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劉啟對上田叔的目光,強行壓下心里的狐疑,慢慢笑道:“怎會沒有?!?/br> 想起自己遭受胃痛的身體,以及無法上陣殺敵的夙愿,劉啟的聲音里便透露出深深的不甘:“怎會沒有?!?/br> 對于漢家而言,白登之圍未敢忘卻,未敢放下。 裝了那么多年的孫子,遲早有天連本帶利地還給對方。 而在彭城郡一帶。 給關中報了蝗災,并把治蝗之策一一附上的劉瑞近日忙著處理楚地與緊挨著的河東疫情,幾乎是不眠不休地召集群臣商議對策,調轉用于賑災的糧食。期間不僅向黔首開出撲殺蝗蟲的賞金,更是將工作出色的官吏報給關中,擺出一副只有你夠拼就能步步高升的架勢。 一時間,彭城郡和附近的黔首倒是未因蝗災變得惶恐不安或士氣,反而為著救災之糧而沒空哭訴自己的命苦。 當然,也有人對彭城郡不白給救災之糧,而是讓黔首用蝗蟲換糧的行為而感到困惑。 對此,劉瑞表示大災之年是糧食重要還是錢重要? 況且放著蝗蟲不管,今年肯定多多產卵地去禍害明年的莊稼收成?,F在不組織黔首撲殺蝗蟲,難道等著來年遭殃? 退一萬步來說,今年受蝗災的影響導致糧食減產,糧價也一路飆升。他就算是開了賞金,黔首們還是得用賞金購買糧食。 而且是用貶值的賞金購買價格飆升的糧食。 一番算賬下,黔首們表示好像是這么個理兒,而官吏們也不敢和太子較勁,只能裝糊涂地在升官的道路上卷生卷死,懶得再理沒啥不滿的黔首在想什么。 成功按下不滿之聲的劉瑞未自己捏了把冷汗,突然感謝前幾代那無比糟糕的貨幣政策讓黔首寧可去收價格波動的布匹也不愿攢雜質較多的銅錢。 為了賑災,不僅是劉瑞所在的彭城郡,各地的糧倉都在皇帝的詔書被嚴格管控,并且還短暫加重私賣官糧的罪行,導致不僅河東,河南一帶的糧食商人遭殃,更是把知法犯法的關內侯也擼了幾個,這才鎮住越來越多的蠢蠢欲動之人。 借著賑災與避免炒糧的風口,劉啟讓周亞夫,竇嬰,以及酈寄帶兵控制各條官道,各條商道,美其名曰是避免有人偷運糧食,以至需要賑災的地方發生饑荒,引起大亂。 而經關中這么一折騰,通向受災嚴重的趙地,齊地,以及吳地的糧道自然斷絕,黔首們哀號遍野的同時也將怒火轉移到賑災不利,大肆斂財的藩王乃至關東富豪身上。 一時間,趙國與齊國的糧食翻了十倍,幾乎到了一匹細絹也換不了多少糧食的地步。 不過比起吳國,趙國與齊國的情況居然稱得上還算不錯。 因為劉瑞對吳國的特別照顧,吳國在“糧賤銅貴”的美妙謊言下大肆收集各地銅礦,幾乎到了家家煉銅,男女老少連番上陣的地步。 由于煉銅,吳國的田地荒廢,已經有數月是靠購買別地的糧食度日。 由于煉銅,吳國加大了開采銅礦和制作銅錢的人數,并且還在煤炭與木材上花費甚多,導致吳國的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愈發稀疏的植被與下降的河水位不僅有利于蝗蟲的滋生,更是帶著其它的害蟲也跟著一并狂歡。 “吃的,求求你給我點吃的?!?/br> “廣陵賑災糧怎么還不到??!” “大王,大王是放棄我們了嗎?” “那些達官貴人們是盼著我們死??!居然要我賣田賣兒地去換這么點糧食?!?/br> “嗚嗚嗚!我把田地買了,房子賣了,兒女賣了,自己也賣了,居然還換不到一斗糧食?!?/br> “我阿父死了,阿父死了,七個孩子也死了六個,如今只剩我與一個小女兒相依為命。這樣的日子究竟何時才是個頭??!” 被劉濞請來商議對策的齊地商人刀箕在入吳時看到的除了腹大如球,雙眼無神的災民,便是到處挖根,連樹皮草籽都不放過的黔首。 當然,這還算是大型饑荒下比較正常的情景。 不正常的地方了里已經有人紅眼撲向手無束縛之力的老弱病殘,或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砍下那些干癟的身軀,然后像野狼一樣舔著已經沒有碎rou的骨頭。 刀箕在行至廣陵的過程中與蹲在田邊啃骨頭的災民對上視線。 對方那惡狠狠的紅眼睛讓他嚇得放下車簾,呼吸也變得急促了幾分。 臨近廣陵郡的地方都是這等慘狀,那廣陵郡…… 想起吳王的邀約與自家大王的重任,刀箕的心里便沉甸甸的不是滋味。 刀家雖和劉濞一樣,也是以靠海制鹽而聞名天下,可是刀家的發家史卻與糧食有關。 秦末時,刀家靠著仆從甚多,田地夠多而向割據的豪強們提供糧食,從而有了關東第一富豪的架勢。 而在高祖稱帝后,刀家靠著曾給高祖供糧的香火情和諸呂之亂里對齊王的投資而順利拿下齊國的車馬業與糧食產業。 可以說,你在齊國做生意是離不了刀家的。 有了齊王的支持和前幾代的積累,刀家的觸須也不限于齊國,而是伸向了趙國楚國乃至吳國燕國。 楚國與燕國相繼被廢后,因為關中的介入和巴蜀井鹽,彭城海鹽的興起而讓刀家的生意有所損失。 可即便如此,刀家在齊國乃至關東仍是響當當的富戶。 劉濞借季心的關系找到聶壹,再借聶壹之手聯系上刀箕也是想問齊王或是齊國的富商能不能借糧給他,待他實現畢生之愿后必有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