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是小弟薄昭?!痹挼酱颂?,薄姬已有不妙之感,而劉邦接下來的話更是證明了這點:“張敖已老,魯元跟他也確實委屈。朕會說服張敖與魯元和離 ,與你二位牽個親家?!?/br> 呂雉失手打翻了酒樽,但還是在頭腦風暴下冷靜道:“陛下做那出錢賠禮的人就行,孤與魯元……都沒意見?!?/br> 劉邦點了點頭,壓根不管薄姬的意思,直至散宴都沒去看忐忑不安的劉盈。 第337章 軍臣若要打擊漢室,走匈奴左部將代國與燕地盡數拿下是最有效的。 熟悉戰國史的人都很清楚一個趙國、一個燕國,不是被中原國家欺負,就是想著如何抵抗北方戎狄。而對漢史,唐史略有研究的人一定不會對這兩地名感到陌生——雁門、漁陽。 河套之地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形成一道天然防線。河套一收,入侵中原大地的路便只剩下祁連山與門戶大敞的渤海一帶。 軍臣雖有報復之心,但也未因丟了河套而喪失理智,所以在理智回歸后首先想的是找右賢王商談。 白羊、婁煩一滅,僅以祁連山下的盧侯部與若侯部是擋不住大月氏的,搞不好在主力返回王庭前,這兩部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一想到這兒,軍臣的腦子疼得快要四分五裂。 河套一丟,于屠日禪那不經事的小子肯定會把折蘭部的主力調回王庭。不過從現實利益的角度來看,于屠日禪的做法也沒啥問題。畢竟相較于外部的刀子,無論是軍臣還是羅姑比,亦或是還沒翻臉的于單兄弟,都很清楚來自內部的刀子才是最可怕的。 國內有事必安外,國外有事必安內。 軍臣能懂的道理,羅姑比這個過了六十的老匈奴自然懂。他很清楚軍臣打代國,一定會把仆從國與匈奴右部盡數“綁上”??伤宄逇w恨,無論是他還是軍臣都不可能分裂冒頓的匈奴帝國,所以在攻打大漢時,最前方的還是來自殘部與仆從國的炮灰,其次才是不太聽話的右賢王部與左谷蠡王部。 “鬧歸鬧,但rou得爛在自家鍋里?!?/br> 老上的話至今縈繞在軍臣耳邊,使他在對羅姑比的判斷上出了差錯。 估計冒頓分封諸子時都沒料到羅姑比一脈能繁衍到就差一個自治的名分。老上在時就已意識到匈奴右部的分裂傾向,所以借大月氏的存在削弱弟弟,結果卻讓羅姑比打出威名,同時把西域控制在匈奴右部的勢力范圍里。 沒辦法,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的老上扶持自己的義弟獵驕靡與右賢王部打擂臺,然后往河套與右賢王部的牧場瘋狂摻沙——白羊部、婁煩部、休屠部、折蘭部。 軍臣光是列出他與老上安插在匈奴右部的小王,就能體會到羅姑比的窒息——說是把右賢王的部落包成餃子也不為過。 當然,軍臣往那里插人除了限制右賢王部的發展,還有監視大漢意思。 冒頓生前無數次地強調大漢不會徹底放棄河套之地,所以要往河套遷人??墒侵钡矫邦D去世,大漢都忙著內斗,反倒是龍城多了劉氏翁主。久而久之,別說是軍臣,就連河套的白羊部與婁煩部都放松了警戒,然后被韓頹當打了個措手不及。 戰報傳到關中的那刻,劉瑞震驚地反復問道:“成了?” “成了?!?/br> “沒有支援?” “有是有,但……”侍中汲仁(汲黯的弟弟)的臉色非常古怪,聲音也隨即變得漂浮起來:“他們來了又走了?!?/br> 劉瑞:“……你沒膽子在這種事上戲耍朕?!彼孕倥怯忻??來了又走,這是把他當猴耍??! 明明是值得慶幸的事,但劉瑞總有種被羞辱的感覺。 就好像是…… 像是你為參加競賽報了上萬的補習班,但卻進了1 2的低端局,差點把收益干成負數…… 艸! 想想他的前期投入,想想他為應對匈奴的報復而做出的一系列準備,劉瑞的心便抽抽地疼。 說來也是諷刺。明明是普通人為開疆拓土付出代價,可這份功績的最大受益者還是坐著廟堂上的皇帝,以及有家將保護的大帥。 大帥也就罷了,畢竟人士真真正正地走一遭,可皇帝又是什么鬼? 得了功名又得錢,而且連根毫毛都沒破。 這公平嗎? 這不公平。 所以劉瑞不會去碰河套之地的戰利品,更不會把此地的稅收用于享受。 “陛下?”汲仁見劉瑞的表情不太對勁,很有顏色地抬手回道:“臣請告退?!?/br> “去吧!”劉瑞還得整理一下煩躁的心緒,以及想想匈奴部隊為何只在賀蘭山的長城外匆匆“路過”,而不是打回已被韓頹當控制的河套。 “去請少府令與墨家巨子?!蹦孟潞犹字皇强嚯y的第一,更困難的是把河套實控的在手,以及如何遷人過去。 “不好辦哪!”一想到白羊部與婁煩部還有上萬壯年人口,劉瑞的腦子就嗡嗡地疼。 和東甌閩越一樣,這群人肯定是要徹底打散,而劉瑞的難題就在此處——熟悉降雨量說的歷史愛好者都很清楚游牧與農耕的界限幾乎與長城重合,不僅從物理上限制兩個文明的交流,更是讓農民與牧民的轉職過程變得非常痛苦。 一方土養一方人。 東甌閩越之所以能快速融入還是因為南方以農耕為主,漁獵為輔,加上趙佗推行“秦化”,所以在版本相似的情況下只要做個升級打補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