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孤想讓卿等明白的是科舉選的是能做實事的人,而不是高高在上,張口閉口就是先賢圣言的呆子?!眲⑷鸬脑捄懿豢蜌?,但是作為一國的儲君,他卻有底氣這么說:“難道孤一堂堂太子,還要親自去教底下的人怎么辦事,或是等著精通五經的呆子們能獨當一面嗎?” “那也未免太可笑了吧!” “孤是在當大漢的儲君呢!還是給沒斷奶的娃子當傅母?” 袁盎聽著后生們七嘴八舌的議論,頭疼地閉上了眼睛,然后講起他因魯儒的事去太zigong請罪時,后者邀他和申屠嘉喝茶說過的話,真是有些恨鐵不成鋼道:“爾等已過及冠之年,但見識卻連太子的皮毛都比不上?!?/br> 說罷,袁盎還狠狠捶了下桌案,冷冷道:“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爾等做官是為了忠君愛民,而不是像九市里買布的婆子那樣嘴碎?!?/br> “怎么,這年頭入仕還得你們想要什么官,太子就得給你什么官?!霸粧吡搜蹧]話說的后生們,冷笑道:“與其在這兒憤憤不平,不如想想太子邀了那么多小眾的博士會出什么題?!?/br> 別看主考官是北平侯世子,但是能出什么題,要出什么題,還不是由太子說了算。 而漢家的這位太子…… 說他思維跳脫都是用詞含蓄…… 別說是對劉瑞的行為作風不太了解的儒生,就是跟劉瑞相處甚久的子鳶都想不出他會讓人出什么題。好在墨家與農家一向交好,對茶道和釀酒也頗有研究,所以在諸子百家里顯得十分脫俗。 脫俗到讓人懷疑太子是不是為了給墨家開后門才搞這么多saocao作。 “殿下,博士們已經擬好初試的卷子,請您過目?!北逼胶顝埳n的張奉算是漢家最老的徹侯世子,此刻正坐在輪椅上向他匯報出卷進程。 為著考題不泄露,這些被選進來出卷,閱卷的博士們直到考試結束前都不能離開圍了兩層的博士館。唯二能自由出入博士館的就只有劉瑞和主考官張奉,以及一個負責送飯的啞巴隸臣。并且在試卷送去思賢苑后,負責抄寫試卷的官員也不能在科舉結束前踏出工坊一步,得和工匠一起呆到科舉結束才能離開。 而等貼了好幾層封條的試卷箱被送去考場后,考官必須像后世的高考官那樣當著學生的面展示毫無破損的試卷箱,然后展示同樣貼著封條的裹布。在此期間,若有任何一個試卷箱或裹布的封條遭到損壞,那么這次考試便就此作罷,將由廷尉調查參與運送和保管試卷的所有官員。 包括那些出不了門的博士和抄寫試卷的官員工匠。 劉瑞接過張奉遞來的試卷,只見上面雖然只有二三十題,但是包括各學派里都會講的問題,《漢律》里比較生僻的知識點,賈誼那名滿天下的《過秦論》,以及北平侯張蒼所出的算術題。 張奉坐在輪椅上瞧著認真看題的太子,還是沒法把眼前的少年和剛才的天才劃上等號。 要知道《九章算術》可是他父親張蒼——天下公認的算術大師的畢生心血。 雖然收到要給第一場科舉出題的消息時,牙齒掉光的張蒼沒有拿出壓箱貨,而是讓兒子從中難度的算術題里挑幾個給太子用用。 而當趕到長安的張奉請太子過目時,后者僅用了四分之一柱香的功夫就解開這些公認的難題。 更可怕的是,這還是在太子一邊辦公,一面看題的情況下才有的“神速”。 在張奉看來,太子解題就跟玩似的,甚至還嫌題目出的不夠難而改了幾筆,看得張奉頭皮發麻的同時也感到一絲可惜:“若是殿下早生幾年,或是我父晚生幾年,您二位一定能在算術上成為摯友?!?/br> 只可惜張蒼已是百歲老人,別說是與劉瑞討論算術問題,估計連捧到眼前的竹簡都看不清了。 第94章 張奉送來的《九章算術》擱在現代剛好能做小學六年級的數學課本,而劉瑞已經把高考的知識還給老師,但是他的底子在哪兒,平日也會幫忙審查椒房殿的賬本。 如果不是張奉給的題目描述實在是太晦澀了,劉瑞的做題速度應該還能再快點。 “話又說回來,殿下用的計算方法真的讓人大開眼界?!睆埛畹玫絼⑷鸬脑试S后翻看他的解題過程,只見上面沒有列出任何數字。亦或是說,上面沒有張奉所熟悉的數字,而是一堆稀奇古怪的符號。 張奉不愧是張蒼的兒子,靠著與題目和運算結果的一一對應愣是猜出了阿拉伯數字的指代意義與使用規律,甚至連加減乘除和豎式運算都摸了個透。 劉瑞聞言一臉詫異地看著張奉,只見七老八十的人如幼童般在輪椅上手舞足蹈,興奮地忘了應有的禮節。 “是臣失態了?!被剡^神后的張奉發現劉瑞目光灼灼地盯著自己,忍不住握拳低咳了聲,然后說道:“和傳統的計算流程相比,太子的這套計算方法簡潔明了多,不止是太子所創,還是……” “是西域那邊傳來的計算方法,孤也是偶然習得,覺得這比傳統的計算方法更為好用,所以才有機會在卿的面前賣弄一下?!眲⑷鹩浀谩妒酚洝防飳τ《鹊姆Q呼是身毒,所以也就順勢編道:“聽說西域也是學了身毒人的計算方法?!?/br> 雖然張騫是在漢武帝把匈奴捶了個半死后出使西域,不過在張騫之前,民間與西域和安息帝國的往來便從未斷過,只是缺乏官方渠道而未顯得特別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