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再不動手,我只怕是沒臉去見我兒子了?!?/br> 應高也是隨之嘆了口氣,沒法安慰焦躁不安的王上。 而在關中等地,告病的晁錯趴在榻上,沉思一會兒后招來某個家仆,讓其給長安市令和長陵郡守帶句話,讓他們趕緊去找王田兩家的把柄。 最好是讓劉啟都暴跳如雷,親自處理王田兩家的大錯。 “公子瑞……”晁錯待家仆離開后苦笑連連:“我這輩子都沒想到會被一個總角小兒算計?!?/br> 相較之下,長子榮和其他皇子真的相差太遠。 遠到即便是不論出生,也會被個相差十歲的弟弟輕輕松松地壓上一頭。 第47章 因為關中的皇帝和關東的藩王都心里有鬼,所以在各方默契下,聲勢浩大的高廟事變猶如烈夏的暴雨,來的時候轟轟烈烈,去的時候一干二凈。 關中的黔首們就算想看達官貴人的笑話,可是比起晦澀的政治和怪力亂神,他們更愛聊聊哪家的關內侯新納了位年輕的美妾,哪家的徹侯又有不孝子鬧出笑話,在斗雞場外撒潑耍賴。 不過這樣的好日子并未持續多久,養好傷的晁錯便準備給劉瑞交差……順帶改善下自己在皇帝那兒的風評。 “這些都是真的?”劉啟聽完晁錯的話后面無表情地敲擊著桌案,那一聲聲脆響聽得晁錯寒毛直豎,但又不敢抬頭去看君王的臉色。 “臣不敢擔保自己說得句句屬實,但是臣與陛下的后宮無冤無仇,沒有理由污蔑陛下的良人?!标隋e的說辭早就在養病時被打磨得天衣無縫,聲音更是一如既往地堅定:“陛下與臣的計劃里最大的意外便是昌平長公主經過內史府衙,導致丞相委托長公主告之太皇太后。臣在事后查過,長公主的馬夫曾在事發前見過長陵田氏的奴仆,并且在事發后以老母病逝為由,向少府和長公主詹事告假?!?/br> 晁錯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劉啟,繼續說道:“巧合的是,馬夫的妻子是長公主之女的傅母,而且聽長公主府里的奴仆所說,當日就是她在攛掇長公主參拜高廟,說是有高皇帝的保佑,長公主和周姑娘一定能如愿以償?!?/br> 劉啟知道自己給阿嬌封了翁主后,他的異母meimei也動了心思,所以往長信宮跑得更勤,試圖讓薄姬心軟地給周姑娘一個翁主的名分。 由此看來,她帶女兒參拜高廟也是事出有因,但是…… “為何是王氏姐妹?”劉啟想過很多可能,如梁王還未放棄野心,吳楚兩地和劉肥(劉邦的庶長子)的齊國一系,劉長(劉邦的庶幼子,呂后的養子)的淮南王一系也沒放棄關中大位。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事竟與自己的后宮有關,而且還是最不可能的王氏姐妹。 你說栗姬,程姬,還有賈姬摻和其中都比王氏姐妹來得靠譜。畢竟栗姬是皇長子,皇次子,以及皇三子的生母,而程姬的遠親程不識在軍中也有一番作為,賈姬更是松溪賈氏女,與賈誼可是未出五服的遠親…… 她們三兒雖無搞事的理由但也比王氏姐妹更有搞事的資本。 可是以劉啟對晁錯的了解,他要是沒確切證據也不會來過來見他。 “證據呢?” “臣不敢越界調查宮里的事,所以與廷尉大人一起調查了下近期的流言,結果發現……” “發現什么?” 晁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看得劉啟分外火大:“別在朕這兒浪費時間,大王良人到底做了什么,才會讓你這般畏縮?!?/br> “臣……和廷尉在關中的勛貴之家間聽到宮里流傳出小王良人夢日入懷的話,說是堯舜降世,此胎一定貴不可言?!?/br> “貴不可言?”劉啟彎了下嘴角,諷刺道:“合著朕的十一個兒子,包括小王良人所出的公子越都是這再世堯舜的腳下泥。大王良人這是要廢掉朕的發妻嫡子,將小王良人和未出生的公子扶為正統?”且不談薄姬尚在且薄皇后并無過錯,就是薄姬去了,劉瑞廢了,他也不會選擇一個不到兩歲的奶娃娃或不知男女的胎兒當太子,重現幼主繼位的悲劇。 劉啟對自己的身體很沒信心。 先帝的身體比他更好都只活了四十七歲,他在登基前就有頭疼胃痛的毛病,如今也是三十好幾,快做大父的年紀,能夠撐到劉瑞及冠都已算是上蒼保佑。 讓他等個更小的孩子繼位? 那這天下到底姓劉,還是姓王? “雖然還沒宮里的情況,但是那些放出謠言的人或直接或間接地都與長陵田氏有關,并且,并且……” “并且什么?”事已至此,就算王氏姐妹參與其中的荒謬性再高,劉啟也不得不考慮這種可能。 “并且王氏姐妹的異母兄弟,長陵田蚡已向燕國送去聘禮?!标隋e的聲音越來越低,幾乎是悄悄道:“臣去宗正和奉常那兒求證過,說是在卯月之后就有燕國使者過來商議鄉主的婚事?!?/br> 晁錯說罷還貼心道:“恕臣直言……王氏良人的母親臧氏可是燕王臧荼的孫女。當年高祖帶兵討伐臧荼,雖是將其成功捕殺,但有一子逃亡匈奴,而且與jian佞們一起挑撥燕國與長安的關系……” 要知道在劉建(劉邦的第八子)以前,時任燕王的異姓王沒一個有好下場。 而燕國與關中往上走個一百年可是有著二十萬人的血海深仇,加上燕國與代國一直都是直面匈奴的倒霉戶,所以與關中的感情不能說是水深火熱,但也稱得上貌合神離。難怪從高祖到今上都得安個趙王去監視二者,防止燕代哪天又來陳豨盧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