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這么一想,那些個勛貴之后一個塞一個的破防。 md,同是給人打工的,怎么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咋就這么大捏。 當然,那些哀嘆劉氏刻薄的人不會去想呂嘉的幸福是建立在趙佗對南越土著的綏靖政策下。 趙佗他想效仿天子,分封諸子嗎? 廢話,他當然想啦! 而且還是非常非常的想。 可問題是分封諸子的土地上哪兒去征? 找漢人要? 找君長要? 趙佗在這兒打了十年都沒能征服南越之人,最后只能與之談判,保留貴族的部分權益才被越人推舉為王,保持一種古怪而微妙的和諧。 呂嘉作為南越本土的貴族在趙佗這兒是沐浴王化的封建大臣,可一旦出了番禺,他就是副南越君長的做派,和所有的南越君長般攥著不少南越奴隸,結果導致漢越通商后,南越的奴隸大量北逃,寧可在桂陽郡或長沙國受富商剝削,也不愿回南越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 關中的二代們也就幾個家學淵源,可以替上開疆拓土的有統戰價值。余者不過是礙眼的毛邊,遲早會被騰出手的皇帝修剪干凈。 “這位可是南越的李斯,而且還有個統領禁軍的弟弟?!眲⑷鹬啦酱箝L公主對南越的了解也就圖一樂,真要她去說些什么,估計能被活活憋死:“其子皆尚公主,其女皆嫁王子?!?/br> “若非趙佗要拉攏甌雒的安陽王,估計這呂嘉就是南越太子的丈人?!辈贿^想想呂家與趙家的綁定程度,以及呂嘉熬死趙興(趙佗重孫)德豐功偉績,當上南越的大國丈也只是時間問題。 要是沒有大漢插手,估計呂家上限田氏,下限藤原。 昌平大長公主繼承南越的第二道難關便是以呂嘉為首的番禺勢力不會讓出自己的權力。 就像文帝入關后用代地的舊臣慢慢頂替關中勛貴,昌平大長公主要是順利繼位,那么大漢這兒肯定要派官吏入越。而和曾經的呂嘉便導向新君的南越貴族也會占據漢官剩下的崗位。 以呂嘉為首的番禺官員作為趙家的深度綁定者肯定是被昌平大長公主徹底清除的對象。 區別只在于昌平大長公主是手下留情地將其流放,還是從物理上將其毀滅。 “呂家??!”劉瑞不說,昌平大長公主都不知道南越的宮廷較之大漢也不差多少,甚至稱得上更加復雜:“合著我是拿了大父的劇本不夠,還拿了惠帝的劇本?!?/br> “所以才要做好準備,省得姑母成了甕中之鱉?!?/br> 對面的劉非聽了,突然冒出個極為愚蠢的問題:“那趙佗是不是腦子壞了?讓一‘李斯’當丞相不夠,居然還讓李斯的弟弟出任衛尉及郎中令(注:劉非不懂南越的官職體系,所以簡單粗暴地帶入大漢官職)?” 此話一出,劉瑞與昌平大長公主同時看向憨了吧唧的劉非,眼里寫著“這人怎么這么蠢吶!” 劉瑞:“……”他這兄長恍若闖進邊牧聚會的哈士奇,真真兒是抽風似的智商上線。 “怎、怎么?我說的不對嗎?”劉非被二人的眼神看的頭皮發麻,摸摸自己的后腦勺道:“趙佗下放那么多權力,難道不怕寒浞代夏……啊不!是呂嘉代趙,登基為王嗎?” 這都一人之下了,為何不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回答劉非的不是欲言又止的昌平大長公主,而是下手的周翁主:“表兄,南越里有二十萬秦人后代呢!而且他們大多掌握著漢越交接的軍事重地與工業技術?!?/br> “呂嘉要是篡位稱帝了,這群秦人真能服他?” 一旁的翁主夫婿也適時補充道:“即便沒有二十萬秦人,南越境內的君長也不會輕易服他?!?/br> “為啥?”劉非的表情更困惑了:“比起秦人,他們不更應該支持南越人嗎?” “師夷長技以制夷?!眲⑷鹚闶敲靼紫鹊蹫楹伟褎⒎堑暮蜻x位推到劉發的后頭。 是的,你沒聽錯,先帝在時曾與劉瑞坦誠地聊過繼承順利。 彼時還沒子以母貴的說法。 甚至在先秦之時,曾有國將太子除外的所有公子歸為庶子,所以在薄情寡義的劉啟這兒,兒子們能繼承皇位的唯一要求就是能耐。 至于外家是否能干,阿母是否得寵,那都只是錦上添花的小事,算不得重要考量。 “如若無你,便是劉發繼承大統,然后才是劉非和栗姬的兒子?!?/br> “劉發?”劉瑞從未料到在阿父心里,這個由唐姬所出的低調兄長居然會是僅次于己的皇位繼承人。 不過看劉發在歷史上的評價,以及其有劉秀那樣不科學的后代。 只能說老子終歸是老子,看人的眼光就沒錯過。 “劉發不蠢,唐姬不壞。雖不能為千古圣君,但也能得文帝三分?!?/br> “至于劉非……他倒是個敢戰的皇帝,可有勇無謀。即便是有賢臣輔政,也只是個好戰的秦武王?!?/br> “至于你的好大兄與栗姬的其他兒子……” 劉啟臉上浮出一抹病態的嫣紅,諷刺味十足道:“連栗姬那種蠢貨都不敢反駁的庸子,豈能繼承大漢皇位?” “不過栗姬的兒子庸弱歸庸弱,但也是行事端正的人?!?/br> 剩下的那群歪瓜裂棗要么是胡亥第二,要么是成趙歇第二。 要是劉啟必須從中選個太子,他寧可扶梁王當上皇太弟——因為那起碼是正常人,不會帶著大漢一起徹底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