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但在風評急降的清中晚期便很難找到關于中國的正面評價,不然那句聞名世界,對華人而言與n單詞無異的“g g”又是怎么來的? 你聽音譯不覺得分外耳熟嗎? 好在這時,一切都還能避免。 感謝趙佗,感謝那群落地生根的秦軍對中原的大力宣傳,使得程不識不費吹灰之力就說服那些閩越貴族去關中享福。 倒不如說,程不識只開了個頭,那些急切拜托余善,逃離這個貧苦之地的閩越貴族就爭先恐后地報名要隨余善去關中請罪。 一時間,被閩越貴族唯恐避之不及的余善成了前去關中的特快車票。 從人見狗嫌到炙手可熱的余善認下輩分降級的委屈,所以對大漢天子的唯一的請求就是能不能留他一命。 畢竟他的閩越王位都還沒坐滿一年呢! 別說是百越,就是中原一帶還有比他更慘的國主嗎? 登基三天就被樂死的嬴柱表示有話要說:三年??!寡人做夢都不敢這么想。 程不識沒有直接回答余善的話,而是讓人將居股以內的閩越貴族請出去后低聲說道:“您既已作亂犯上,就不能受陛下的賜封,否則陛下沒法給會稽郡的黔首一個令其滿意的交代?!?/br> 余善的瞳孔微微放大,然后露出苦澀的笑容:“孤知道了,所以那位大漢的天子要以何種方式殺死孤?” “殺死?我何時說過陛下要殺死你?”程不識恰到好處地露出驚訝之情:“陛下若要殺你,何需大費周章地接你進京?” 末了,他還殺人誅心道:“你不會以為你的重要性比庶人劉濞還高吧!”區區三十萬國民,七萬士兵,是誰給你登月碰瓷的勇氣。 被小瞧的余善:“……”好氣??!但又沒法出言反駁。 “陛下讓您入京自然有陛下的用意?!背滩蛔R做出不敢揣測天子圣意的表情,但又貌似無疑地提醒道:“你一走,這閩越的受封者自然是被推出來主持大局的居股王?!?/br> 程不識做了十幾年衛尉,即便學不會彎彎繞地說話,但也足以應付這種特殊情況:“你弟弟可真受愛戴?!?/br> 一般來說,貴族喜歡的君王只有一種,那就是讓其做大的傀儡。 余善立刻懂得不能再懂道:“孤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必將提醒弟弟勿忘陛下之恩?!?/br> 對于這種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你說“皇帝不會殺他”那是在開啟他的死亡倒計時,但你要說“皇帝留他牽制閩越”,但余善立刻垂死病中驚坐起,兩眼一酸盡虎淚。 至于他在關中會有什么待遇…… 已經見識過皇帝手段的程不識不好直說,但也明白那絕不是個有志之士愿意接受的結局。 許錢是在程不識平定閩越,把閩越的貴族分批送進關中后才姍姍趕來的善后人員。 與之同來的還有今年科舉的落榜生,其中又以倒霉催的河南人,關東人,江淮人居多——因為這些文化大郡的參考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加上劉瑞對邊境學子的偏向政策,所以他們很難在科舉里殺出重圍,只能借關中對南部的調劑當上官吏。 有趣的是后世的高考地獄省與這時的文化大郡幾乎一比一重合。 也是因為天才過多,競爭太卷,所以才有潁川謀士與南陽謀士的崛起,以及后世幾乎壟斷地方官場的紹興師爺。 更有意思的是,劉皇叔的應許之地,比潁川南陽名氣稍弱的襄陽謀士也是出于后世的卷王大省——湖北。 真可謂是從祖宗輩起就開始狂卷的倒霉典范。 意識到這一點的劉瑞也在思考如何解決這幾省份的人才問題。 人是需要被看見,被承認的生物。 巴蜀之地對劉瑞的忠誠度高是因為他用井鹽徹底解決內陸人的吃鹽問題,并且還為巴蜀開拓致富之路。 而北邊,尤其是云中郡,代國,廣陽郡(原為燕國)對劉瑞的好感就更簡單了。因為劉瑞給錢,而且還借對外貿易讓北邊脫離了極度貧困,逐漸趕上三線地區的生活水平。這讓吃過戎狄之苦的邊境黔首終于覺得自己是親媽養的,而不是漢高祖順手拿的。因此在這幾郡里,劉瑞的聲望空前的高,甚至讓魏尚這樣的老臣都為之驚訝。 沒辦法,他太懂宣傳了。 然而這偏向是建立在中部的委屈之上。 對此,中部的人也勉強理解,畢竟處于中部地帶也是要為安穩的生活付出代價。 可理解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一回事。 后世已經證明無腦的鎮壓只會迎來更快更強的反彈,所以為了解決這些文化大郡的上升怨氣,劉瑞搞出修改版的后備吏制度,將落選考生里的優秀者安置于陽陵縣和霸陵縣,充當西漢的官吏預備役和勞務派遣人員。 當然,和后世的勞務派遣人員相比,他們轉為正式官吏的速度要快上許多,并且不必擔心那些雜七雜八的偏向政策。 “人都送走了?”作為一個名字帶錢,專心搞錢的硬核狠人,許錢僅用半年的時間就熟練掌握吳語里的東甌方言,并且在閩越人“入侵”時就很有先見之明的開始學習閩越方言。擱在后代,這不加入外交部絕對是在浪費人才。幸而許錢手腕靈巧,人脈很廣,所以干著商人掮客的同時也順勢承擔外交職責。 程不識知道這是烏傷翁主乃至陛下的賓客,所以對其十分尊重:“能管事都送走了,能動刀的也被下獄問罪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