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而與諸子百家相處較好的黃老家都如此,那儒家就更不必說了。 凡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麻紙相較于布絹和竹簡的便利性。 太子既然拿出麻紙用以科舉,并且還極為大方給了草稿紙就證明此物成本不高,絕對可以大規模生產。 現在只要太子愿意給出秘方,或是接受思賢苑的墨者隸匠收徒造紙,就能讓這個時代的思想迎來一波史詩級的加強。 而各大學派誰能掌握麻紙的制作先機,誰就能在道統之爭上占據優勢。 無論各大學派愿意與否,他們都有求上劉瑞的那天。 尤其是在思賢苑上建起第一座墨社,墨家開始用麻紙傳遞思想,繪制工圖后,儒法黃老的各大山頭也對劉瑞和顏悅色了許多,甚至有竇嬰郅都這樣的重臣希望太子“出價”公布麻紙的制作流程,或是讓思賢苑的墨者工坊接受各派的麻紙訂單。 對此,劉瑞倒是笑容真誠地接了幾筆訂單,但是對公布技藝或是讓工匠收徒一事閉口不談,直言要與墨家巨子或是少府聊聊。 來談的都是人精,明白要么是價格沒到位,要么是太子有意晾晾他們,于是對劉瑞的態度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連帶著江淮與關東一帶的太子風評都直線上升,甚至有了堯舜之姿的夸張說法。 “你瞧,很多妥協都是逼出來的?!眲⑷鹚屯暌慌忠慌恼f客后,同墨家巨子玩笑般的說道:“這應該是孤這輩子最受歡迎的時刻?!?/br> “豈止是家上,墨家也沒像現在這樣大受歡迎,甚至有人愿意把孩子送到墨社學習?!痹谂c劉瑞混熟后的墨家巨子也隨性起來,哭笑不得道:“我還是第一次看見達官貴人們愿意讓孩子來受這個苦,一個個表現得像是鐵面無私的嚴父?!?/br> 彼時因為春秋戰國的遺風,還有幾個齊王室或魏王室的后裔擺著世家的架子維護作為王室后裔的自尊,但也淪為地主富商之列。所以在這個時期的顯貴多是沛縣子弟和跟高祖起義的大老粗們。 正如朱元璋待自家的瓜娃子那樣,老一輩的窮怕了,自然希望小一輩的別再吃苦。所以這大漢勛貴的二三代不能說是無人爭氣,但能被劉啟重用的也就那么幾個。 “說來也是奇怪,那幾個被阿父送來的孩子里居然真有吃得了苦的人?!蹦揖拮痈袊@道:“高祖建國都是五十年前的事了?!币淮斯芤淮?,估計等這一輩的情分耗完,那些讓人艷羨的富家子弟也會迎來坐罪國除的結局。 劉瑞讓人上了清茶,與墨家巨子對飲一番后冷冷道:“他們打著什么主意咱兩都心知肚明。無非是少府那兒無路可走,隸匠們又歸思賢苑管,所以想曲線救國地送個孩子來當墨者,學得一身造紙術后功成身退?!?/br> “既然他們想耗,那就陪他們耗耗吧!”上門的苦力不要白不要。況且能被送來吃苦的也不會是比較受寵的孩子。 士農工商里工匠雖在商人之前,但是因為技藝的保密性和專業人才的需求過剩,官府和達官貴人們比起工匠更青睞隸匠,這也導致良家子里不包括百工,直到晚明才廢除工匠及其后代不許參加科舉的制度。而在匠籍成立后,更是強制工匠服役,世襲,不許離開戶籍地,婚姻接受官府的安排。 說句難聽的話,除了流民,就工匠們最容易造反。 第104章 墨家比起思想還是他們的工匠技藝更有名氣,這也導致在世人眼里,墨家常與工匠畫上等號,而儒生與黃老學者多為士大夫,法家多為士大夫下的小吏。這一刻板印象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黃老家和儒家的招生優勢,更是方便廢黜百家后進行打壓。結果鬧出了外行人管內行,工匠醫生等特殊職業的社會地位一降再降,逼得需要立戶籍,免役,以及強制世襲才能維持下去的笑話。 “好好教導吧!” 劉瑞知道墨家因為趙非樂擔任太子門大夫和思賢苑工坊的事被萬眾矚目,所以放棄了這次的科舉,選擇推農家上去。 事實證明墨家的選擇是相當正確的。 如今鬧得一地雞毛不說,以后還有的撕呢! “被放棄過的人只要有一絲絲向上爬的機會就會拼盡全力?!眲⑷痣x開前意味深長道:“說來也是奇怪,勛貴們的二代里最有出息的反而是庶子和次子?!?/br> 這就是嫡長子繼承制的矛盾性與缺陷。 立賢容易引起黨政,立嫡容易培養遺憾。 萬一新皇腦子不夠的有個像二鳳的弟弟或是judy的四叔,那可就太好玩了。 墨家巨子聽了劉瑞的話還以為是讓墨家不要專注于中下層,而是得在中高層里培養墨家的喉舌。 只是…… “騾馬貴族好歹是貴族,要是真跟墨家混到底了,那可就只剩騾馬了?!毕胂肽以谒假t苑的作風和在關中一一建起的墨社,劉瑞的腦子便嗡嗡的叫。 沒辦法,這群人加上一個農家跟主流學派完全尿不到一個壺里。 這倒不是因為墨農兩家是幾千年后的那個游蕩在歐美頭上的幽靈,而是因為他們的明鬼、兼愛、尚賢、非命都無一例外地戳中了封建王朝的肺管子,讓上層權力結構很不喜歡。 雖然墨家的出發點是讓人們在無形的鬼神監督下控制自己的為惡之心,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但是在封建統治者眼里,這就是在君權上搞了個更高的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