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可是隨著年歲漸長,開始明白人生豈能事事順心后,顏異的理想便降低到能像賈誼成為影響儒家興盛的人物即可。 其實拋開立場問題,單論對學派的貢獻與忠誠,顏異還是挺佩服晁錯的。 因為在秦亡的影響下,世人都對法家報以有色眼鏡。而晁錯卻是硬生生地將法家帶回政治舞臺的忠心。別管他的方法如何,名聲如何,在借儒皮獲得一定地位,甚至有希望得到儒家各派的支持時能秉持初心地撕開偽裝,公開自己的法家身份并接受所有謾罵。 僅是這份魄力與氣度,就值得所有人敬佩。 然而敬佩歸敬佩,晁錯那掛學李斯的行為還是令人不恥的。 【大丈夫者當學賈誼之能,賈誼之勇?!?/br> 顏異在答卷時暗自想到:【可惜賈公英年早逝,令我儒家痛失一員大將?!?/br> ………… 考前就做好心理準備的文黨在數學題那兒磕磕碰碰了一會兒后轉而去做小眾博士們出的后十題。結果不做不知道,一做真是行云流水,很順利地解決完前八題后瞧著最后兩個估計只有墨農兩家才能勉強答出的超綱題,決定在剩下的時間里去死瞌那幾道數學題。 各家學派里的優秀學生如此,那些被父母逼來的勛貴子弟就更不用說了。 薄梁在寫前幾道五經題時還能稱得上游刃有余,但到數學題和小眾博士們出的民生題時,就陷入了“我在哪兒,我在做什么”的迷惘中,幾乎看到考試結束后,他阿父薄戎奴那狂怒的面容與毫不留情的巴掌。 完蛋了,完蛋了,他阿父看到這個卷子不會打死他吧! 同樣感到自己要完的還有館陶長公主和堂邑侯陳午的幼子陳橋。 薄梁倒好,因為是外戚,加上懂事后遇上了薄昭被逼自殺一事,所以薄戎奴對他管的很嚴,也沒放松對他的基礎教育。而陳橋是勛貴出身加外戚,雖不像陳阿嬌那般受寵,但是作為家中的幼子,又比那個腦子缺一根經的大兄討喜,所以被館陶長公主溺愛地有些不學無術。 這次參加科舉也不過是館陶長公主為了讓兒子的前程好看點而做的形式工程。哪怕他在卷子上啥都不寫,太zigong的官員里必有他的一席之地。 而勛貴里也不盡是薄梁陳橋般走后門的存在。 開國大將酈商的孫子酈隧成便是答得不錯的老實人,因為他叔叔酈寄與梁王劉武的太中大夫韓安國有舊,得到韓安國的引薦去韓安國的師兄那兒學習雜家之說,因此對儒法黃老墨的領域都小有研究。交卷時居然把小眾博士們出的題目勉強答出了八道,令收卷的考官都為之側目。 科舉從食時(九點)一直進行到下餔(下午四點半)才結束,留出讓考生們及時回城的時間。 而在本地等候考卷的劉瑞還沒看見考官們提著考箱過來復命,便見李三神色匆匆地進屋遞上宮里傳出的消息,忍不住眉頭一跳,生生按下額邊的青筋道:“我知道了?!?/br> 李三給的小紙條上只有一個意思,那就是對館陶長公主的幼子陳橋和軹侯薄戎奴的世子薄梁網開一面。 若是其他人這么做,劉瑞自不必給他好臉。 然而來求情的是皇帝本人和劉瑞的好太婆,所以這個面子必須給。 “你去給北平侯世子傳個消息,讓他找個嘴巴嚴實的把軹侯世子和陳橋的卷子翻出來給孤,然后再令考官們封名后打亂了改卷?!?/br> 雖說是同場競技的公開考試,可是就像后世的特長生和外籍學生一樣,劉瑞這兒不能不給勛貴外戚們綠色通道。雖不至于像垃圾桶那樣什么貨色都要,但也得讓勛貴外戚們的臉色好看些,不至于覺得被太子公開打臉。 當然,那些走綠色通道的人里也是得分三六九等的。 這么看來,無論是封建社會還是民主社會,公平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 李三和張奉的動作很快,不一會兒就將薄梁和陳橋的試卷送到劉瑞桌上,而后者看后也是微微一愣,隨即舔了舔嘴唇,腦袋里浮現出“臥龍鳳雛“這四個大字。 好家伙,他兩距離交白卷也就是兩三題的功夫。 甚至為了暗示劉瑞要高抬貴手,薄梁在最后的自述題上洋洋灑灑了幾十字,中心思想就是《我的太子外甥》。 而陳橋就簡單明了得多,開頭就是“蒙吾舅圣德”,就差在標題上寫著《我的皇帝舅舅》。 第97章 “這兩老六,真是給人出了道難題?!眲⑷鸱鲋~頭,努力不讓脾氣時空,但是那種漸漸升起的無力感還是讓他忍不住扶額,陷入要不要開后門的糾結中。 平心而論,館陶長公主和軹侯沒有做的太過分,至少會在面子上裝一下??杉幢闳绱?,他們的所作所為還是讓科舉這個本該冠以“公平”之名的求賢途徑變成一張藏污納垢的假皮。亦或是說,所有人都明白這場看似公平的考試其實是有兩條通道。只是為了給太子乃至皇帝博個賢名,而不在公開場合表露這點罷了。 “名次肯定是要給的,但也不能給的太高?!眲⑷饓合掠可闲念^的無力感,緩緩道:“你讓北平侯世子把這兩份試卷的抄錄本給宣室殿送去,想必館陶姑母和軹侯看后能明白孤的身不由己?!?/br> 劉瑞咬重“身不由己”這四個大字,盯著李三的眼神讓他微微一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