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至于朝中佞臣當道…… 如若是在原本的歷史進程里,晁錯自然當得起群臣的集火對象??墒墙涍^蝴蝶翅膀的微微煽動,七國之亂并未爆發,晁錯的罪名撐死也就是幾年前的高廟一事,自然不能拿來說理。況且晁錯為官十幾年也沒有落下貪污和徇私枉法的把柄。竇太后就是再討厭他也不會學歷史上的張湯搞個立不住腳的誹謗之罪弄死晁錯,不然她成什么了。 如此一來…… 在女兒的安撫下理智回歸的竇太后絞盡腦汁地想著如何能讓皇帝不把梁王推出去頂罪,于是讓人將祭拜前所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 前來回話的人本就哀嚎自己接了個苦差,如今聽到竇太后發話,自是不敢隱瞞。 而在聽完比較詳細的講述后,竇太后的心情就是便是很絕望。 非常絕望。 即便她在怒氣沖沖地離開前放話要向太子算賬,但也知道天象一事豈是人力所能影響的。 說句不中聽的話,劉瑞要是真有控制天象的本事,他早就讓他阿父退位,自己去當大漢的皇帝了。 沒準那時的劉瑞連帝位都看不上了,直接上九重云天去當神仙。 “確定是在梁王稽首的那刻發生日食的?” “是?!?/br> “啟程晚了也是因劉彭離那小子遲到而非太子有意為之?” “是?!?/br> “讓梁王主持祭拜之事是太子的提議?” “是。不過太子說梁王是長輩,而且此次祭拜先帝也是因梁王一家難得入京而有的特殊之舉,不然為何不跳吉日地選著這時祭拜先帝?!被卦挼男↑S門偷偷瞥了眼竇太后的臉色,硬著頭皮道:“而且在前去祭拜的途中還發生了件特別古怪的事?!?/br> “什么事?” “原本存放祭品的馬車中途壞了,所以換了輛?!毙↑S門的語氣越來越低,整個人也緊張到不行道:“據說那馬車的車軸于于中間斷裂,詭異的讓紅侯和棘樂侯都忍不住說了幾句?!?/br> 紅侯和棘樂侯是楚元王的兒子,高祖的侄子,與竇太后同輩,并且擔任宗正,奉常一職,在宗室里素有賢明,威望甚高。 他們都為此嘀咕了梁王幾句,那隨行的官員…… 這一刻,心臟跳到嗓子眼的竇太后已不再去想劉瑞是不是坑了梁王,而是祈禱梁王的公子們千萬別與紅侯和棘樂侯產生沖突,以免挨上天象之說不夠,還為此背上了不敬長輩的罪名。 然而梁王的公子們在瘋狂作死上是絕對不讓大母失望。 小黃門怕自己的話嚇到太后,于是看向一旁的館陶長公主。 后者正給竇太后撫背,見狀也猶豫了一秒,最后還是竇太后厲聲道:“都這個時候了,難道還有孤接受不了的事?你就告訴孤那梁國來的冤孽們都做了什么……才會讓你連說都不敢說?!?/br> 竇太后一邊說著,一面拍著硬邦邦的桌案。 館陶長公主見狀,又是一陣好言好語的安撫。 小黃門被嚇得哆嗦了下,隨即用必死的決心開口道:“紅侯……與梁王太子起了沖突,被梁王太子當眾氣暈。并且梁王的第三子對接住梁王的太子不滿,企圖……企圖當眾毆打太子,最后被棘樂侯和官吏們攔了下來?!?/br> “咚!”竇太后聽了直接昏死過去。 館陶長公主立刻嚇得六神無主道:“來人吶!快來人吶!” “太后,太后她暈過去了?!?/br> 而跟長壽殿相比,梁王府邸里的氣氛更為詭異。 梁王醒后便一臉崩潰地又哭又笑,甚至想拔刀自刎,嘴里說著“阿父??!先帝??!您為何要看不起我”這等大逆不道的話,嚇得梁王后又是安撫,又是哭泣,好一陣折騰后才把梁王攔住,然后請了太醫來為梁王診治。 梁王的幾個兒子在阿母安排后梁王后也落不得好,被梁王后拎著耳朵一個個地叫去復盤祭拜時所發生的事,最后在零零碎碎的加料話語中補全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因為打著給梁王布置官邸一事,長壽殿的奴婢挪用了先帝的東西,惹得太皇太后不滿,所以太子為了讓太皇太后高興而向皇帝請命去祭拜先帝。 皇帝也是想著讓太皇太后消氣而讓梁王相隨。加上他們難得來京一趟,于情于理也該讓梁王一脈祭拜先帝。 可是因為劉彭離這天殺的鬼混導致太子和奉常,宗正們等了近一個時辰不說,最后還在祭拜時讓梁王撞上了日食之象。 對于兒子張口閉口都把禍水往太子身上引的行為,梁王后表示非常無語。 且不談太子沒有影響天象的本事。 就說這祭拜一事本就是因梁王惹了太皇太后生氣才有的補償行為。而且太子作為晚輩讓梁王先上也非常合理,任誰都說太子是個對叔叔客氣的好侄兒,怎么落到劉買口里就成了卑鄙小人了呢! 梁王后即便是對自家的孩子上了八百層濾鏡,也沒法挑出太子的錯處。 至于兒子當場氣到紅侯一事和太子面對威逼之語的廢話文學…… 就是泥人都有三分土性。 那怕是讓梁王后站在太子的立場上都會覺得太子仁慈,說話不重,你還要人家如何給你體面? 要是讓兒子們在這件事上胡說八道,給太子潑臟水……別說是皇帝忍不了,就連跟著祭拜先帝的官吏們,太zigong里的官吏們也不會對此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