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劉瑞在心里毫不遲疑地否認道:這跟把特斯拉送去戰爭前線有啥區別?不是造孽嗎? 田堅沒有忽略皇帝的復雜眼神,心中的巨石也隨之落地。 不知為何,眼前這位生于安樂,每日憂患的皇帝對詩書騎射的興趣不大,也不愛下棋博戲,飲酒作樂,而是喜歡種地和搗鼓一些墨家的小玩意。 擱在明君輩出的時代,劉瑞的行為絕對稱得上不務正業。但是因為各地的劉氏宗親已經拉低了道德的下限,加上那個禮樂崩壞的春秋時代里出了很多禽獸不如的家伙,所以在這些人的襯托下,劉瑞的愛好正常得有點不可思議。 薄姬曾想說說劉瑞,提醒他要注意自己得身份,結果被劉啟攔道:“讓他弄吧!你不讓他搞這個,萬一他學壞了怎么辦?” 遠的不說,就說曾住長樂宮的劉啟之子們有啥愛好…… 嘶……好像也就愛讀書的劉德和習武的劉非稍稍正常點。 余者……余者還是不提了吧! “況且這摘星樓也不是給墨家建的?!?/br> “等等,你說這六層高的玩意叫什么?” 田堅剛想進一步解釋他們建這個的合理性,結果劉瑞聽到“摘星樓”這三個字就忙不迭地打斷道:“為啥取這個名字?” “因為直白好聽??!”田堅有些莫名其妙道:“這樓是給陰陽家的子弟用來看星星的。其意為‘可摘星辰’,故命名為摘星樓?!?/br> 看過《封神演義》的劉瑞:“……”好家伙,紂王竟是我自己。 不過想想商周時期的技術水平……嗯!也許妲己讓紂王建的鹿臺也就是個三層高的土堆。 另外…… “朕沒記錯的話,陰陽家是有自己的學院吧!”劉瑞瞅著氣勢一變的田堅,腦袋一歪地打量道:“為啥要把陰陽家的東西建在墨家?” “這……這是因為,因為我們墨家學院想要有個吸引人的地標性建筑?!碧飯耘φ已a道:“而且不止是陰陽家的研究天象,我們也想看看星辰,增長知識?!?/br> “增長知識是吧!”劉瑞一副“我理解你們的學習欲,但你們能不能裝的更像點”的表情,直截了當道:“和陰陽家的,兵家的一起增長哪方面的知識???” “嗯?” 田堅立刻不說話了,表情也從眉頭緊皺的找補樣逐漸演變為“我麻了,你隨意”的死豬樣。 空氣在此微微凝固。 插不上話的卜式絞盡腦汁地想著如何緩和尷尬的氣氛,結果他在打腹稿時,劉瑞就興致缺缺道:“做得隱蔽點,別讓他們鬧到宣室殿里?!?/br> 卜式:“……”這也太偏心了吧! 田堅不由得松了口氣,偷偷握緊的拳頭也隨之松開。 然而劉瑞接下來的話又挑起他那敏感的神經:“你們有這技術也往防御工程上想想輒兒??!” “還有那個炸藥和火銃?!鼻貒阅馨研倥珖樀貌桓夷舷露榴R,一方面是因為匈奴在冒頓以前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統一,而另一方面是秦國的黑科技比匈奴超前太多,以至于匈奴的射雕者在秦弩面前也要考慮拼不拼得過,跑步跑得嬴的選擇難題。 別以為匈奴人都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這話就像無知者嘲諷“漢高祖的皇位是撿漏來的”一樣可笑。 試問張騫出使西域是在漢武帝把匈奴打服之后,而張騫出使的任務之一就是學習西域的冶煉技術。 已知張騫出使西域時,大漢的冶煉技術弱于西域,那把西域當成肥羊宰了幾十年的匈奴人怎會不學西域的冶煉技術? 而從后世出土的匈奴文物來看,他們的技術也確實不差。 然而武器制造是個大工業。 漢朝在軍功制與中央集權的體制下能調動全國之力養出十萬騎兵。而匈奴光有冶煉技術,卻沒把開采技術、工匠培養、武器研究也納入一個軍備系統,所以在一增三減的評估下,被秦朝打成那樣也不算憋屈。 秦朝的普通弓弩射程只有八十米,但能射穿匈奴的皮甲與青銅甲。 而比弓弩體量更大的弩車的最大射程是八百米,曾創下將五人一串的豐功偉績。 每每想起秦弩的可怕,劉瑞都在羨慕嫉妒恨之余對項羽的怨念更深。 霸王用一把火燒了咸陽,燒了藏書,燒了那些手藝精湛的少府工匠。 陽城延在秦少府時只是負責建筑的土木男,自然不能跨專業到武器研發上。而劉瑞找回的墨家子弟……算了,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改進后的馬鐙與馬鞍已投入生產,就是不知朕想要的火銃何時能大規模配置?!?/br> 既然秦朝的精英工匠都被項羽宰了,那劉瑞只能退而求其次地研發另一種對游牧民族特攻的武器。 朱棣:火銃開路,騎兵收割,兩面包抄,包你在瓦剌那兒大殺四方。 作者有話說: 好消息:制作秦弩的工匠被項羽宰了。 第242章 田堅的表情變了又變,精彩程度堪比畢加索的油畫。 好消息是皇帝知道墨家的小九九后沒有生氣。 壞消息是作為懲罰,皇帝強加了好幾個小目標。 “你們連這種手藝都藏著,武器制造那兒也應該有點小心得吧!”心情變好的劉瑞拍拍田堅的肩膀,捏著對方的肩胛骨道:“在這方面要是缺錢的一定要說。朕就算委屈自己,也不能在武器研發上省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