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劉瑞還是太子時就費盡周折地尋找韓信的兵書,最后開了三萬金的高價才從一隱姓埋名的呂家旁系那兒拿到此書,其代價是赦免茍且的呂氏子弟,允許他們隱名埋名地正常度日。 衛穆兒作為劉瑞的夫人,除了沒有皇后的名頭外,其權力與皇后一般無二,所以去盟府翻閱韓信的著作也是很合理的吧! 章武侯托外戚與長者的身份也曾看過韓信的大作,試圖學到可以傳給子孫后代的東西,然后…… 這都是什么呀? 為什么他完全看不懂??! 是的,你沒聽錯。 章武侯,一大器晚成的黃老學子,一在歷史上出任過九卿并留下“聰穎”之名的老狐貍在看完韓信的畢生心血后腦子里只有點點點。 當然,章武侯也不是完全沒收獲,因為韓信不僅寫了用兵之道,還在書里略微提到用人之道與對戰心理學。 這讓章武侯感到一絲來自學神的溫情,同時也更迷惑了。 所以你韓信為啥對敵人的心理分析得頭頭是道,但對上司就瘋狂踩雷,智商歸零。 偏科也不是這個偏法吧! 還是說你本來就有不臣之心? 想太多的章武侯甩甩腦子,決定把心思用到正道上。 瞧一眼不怎么合作,甚至已有擺爛之嫌的充數者們,章武侯便有了計量,招來侄子小聲道:“這一局,咱們這么做……” 與此同時,衛穆兒瞧著士氣高漲卻難掩疲的士兵,無奈道:“接下來可不好打??!” 和對面一樣,衛穆兒也非常清楚她們的士氣也沒法沒法彌補體力消耗過大的問題,而且她比對方更清楚敵人會在騎兵,而非是體力消耗最大的步兵身上下點功夫,所以按照章武侯的作風,第七場才是硬戰,同時也是攻守調換的關鍵時刻。 即進宮的衛穆兒方開始被迫防御,而防御的竇家開始被迫進攻。 是的,你沒聽錯,竇家會被迫進攻。 根據衛穆兒的觀察,竇家叔侄能隨意調動的也就只有自家出的二十人,剩下的老兵在前幾次的失利后已經開始質疑二者的指揮能力。 別看上層一遍遍,一年年地吼著要服從命令,但是人的本性就是逐利避害,保全自己。因此在古代,百分之五的傷亡就有軍心不穩的可能,百分之十五的傷亡就要面臨全滅崩潰。 竇家叔侄為了增加勝算而選邊境老兵恰恰是他們失敗的一大緣由。 邊境老兵們可太特么清楚成色不夠的將軍有多腦殘了。 更悲催的是,各朝各代的軍戶制與屯兵制,征兵制喜歡捆綁軍人家屬,所以在身后就是父母妻兒的加成下,他們會在以下犯上與一起赴死間選擇前者。這也是歷朝歷代的兵變與王朝沒落都是從邊境開始的主要原因。 只可惜竇家叔侄只見退下來的邊境老兵騎術精湛,武德充沛,卻不曉得人家也是當了幾年大頭兵,與匈奴人在前線拼過的狠人。 誰說當兵的沒有腦子? 沒腦子能在吹風吃沙的環境里活下來嗎? 別的不說,前三場就足以讓其看清竇家的真正成色,加上這是皇帝為捧對面舉辦的比試與輸了頂多挨頓罵,壓根不會遭到報復…… 所以在衛穆兒一方的體力消耗過大的情況下還能速通五六場就很值得玩味了。 “不出意外的話,對方這次會用非竇家的騎兵做幌子來引開咱們的騎兵,然后借竇家的騎兵沖散咱們的步兵陣型,就此來個圍剿?!币呀浭煜γ骘L格的衛穆兒成功演示了“我的預判在你之上”。 有一說一,雖然東西方已經研究出對騎兵特攻的武器、陣型,但也受限于軍隊的訓練度和武器質量而難以保證對戰的成功率。即便是在火器傳入西方后,騎兵也未正式告別歷史的舞臺,而是直到1985年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現代的騎兵多是儀仗隊性質與美洲的牛仔特色。 而要論起熱武器對騎兵的碾壓,當屬英軍在馬赫迪起義里用二十挺重機槍全滅五萬人的阿拉伯騎兵,以及在1860年里,英法聯軍以不到50人的傷亡全滅了大清的蒙古騎兵。 這也是劉瑞明知畢生都難以見到燧發槍的誕生,但也要繼續砸錢的主要原因。 “唉!如果能把墨者工坊里的東西拿出來溜溜就好了?!毙l穆兒想到那些在煉鋼技術得到提升前還不能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小可愛們,不免露出挫敗的表情:“嘖!墨家的動作也忒慢了,研究個大炮都要這么久,也不知我何時能提雙槍上陣?!?/br> 說罷,她還裝模做樣地摸摸臉道:“只怕那時我都成老太婆了?!?/br> 已經與衛穆兒混熟的士兵大著膽子吐槽道:“俺倒想看看匈奴人被老太太追殺的千古奇景?!?/br> 一時間,營地里爆笑如雷。 第277章 這邊因體力消耗而變得有些低迷的氛圍再次變得熱烈起來。 就這次的場地來看,衛穆兒的優勢不大,甚至稱得上十分糟糕。 《孫子兵法.行軍篇》寫了“四軍之利”,分別就處山,處水,處沼澤,處平原這四大環境分析了如何塑造己方優勢,以及對方如何借勢攻擊我方。 最好的己方條件是依山傍水,同時占據山川的制高點。 最爛的己方優勢是鹽堿沼澤地,要么快速行軍至其它地區,要么在誘敵深入前快速占據占據水槽樹林之利的靠山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