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所以在朝會上,不僅是竇系的官員們沉默了,就連章武侯本人都不發一言,倒是襯著緩和矛盾的周亞夫獨樹一格,惹得劉啟心中嗤笑。 呵!還真不愧是周勃的兒子。 看來是老子被老子整死,兒子被兒子整死的循環??! 等朝會上的官員們都看完這份萬民書后,劉啟在不得已又痛心疾首的情況下判了劉彭離死刑,然后又以皇帝之身再次下了罪己詔,表示自己身為一國之君,大宗宗主,居然對侄兒的惡行一無所知,從而導致今日之難。 且不談宮里的竇太后和關中的梁王是怎么被劉啟三番兩次地刮了臉皮,就說那極力削藩地晁錯似乎從中看到了機遇,隨即找到和他有同樣政治需求的官員們上奏請求將梁國的官吏們壓來審判,同時表示梁國之事絕非個例,應該再查藩王的種種惡行。 “現有劉定國之惡,再有劉戊之惡。如今更有梁王之子犯下滔天罪行,導致受害者不計其數?!标隋e在朝會上大聲說道:“作惡者為君,但不加制止,使其犯眾怒者為當地之臣。揪其原因還是藩王有選擇任命官吏,選擇官吏之權,故使官吏為了維護地位而諂媚于君,替君主掩埋罪行,禍亂封國?!?/br> “故錯請陛下收回藩王對封地官吏的任命權,避免管理當地黔首的不是受圣人之言的好官,而是一群豺狼虎豹?!标隋e說完便深深一拜,驚得朝臣們壓根做不出合適的反應。 上座的劉啟倒是鎮定自若地觀察著臣子們的反應,借此摸清誰的背后有藩王資助:“此事牽扯到高祖留下的舊例,事關宗室,自是得讓藩王們進京商討?!?/br> 這是有戲的意思。 上奏前還很緊張的晁錯肩膀一松,也不逼著皇帝表態,而是思考誰會跟上自己的步伐,將藩王對地方的任命權給打下來。 宗室們是指望不上的。 勛貴們倒是有可能,但是他們中有幾人跟藩王有姻親關系,所以要慎重挑選可以合謀的人。 至于朝外的其他學派…… 呵! 藩王們一旦沒了對官吏的任命權,那誰來任命藩國的官員? 中央??! 中央的官員們哪兒來? 那當然是由科舉選上貧家子弟。 勛貴徹侯們看不上偏遠之地的小官,但這些科舉上來的貧困子弟不同??! 這就跟偏遠地區的農民家里養出個公務員一樣,有個編制就不錯了,你還挑剔個什么! 如此一來,不僅是關中的貧困子弟們將記得晁錯的好,就是各大學派也會為了各自的影響力而放下對法家乃至晁錯本人的成見,跟著推動由中央任命藩王官吏的建議。 第155章 平心而論,晁錯絕對是朝廷里最討厭的人……且沒有之一。 可討厭歸討厭,你也不能否認晁錯的工作能力,以及他對兩代帝王的需求把控力。 即便是對晁錯抱有深切恨意的人,即便是對法家帶著有色眼鏡的人,都不可否認晁錯的能力很強,哪怕是再其它學派掌握話語權后也不能否認法家的必要性。 這就是學派在亂世,在大統一王朝里的生存之道—— 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并將其放大成不可缺性。 “如此一來,天下學子怕是人人念叨著內史大人的好?!币驗閯⑷鸬拿?,衛穆兒進出甲觀如無人之地,并且在劉瑞的辦公區后也收拾出衛穆兒的辦公區。 “好什么好?!眲⑷鹇勓圆恍嫉溃骸伴L了刺的蘋果。吃起來再甜也不可避免地被扎了嘴?!?/br> 上奏剝奪藩王對本地官員的任命權一事自然是皇帝在背后授意,太子在一旁推波助瀾。 這種施恩于天下學子的事同時也是得罪宗親的事。 吳王一死,就輪到趙王齊王乃至淮南王了。 可這些老藩王一死,誰來接替大漢藩王的權杖? 當然是劉瑞的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了。 所以他能代替晁錯提出這種事嗎? 不能! 畢竟咱們私底下是什么德行大家都心里有數,但是擺到明面上就不太好收場了。 是以劉啟和劉瑞都十分默契地把晁錯推去搞定這些麻煩事——反正他都得罪那么多人,再多幾個也沒問題吧! 衛穆兒是有婦好和平陽昭公主為模板的聰明人,自然看得出朝會后的波濤洶涌,所以也是調侃性地一說,隨即嘆道:“黑手套也有臟的沒法洗干凈的那天?!?/br> 劉瑞從公務里抬起頭,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羊毛不能逮著一家狂薅?!毙l穆兒委婉道:“法家好歹是戰國顯學,要是淪為酷吏的代名詞或是被其他學派吞并那也太可惜了?!?/br> “你所說的又何嘗不是我所擔心的?!眲⑷馃o奈道:“只是你看太zigong里的官員們有幾個是能當黑手套的?!?/br> 說罷,劉瑞還敲了敲自己的腦袋,挑明道:“當黑手套的不僅得舍得下臉,還得有腦子?!?/br> 腦子不好的那不叫黑手套,那叫品控不好的塑料袋。 一想到這兒,劉瑞真想趕緊扒出朱買臣和公孫弘替他辦事。 論察言觀色的本領與身段之柔軟,這二位并不亞于在秦末亂世里反復橫跳的叔孫通。畢竟是能合力搞死張湯寧成的人,愣是把法家在漢武帝時的力量給整了大殘。 就這能力,誰看了不得說聲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