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這樣一來,你的身邊可就都是儒生了?!?/br> “……” “儒家的太傅?!?/br> “儒家的少傅?!?/br> “還有一個儒家的詹事?!?/br> 劉啟的威脅聽得劉瑞十分無語,尤其是看對方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樣,他都想想說:“至于嗎?只是為了逼兒子談判,就要做到如此地步?” 或許是劉瑞的表情太赤裸了,劉啟居然毫不臉紅,甚至還能振振有詞道:“這就是朕教你的第一課,在絕對的權力下,你那點小心思都毫無用處?!?/br> “疑罪從有,無需證據?!眲A起醬菜,冷笑道:“否則朕把人人喊打的晁錯和沒用的陶青扶到內史,御史大夫的位子,就只是為削藩之策找兩把趁手工具?” 難怪歷史上的漢武帝會在晚年弄出巫蠱之禍。 疑罪從有。 一個大權在握的皇帝當久了,是很難聽得進勸的,所以在西漢前期,才會給丞相,兩宮太后如此之大的權利,就是為了在皇帝失控時有人能拉住韁繩,避免江山產生動蕩。而在漢武帝后期,內朝的形成導致丞相的權利被大幅度削弱,而兩宮太后的去世也讓漢武帝頭上沒了達摩克里斯之劍,百官們更是無處控訴皇帝的肆意妄為,這才有了一系列的saocao作。 最詭異的是,歷史上的漢武帝在晚年是昏聵了,可又沒完全昏聵。因為他知道自己錯了,所以還是拉下臉地下了罪己詔。 “想什么呢?朕與你說話時也能走神?”瞧著劉瑞直愣愣地盯著某處,劉啟拍了拍桌案,不悅道:“怎么,瞧不起朕??!” “不是瞧不瞧得起的問題,而是覺得父皇要是這么做的話,您那心尖尖上的內史大人會氣到一頭撞死在宣室殿里?!被剡^神的劉瑞瞧著劉啟“老子就是耍無賴,你能怎么著”的模樣,也是沒了往日的恭敬,直接破罐子摔道:“真是活人給酆都大帝打工——自掘墳墓??!內史大人一法家子弟為您嘔心瀝血了二十來年,結果到頭來是為儒生做了嫁衣,都快活成笑話了?!?/br> “也倒是天道好輪回,誰會放過誰?!?/br> “當年內史大人借儒皮上位,得了阿父的寵信,如今也算是物歸原主,把應得的位子還給儒家?!?/br> 第51章 “什么叫朕那心尖尖上的內史大人,你這小兔崽子在胡謅些什么!”劉啟氣得起身去打對面的瓜娃子,然而因著桌案低矮,擋了小腿,所以也就撲騰幾下:“晁錯那廝兒算個什么東西?也配讓朕放在心尖上?!?/br> “是不配您得了消息后快馬加鞭地回宮,也不配您至今壓著內史大人的奏章,不讓他像賈誼那樣上書削藩?!眲⑷鸨绕痖W著老腰的劉啟更像是成年的那個:“大父說過,看一個人不能看他說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br> 既然這里沒有外人,劉瑞也沒啥顧慮,索性把話說開道:“如果這都叫什么東西,那從丞相到破格封爵的中尉大人,都要哭暈在宣室殿外咯!” 唯一服侍父子二人的宦官令滿臉寫著“這是可以說的嗎?”。 不是劉瑞不信自己的阿父干不出這事,而是他對法家子弟的搞事能力非常信服。 畢竟李斯的戰績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要不是趙高不按理出牌,然后攤上腦子有坑的胡亥,沒準李斯真能改朝換代。 也正因此,劉啟雖然重用法家,又是讓晁錯當內史,又是讓郅都當中郎將,可是在朝廷上還是留了申屠嘉,竇嬰,袁盎等人制衡晁錯,而且還令周亞夫出任中尉,李廣出任長信宮衛尉來制衡郅都,避免二人架空皇帝。 不過上頭再怎么鬧騰,那也是黃老家與法家互相出拳,二者都不允許第三家坐收漁翁之利。 尤其是在沒有從龍之功的前提下,誰能占據儲君身邊的位子,誰就握有二十年后的主動權。 劉瑞不怕自己身邊全是儒家,因為只要劉啟敢這么做,即便他不做些什么,法家和黃老家也會默契十足地給儒家潑臟水,然后把胡毋生和衛綰拉下太子二傅的寶座。 “說起來,我倒是挺羨慕父皇的?!眲⑷鹣肫鸫蟾竿f過的趣事,揶揄道:“蒼公給您當少傅時只是約束您的言行舉止,并未干涉您對太zigong官員的任命,而東陽侯與石公都是……極為謙虛之人,所以太子二傅雖然管著太zigong里官員的調動,可實際卻是沒有這個能力?!?/br> “相較之下,漢朝的第一位太子可要凄慘的多?!?/br> 西漢的太zigong其實就是個小朝廷,所以太子二傅與詹事都是加強版的三公,在一定程度上給太子的任命權上了鎖。不過考慮到太子能直接面圣,并且在登基后有個班底交換的緩和期,所以太子二傅也不好限制太子的任命權,免得在新皇登基后落得個全盤皆輸的下場。 劉啟當太子時班底大都是他親自選的,但是在他登基后得到重用的也不多,算是給了后來者敲了警鐘。 不過這樣的警鐘也不是憑空而來的。 因為惠帝的緣故,劉啟當上太子時有不少屬官都幻想自己能像惠帝當太子時的屬官那樣架空劉啟,然而他們忘了坐在皇位上的不是高祖呂后,坐在太zigong里的也不是惠帝,他們更不是蕭何張良那樣的曠世奇才,所以在“二傅一詹”被敲打后,劉啟才逐漸收攏對太zigong的控制權,完成對太zigong的中央集權。 劉瑞有信心在當上太子后把刺頭給拔掉,可是他嫌麻煩,想找個一勞永逸的法子:“父皇,您還有政務要忙,總不能與兒子耗到天荒地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