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劉瑞本想借機看看他們的反應,好在科舉后的宴會上裝下bking,結果聽見申屠嘉這么說也只好用上準備在科舉宴上激勵學子們的話:“陶器木夾,黔首之茶,何來奢靡一說?” 瞧著申屠嘉的臉色有所好轉,劉瑞又看向袁盎,開始一場大腦風暴:“正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煮茶也是同一道理?!?/br> 劉瑞看向李三煮茶的小案,繼續說道:“同樣的材料,只要在流程和器具上琢磨一二,便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br> 袁盎的腦海里不由自主地冒出儒家分八派后,又因主攻的方向不同而裂出好幾個分支的內斗史,再看看劉瑞那副風輕云淡的模樣,不免嘆道:“臣已明白太子的良苦用心?!?/br> 劉瑞不知道袁盎明白了什么,但還是點了點頭,問道:“卿來這里的用意,孤也明白?!?/br> 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不會在劉瑞與魯儒的爭執中站后者。別管魯儒和好事的淮南王,吳王如何給劉瑞扣帽子,關中的態度一直都是“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反正太子不會有錯”,而在儒家內部,對魯儒的批判也從未停止。畢竟對申培十分尊敬的竇嬰當了太子詹事,還為當時不是太子的劉瑞授過課,這就說明太子本身是不排斥儒學的,并且還有參觀孔宅的示好之意。 至于向儒生示好為何要帶上晁錯…… 呵呵! 沒有皇帝的意思,晁錯能陪太子出行? 尤其是在了解過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儒家里腦子最好,在朝堂上影響力最大的魯詩派和公羊派都徹底無語了,恨不得撬開魯儒的腦子看看里頭裝著什么。 “公還說自己知禮呢!可自己你干的那是知禮的事嗎?”年紀較大的申培早在趕來開會的路上就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 作為荀子的徒孫,申培能在高祖、呂后,先帝、今上的手下混得如魚得水,那肯定是兩把刷子在身上。最重要的是,申培是高祖與魯儒沖突的親臨者,同時與老師浮邱伯接受了叔孫通的召集,然后還去師兄楚元王那兒擔任太中大夫,所以是儒家里最了解劉氏恐怖的人。 “你該慶幸太子只是借故諷今了幾句,到底是給爾等留了情面,沒有魯地的儒生們在黔首面前顏面掃地?!鄙昱嗟某玫匚辉谀莾?,加上他還是魯人,所以在劉瑞面前張牙舞爪的魯儒在申培面前安靜如雞。 但還是有不服氣的小聲道:“太子在魯地維護晁錯那個jian賊也算是給咱們留面子?“ “不然呢?看著你們在孔宅外斗起來,公開去打陛下的臉嗎?“申培冷笑道:”是太子讓晁錯來的嗎?不是。是陛下?!?/br> “是陛下!“ 申培驟然拔高了聲音,怒斥道:“你是想讓儒家,尤其是咱們魯儒,再經歷一次高祖時的顏面掃地?“ 提起這事申培就一肚子火,對待魯儒更是沒啥好臉色。 想當年叔孫通下注贏了,摩拳擦掌地打算帶兄弟們給劉邦露一手時,魯儒這個攪屎棍跳了出來,把高祖和蕭何的禮法設計批得體無完膚不說,還言他們的設計與《周禮》相比就是一坨狗屎,順帶諷刺了下劉邦和蕭何的出身。 時隔多年,申培已記不清那時的場景,但是為此遭受的冷落可是讓他終身難忘。 尤其是在劉瑞懟魯儒提到《周禮》一事后,直接讓死去的記憶攻擊申培,導致他一七八十歲的老人血壓上升地眼前一黑,嚇得王臧上前抱住跌倒的老師。 眾人一番手忙腳亂后申培終于幽幽醒來,咳出一口不上不下的濃痰后緩緩說道:“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br> 想想劉氏從未改變的削藩態度,以及儒家在關東和江淮一帶大行其道,在關中的影響力卻不及黃老和法家的現狀,申培自是又氣又急地拍著桌案,冷哼道:“爾為庶子卻議國事,是想說天下不清,禮法不正?” “難道不是嗎?”魯儒反問道:“若用《周禮》,何至于連太子都張狂至此?!?/br> 申培:“……” 王臧:“……” 其他門派的儒家子弟:“……” md,跟這群人說不通??! 申培會開王臧扶著他的手,面無表情道:“那照你的說法,孔子那般推崇《周禮》的人為何要敬鬼神而遠之,教萬民以知禮?” 魯儒無言以對,畢竟對于保守的他們而言,遵循孔子留下的一切言論,包括對先賢古籍的研究才是正道。 申培瞧著他們這樣,再想想袁盎打聽到的劉瑞態度,忍不住嘆了口氣,繼續問道:“侍鬼而甚于侍人者,何以明鬼神?固親親相尊而不舉賢者,又何以視臣妾?” “若要天下知禮,就必須授禮,敬禮,以及明禮?!吧昱鄾_著魯儒搖了搖頭,失望道:”爾觀孔子的言行真是流于表面而不知其背后深意?!?/br> 申培也不是什么富貴出身,要是活在嚴尊《周禮》的年代絕對是人下人下人,所以瞧著魯儒的做派那是相當的不順眼。 同樣沒有顯赫出身的王臧也是一肚子的氣。 而在這里人數最多的公羊派大都是在胡毋生和公羊壽這兩個大佬的資助下艱難求學的貧困生,聽著魯儒談《周禮》真是有種“何不食rou糜”的惡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