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沒辦法。 天子寵的。 而且跟私心不多,母族gg的信鄉長公主相比,換個官員興許能在陽陵縣搞出學術貪腐的一百種方法。因此在多方考量下,信鄉長公主勉強退了步,沒像之前那樣偏心偏到嗓子眼。 可對某些人而言,這還遠遠不夠。 于是他們選了無法避免的尖銳問題——婚姻,來讓天子換掉陽陵縣的管理者。 只要把信鄉長公主逼回家庭,她就會像千年后的平陽昭公主般無能為力,只能就此郁郁而終。 第231章 “還說當家大家!我看是當代鼠輩吧!” “整天嚷嚷著戚戚小人,難與重任。我呸!” “小人還知拿人手段,吃人嘴短?!?/br> “合著他們那么有骨氣,那么看不起嗟來之食就在老家發臭發爛吶!吃人飯還砸人鍋的都是什么玩意?” “東九市的老嫗都沒這么嘴碎?!?/br> 信鄉長公主從宮里出來后就笑臉一垮,在家關門發了大氣。 伺候她的婢女見狀,來不及苦口婆心地勸上幾句便心臟跳到嗓子眼道:“公主,那個是太皇太后賜的不能砸??!” 信鄉長公主被婢女的聲音嚇得條件反射地雙手一開,任由一件巴蜀送來的精美瓷器跌落在地。 “不……”婢女立刻撲去搶救,然而那件皇帝親賞的瓷瓶還是磕掉了瓶口的一塊,連帶著信鄉長公主都被婢女沖得撞上一旁的矮桌。 “哎喲!”身姿扭曲的信鄉長公主捂著腰道:“不就是件瓷器嗎?至于讓我遭老罪嗎?” 婢女把磕掉一塊的瓷器小心翼翼地放回原位,然后才去攙扶在那兒不斷哀嚎的信鄉長公主:“你生氣就跳池子里游一會兒,何必拿這么珍貴的東西撒氣?!?/br> 巴蜀算是劉瑞的福地,不僅產出狂賺外匯的井鹽,更是在墨家的幫助下搞出劉瑞心心念念的瓷器。 雖然在商代就有工匠發現把草木灰調成漿狀涂在陶坯的表面可以燒出光亮的玻璃質感,并將這種特殊的質感命名為“釉”,但是燒出真正意義上的瓷器還是在東漢中期。由于釉料中含有太多的氧化鐵而使瓷器呈現青色或土色,所以又叫單色瓷或青瓷。 這種比青銅器更有油潤質感的物件一經推出便受到追捧,迅速成為富貴人家用于裝叉的奢侈品。 信鄉長公主仗著與宮里的關系拿到一件非常罕見,接近綠色的青瓷。 也難怪婢女會如此心疼。 “府里能用來充闊的東西也就這些?!辨九讶笨诘哪沁呅⌒牟睾?,決定找墨者上門補救一二:“您打碎了,之后又找陛下哭窮?!?/br> 別看信鄉長公主在關中炙手可熱,但是她的收入在關中絕對稱不上名列前茅。如果沒有宮里的補貼,僅靠食邑只能做到收支平衡。 “您說您要是有館陶大長公主的本事與膽子,別說是砸一件青瓷,就是把砸青瓷當嗜好也沒人會說您太奢侈?!毙培l長公主的婢女一邊給信鄉長公主揉腿,一面說道:“您說您恩寵有了,權力有了,稍稍貪點也沒問題吧!” “說得輕巧,可是看看館陶姑母的下場,我有那個貪污受賄的膽子嗎?”信鄉長公主的腦海里閃過一張模糊的面容,條件反射地輕輕一抖道:“即便不討人喜歡,也不能礙他的眼?!?/br> “況且……” 信鄉長公主瞄一眼婢女,古怪道:“你倒是心疼我?!?/br> 婢女的動作微微一頓,努力抑制想噴人的沖動:“我一奴婢心疼主子不是找罪受嗎?還不是怕收成不好的老爺去克扣長工的月錢?!?/br> 雖然她對信鄉長公主“抱怨連連”,可在這個階級分明的時代里,信鄉長公主已經算是不錯的主家。別說是個皇親國戚里,就是在尚冠里乃至長安八里晃上一圈,能與主君這樣說話的婢女也不多見:“窮人在乎的只有兜里的一把米,而貴人在乎可是萬貫家財?!?/br> “所以您怎么折騰陽陵縣都沒有問題?!辨九培l長公主進宮,雖沒聽到陛下與信鄉長公主說了什么,但也猜到皇帝不會輕易換掉知情知趣,沒有太多外界牽扯的信鄉長公主。 不然在第一次科舉時,還是太子的陛下為何放棄毛遂自薦的各種博士,反而挑了與世無爭的北平侯世子來主持科舉? 還不是怕財帛動人心,推杯做交易嘛! 婢女沒有說得太透,但信鄉長公主明白她的意思,記憶里的模糊身影逐漸變得清晰起來:“我知道?!?/br> 信鄉長公主悶悶道:“我一直知道陛下為何重視我?!?/br> 貴人只用有家有子的死士。 而皇帝青睞沒有母家的公主。 婢女見信鄉長公主情緒不對也適時閉嘴,等她情緒緩過來后柔弱道:“其實我覺得您沒必要糾結這事?!?/br> “畢竟連陛下都不逼您,誰又能在您的面前說三道四?!?/br> 信鄉長公主看向婢女,后者立刻打了個寒顫,但還是在多年的情誼下鼓起勇氣道:“退一萬步來講,參考館陶大長公主的兒女與昌平大長公主的周翁主,即便您與徹侯成婚,兒女對外還不是稱陛下的外甥多過某某侯之子?” “總不能因阿父的身份不高,陛下就不認這個侄子吧!” 一語驚醒夢中人。 即便在正式場合里還是會提其父爵位,但是擱大眾眼里,公主之子與徹侯之子還是有著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