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宮里別說是有人害你,就是稍微惹你不滿都要擔心自己會不會遭了大罪?!?/br> “當然,如果你要是能解決他們的長生需求,就算要一生一世一雙也沒問題?!?/br> 第237章 如果說賈誼是自晁錯前最明亮的新星,那么在今日之后,倪寬——這個授于歐陽生,但卻擅長陰陽學說的儒家子弟一鳴驚人,在辯論的擂臺上連贏七場,最后得了“七勝郎君”的稱號。 更可怕的是,倪寬最后不是敗下的,而是天色已晚,排隊的人里無人上前挑戰此人,所以他便自己下臺,向在場的人拱手拜道:“辯古論今無深淺,小子在此謝各位不嗇賜教?!?/br> 這本是句很那啥的話,但是由風度翩翩的倪寬說出,竟有幾分謙卑的味道。況且倪寬先拜博士,再拜同行。如若掐下動作和話語的時差,這“不吝賜教”的也是發表意見的諸位博士,所以那些落敗的,不敢上臺的同行也能自我安慰下。 嗯! 迅哥兒真是最了解國人的人。 阿q精神,永不落敗。 “倒是個可用之人?!睂嵏删窭瓭M的張湯對倪寬的好感度不錯,但是一聽對方學的是《歐陽尚書》,他的腦子又開始嗡嗡地發疼。 儒家這個奇妙的學派如果不是自身夠硬,興許會成諸子百家里的大魏國。 歷代魏王:沒人比我更懂資敵。 硬要說儒家里哪派能與法家合拍,估計只有提供兩個法家大牛的荀子派會穩坐第一。 要說這荀子也是極有意思。后世常說韓非李斯是騙學,唯有張蒼是老實人。 笑話,荀子是誰?儒家后圣,稷下學宮最出名的祭酒(校長)。 這么一個游歷諸國,說出“秦四世有勝,數也,非幸也?!钡娜四芸床怀鲰n非李斯的小九九? 更別提荀子的主張就是“性本惡,禮法并施,人定勝天”。無愧于集百家之大成者的評價。 所以李斯拜師荀子既有借儒皮脫穎而出的念頭,又有荀子的理念與他貼近,而且能為他的仕途提供幫助。 是以荀子儒與法家的關系一直不錯。 但這并不妨礙荀子儒習慣性地噴他們,然后把李斯這個差點擠入名相榜的隕石巨坑甩到法家頭上,表示他們荀子儒還是很可靠的,所以李斯全是法家的錯。 還在洗鍋的法家:6。 因為二樓坐的都是實權人物,所以跟張湯一起過來開眼的宋子侯之子許十六體驗了把拼桌的“快樂”,被酈家的某位公子擠成rou餅,但又不好當眾耍些少爺脾氣——畢竟他的姨父就坐在一起。而且人家同樣是祖宗跟高祖入關,并且阿父官至九卿,握著富家子弟的升遷捷徑。 許十六這人繼承阿父的靈活,同時有點讀書的天分,所以他那極具眼光,在張湯還未參加科舉前就搶下這個未來之星的阿父制定了西漢版本的《我的哈佛路之循規特供版》。 雖然皇帝繼承了老劉家的壞水,三天兩頭地折騰,但是經過好幾次大清洗的宋子侯比九斤老太更早明白“一代不如一代”的道理。 沒辦法,歷朝歷代的早期政治家——尤其是和x祖一起入關的都難以善終,后兩代更是…… 哎! 說多了都是淚。 世人只知巫蠱之禍,但西漢前期的臣子也是玩了把削弱版的洪武大逃殺。畢竟明朝造反的藩王屈指可數,外戚更是連造反的土壤都沒有,而漢朝前期是一撥兒一撥兒的反。 順帶一提,劉瑞前的掌權者里對勛貴最好的居然高后。 因為在惠帝劉盈與帶兵的呂澤樊噲一一去世后,為了打壓劉氏宗親,高后可不得拉攏勛貴,搞得勛貴真的信了劉氏的甜言蜜語后,為此付出了消消樂的代價。 站錯隊的勛貴們: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特么的放著好日子不過,盡瞎折騰,盡瞎折騰。 劉瑞及其大夫表示為了感謝勛貴們的付出,坐罪國除時不會讓其活活餓死,而是將其送往邊境,給他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勛貴:敲骨吸髓了是吧! 劉啟:是。 劉恒:我手下沒人,所以先委屈下你們,畢竟放別人去邊境我不放心。至于為何是帶罪過去,那是因為朝中形式【巴拉巴拉】,所以只能出此下策。不過你放心,你去后,我一定好好照顧你的家人,讓他們定期去給你的祖宗上香,好讓他們在九泉之下保佑你。 被貶的勛貴:6。 劉瑞:學會了,立刻安排下去。 在此情況下,許九這個有點腦子,但也沒聰明到祖宗輩的紈绔子弟表示趕緊毀滅吧! 總之在一個靠譜的皇帝建立穩定的內部環境前,為了不被老劉家的祖產之爭卷成碎片,勛貴們最好往低調的廢物上發展。 當然,當廢物也是有講究的。畢竟廢物本身就是浪費糧食的存在,要是太惹人嫌了,以劉恒一脈砍人不需老婆背鍋的作風,劉瑞能把他們滅到懷疑人生——學千金公主和齊王劉肥都不好使,總之都給爺去死。 好在劉瑞對勛貴的態度屬于pua式的。 雖然劉啟要對劉瑞的教育負責,但劉瑞的性格遺傳劉恒,手段也比劉啟溫和。 許九的祖輩雖排不進開國功臣的第一梯隊,甚至連第二梯隊都有夠嗆的??扇思然钪?,不蒸饅頭爭口氣,總不能見檔次差不多的人家祖宗配享太廟,他家只能沾沾小說家與史書家的光,被人那么隨口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