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當然,這話說得難聽點就是人類永遠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白羊部的活動范圍靠近云中上郡,同婁煩部與折蘭部挨的很近,所以要時刻防止兩部支援正在受襲的白羊部。 出乎韓頹當意料的是,他們在白羊部的牧場一直呆到迷路李廣姍姍來遲也沒見到最麻煩的折蘭部。 不同于常被提起的白羊部與折蘭部,婁煩部在匈奴右部的存在感僅比最后降漢的活寶二人組(渾邪王和休屠王)略高一籌,屬于那種要實力有忠誠,要技術有忠誠的奇葩存在。 后世對于婁煩部的最大印象是他們的祖先曾教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其次便是衛青收復河套地時,順帶扇了它一巴掌。 彼時因為氣候與經濟因素,陰山附近的婁煩部漸漸遷移倒賀蘭山下,而原本處于西套平原的折蘭部則被調去焉支山替看家的于屠日禪鎮住宵小之輩。 “有一說一,我還挺怕匈奴王庭派人來救白羊部?!表n頹當未回歸漢朝時曾是左賢王部的國相。但和食物鏈低端的盧他之一樣,他這國相的含金量甚至不如劉瑞封給東甌王族的東海侯。 漢朝對東甌閩越的王族實行閹割版的養豬政策。一方面用優越的生活條件腐蝕他,養廢他;而另一方又以“尊重”為名,讓兩大王族的男丁除了劉氏宗女外,只許娶兩地的望族女性為妻。 在古人看來,劉瑞的所作所為已經超出了“通情達理”的范圍,幾乎是背后閃著圣光的仁慈之祖。 可是接受過現代教育的都很明白這份“仁慈”其實就是溫和版的絕嗣計劃,和漢高祖對六國余孽的做法如出一轍。 這于這里會有多少夭折的孩子,無法生育的王族男女…… 那都不在劉瑞的考慮范圍內。 同時也是西漢土著所不能看透的基因秘密。 韓頹當做匈奴國相時不說過得生不如死,但也讓他至今記得左賢王部的大缺大德。 對于匈奴右部,韓頹當了解不多,唯二的印象就是王庭的馬仔一直插在匈奴右部的大沙漠里,以及它與匈奴王庭,匈奴左部是出了名的“兄友弟恭”、“相親相愛”。 沒辦法,匈奴人雖早已廢幼子守灶的規矩,可坐上王位的通常長了八個心眼,不可能在歲月的摧殘下對年富力強的“太子”沒有一絲絲的防備,肯定會推出幼子與長子正面硬剛。 即便沒有這層關系,兩部敵視也好過兄弟聯手去坑父親。 更好過讓廢物掌握撐犁孤涂的最高權力。 聽了這話,跟著大匠姍姍來遲的樓蘭使者露出一個詭異的笑容:“您放心,右賢王部是不會對白羊部伸出援手的?!?/br> 聽聞漢軍要打匈奴,樓蘭使者安歸亞在激動之余也顧不得與劉瑞寒暄,將出使的重任交給兒子便跟上前往河套地的大匠部隊。 和漢武帝一樣,劉瑞拿下河套地后的第一反應是修復秦時的蒙恬長城,因此在決定出征后就將筑城的材料遷往北地郡與上郡,在其加工成半成品后運往河套。 如此一來,修復長城的時間可以節省三分之一。 白羊部的西域奴隸在被漢軍俘獲后多是一副麻木不仁的表情,只有在眼前路過白羊部的走狗時才會迸發一絲絲的生命力。 安歸亞的到來無疑解決了韓頹當的管理難題,同時也讓修復長城的大匠部隊多了不少經驗豐富的西域工匠。 樓蘭的的國境內包括被后世評為“四大禁區”之首羅布泊。 河套地雖不像樓蘭環境惡劣,但是有經驗不同的樓蘭工匠在一旁指點,大匠所帶領的筑城部隊能少走彎路。 “老上當政時曾派右賢王襲擊大月氏。彼時的右賢王還很年輕,對西域的氣候毫無了解,所以被大霾(沙塵暴)卷得差一點就全軍覆滅?!卑矚w亞在白羊部的地盤上看著燃起的細小火苗,用幽幽的語氣繼續說道:“您也知道,老上對這個弟弟不算友善,但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右賢王的主力部隊隕落于此,所以派最近的婁煩部與白羊部出手相助?!?/br> “為何不是最近的折蘭、若盧與渾邪王去營救?” “折蘭部是王庭的刀子,在老上繼位時與右賢王發生過諸多的不快。至于距離西域的若盧渾邪,則是忙于自家內亂而無暇理會右賢王的窘境?!卑矚w亞知漢人對匈奴王庭的前塵舊恨了解甚少,所以在答疑解惑時很有耐心:“匈奴對攣鞮氏的繼承權是冒頓定的,可冒頓自己就弒父上位,能給兒子樹立一樣什么樣的榜樣?” 那肯定是匈奴大舞臺,有夢你就來。 羅姑比的西域血統讓他難以得到貴人議會的承認,可就另一方面而言,這也是他覬覦王位的最大優勢——因為在不斷掠奪西域財富的同時,匈奴人也強迫西域的諸位小王迎娶他們的居次(公主)為妻。 這群依靠匈奴母親而登上儲位的混血王子并不大受父親與族人認可,隨時都有暴斃身亡的風險。 羅姑比能理解這種不被認可的痛苦,所以在他垂垂老矣的胸腔里依然有個建立橫跨匈奴西域的大帝國夢。 “……”不知為何,聽完對方的講述后,韓頹當覺得大漢與西域在匈奴被滅后肯定會分道揚鑣。 參考劉瑞的百越政策,若是有日大漢拿下西域之地,估計也難逃迎娶劉氏公主,立劉氏外孫登上王位的固定節目。 原時空里的不知名受害者發來賀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