與漢朝的關系,但是被羅姑比當成錢包的西域國里并不包括被軍臣送給漢人的那些,并且跟軍臣一樣,羅姑比也意圖挑撥漢朝與王庭的關系,所以在兩方較勁與折蘭部被調回王庭后,祁連山南的問題便只剩下那群小月氏和羌人。 至于和折蘭部一起駐守祁連山的盧侯部和若侯部,以及卡在王庭與右賢王部間的休屠王……這種歷史蓋章的墻頭草有重視的必要嗎?完全沒有。所以樓蘭唯一能指望的便是南羌百部給漢人去西域的路上加點強度,以便給樓蘭增加談判籌碼。 但…… “指望羌人還不如指望大月氏能重回西域?!卑矚w亞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西域不過三十六國就能吵得昏天黑地,南羌那個百部之地能齊心對抗漢人?更別提漢皇打算一邊修路,一面趕路,順勢建些軍事堡壘?!?/br> 用現代的話講“見過土匪打劫商隊,但沒見過土匪瘋得打劫軍隊”。 “況且南羌內部也是一堆爛事?!卑矚w亞說罷還嘆了口氣:“漢人與安息通商后西域就因過路費的事兒在莎車吵了四次以上?!?/br> 南羌可沒西域的體面,加上漢皇不僅開通了絲綢之路,還在蜀國常事接觸巽伽王朝。 北邊不亮,南邊亮。 反正掐斷絲綢之路后經濟下行只有收過路費的西域人與羌人,以及做中間商的安息帝國。 “身毒?漢皇除了跟安息接觸,還與身毒有來往?”安歸亞的父親微微一愣:“他與身毒的哪國有往來?” “不知道,但總歸與甘蔗有關?!?/br> 在歐洲發現美洲大陸前,印度與中國是供糖的主力軍,而東南亞的土著對甘蔗的唯一認知就是很甜,而不是像前兩國般搞出口與制糖。 “漢地不是有甘蔗嗎?不然你從漢地帶回的白糖是哪兒來的?!卑矚w亞的父親笑道:“他不會是擔心身毒擠占了他在西域乃至安息的白糖市場吧!” “恰恰相反?!卑矚w亞用難以置信的語氣說道:“他準備勸說印度-希臘解除對安息的糖類限制?!?/br> 第422章 如果沒有之前的鋪墊,安歸亞的父親一定以為劉瑞是個腦子抽風的人。糖在古代雖不像是鐵器那樣的限制品,但在石油橫空出世,西方找到美洲大陸前,這可是橫跨東西的硬通貨——沒有之一。 歷史上的晉商是靠鹽信進行跨境交易,但是鹽信僅在晉商的活動范圍內有用,要是出了這一區域,比如去江南或巴蜀搞鹽信,估計人家會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著你,然后詢問教你地理的傻叉是誰。 因此在別地不缺鹽,安息有海線的基礎上,唯一能做外幣錨點的便是糖——這個在十八世紀仍被歐洲認為奢侈品的硬通貨,同時也是明清時的出口大宗。 而就像是阿拉伯世界為控制油價而搞了個歐佩克,劉瑞想控制糖價,建起一套公元前的外匯體系和信用體系,就必須與大陸上的另一產糖地——印度的巽伽王朝達成協議。 有道是世界難度有四等,輕度、中度、重度、印度。 對于這個大英未來的供血包,劉瑞的態度是可以合作,但不想在印度生根。 為啥? 因為三哥過于神奇,即便國內缺乏了解印度歷史的專業通道,但只要去挖挖印度的近代表現就會發現與三哥保持一定距離絕對是個英明選擇。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在危機四伏的非洲與歐洲作戰三年還全身而退。劉瑞在讀近代史時每每看到描述印軍光吃軍餉不干活,把意軍氣得暴跳如雷的場景便感嘆三哥的“強大”是有歷史傳承的。 當然,網上的戲謔與營銷號的有意為之讓印度顯得非常喜感,卡要是去唐寧街與白宮逛逛,順帶看看三哥是如何對待莫臥兒后裔的,便不會對喜劇人的三哥報以輕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