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別說是劉啟,就連劉瑞也非常兩邊為難,左右不是人的處境。所以先答應竇太后的請求,但是留個準備時間,模糊下事成之日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落到竇太后耳里,跟人講條件,尤其是跟孫子講條件讓她很不舒服的同時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人家說得在理。 要是她前腳強迫劉瑞去薄姬那兒給館陶長公主求情,估計以薄姬對劉瑞的偏疼,后腳就會想方設法地讓竇太后不快。 所以要搞定劉瑞,不付出點什么不行。 只是這人小鬼大的劉瑞到底想要什么,竇太后竟一無所知…… “大母也知大父過后,為了彰顯天家慈悲,同時也因宮里的役者大都過了不惑之年,所以放了批垂垂老矣的小黃門和女官出宮,允許他們告老還鄉或為先帝守靈?!眲⑷鹜蝗幻C了儀態,然后朝上拜了拜,口齒伶俐道:“先帝與父皇隆恩,賞了退役宮人們不少銀錢,以此感謝她們對漢家的一片忠心??墒菍O兒想著宮里的役者要么是國破家亡的可憐人,要么是被不想賣兒鬻女的父母送進宮的?!?/br> “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紅顏皆白發?!?/br> 劉瑞起身,想起白居易的《宮詞》,于是對著上座的竇太后和動容的左右宮人緩緩道:“ 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br> “小黃門們倒也罷了,畢竟他們出了宮也沒有生路,只能去道觀或者皇陵了卻余生,可那些在豆蔻年華就入宮的女子大都習得一門手藝,出宮后既能謀生,也可嫁人,不該在宮廷里紅顏老去,哀怨長鳴?!?/br> “所以孫兒懇請大母與太婆出面,給宮里的可憐人一個恩典,允許她們二十五歲后便可選擇出宮,不要讓無數女子的大好年華都埋沒于深宮中?!?/br> 第13章 劉瑞提出這個建議一是自嘲于自己這個現代不現代,古代不古代的特權階級的假仁假義,所以想為深宮里的可憐女子做些什么;二是想為自己和薄皇后攢波仁德的名聲,不說是像先帝那樣裝得讓百姓以為宣室殿里坐著的真是個活菩薩,但也得給自己加層功德罩。 劉氏皇帝雖然以“愛之欲其生而恨之欲其死”著稱,但是在“無為而治”的背景與傳承百年的“立嫡立長,父死子繼”下,梁王劉武和劉瑞的庶出兄弟想如愿以償也沒那么容易,反倒是東邊的藩王實在是個大問題,讓劉瑞不得不防的同時,也能理解先帝為何裝得那么寬厚仁善。 因為對于疲憊的天下而言,推翻一個仁德的皇帝無疑是沒事找事。 淮南王劉安之父劉長在呂氏伏誅后與先帝按照“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禮法被列為皇位繼承人。而最后之所以是先帝勝出而不是占了“半個嫡子”的劉長,一是因為先帝是四子,劉長是幺子;二是因為先帝的名聲比劉長好,不像是做出格事的人。 而這也是淮南王一脈與先帝一脈的糾紛開端。 劉長叛變后,先帝礙于秘密搞死劉襄三兄弟的事而對劉長高抬貴手,只是將其軟禁致死后短暫廢除了劉長一系的封地,然后在劉長去世后,又讓劉長的長子劉安重新成了淮南王。 或許是父親的經歷給了劉安警示,所以在先帝時期,淮南王劉安表現得那叫個儒雅隨和,學識淵博。 不夸張的說,那時的淮南王劉安就是所有宗親,乃至當今圣上的對照組。 有了這些倒霉鬼的前車之鑒,劉瑞自然得未雨綢繆。 當然,這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古代的生活實在是太無聊了。 沒有電腦,沒有美食,甚至連通俗小說都沒幾本。畢竟在小地主家都鮮少讀書的年代,大家都忙著填飽肚子或為舉孝廉而攢聲望呢!哪有空去加入那些“不務正業”的小說家。 “要是我再大點就好了?!泵棵肯肫鹱约旱哪昙o,劉瑞便有精力太多卻無處釋放的挫敗感。 【網文里的六歲富商是真實存在的嗎?】閑著無聊時,劉瑞也會羨慕姑姑館陶能夠仗著竇太后的寵愛和兄長的縱容為所欲為,甚至能在不太過分的情況下去挖少府的墻角。 而劉瑞呢? 雖然能借薄皇后和薄姬的手諭在少府那兒混得三分顏面,但是他和先帝一樣,走的是白蓮花路線,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做越界的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胡思亂想又端著人設的劉瑞真的需要轉移視線,釋放壓力。 與其以幼童之軀去宣室殿里發表“高見”,不如先從宮里的瑣事做起。 反正有薄皇后和薄姬頂著,借著安排宮人退役的事,劉瑞也能順理成章地接觸少府,看看他們是何態度。 至于為何要拉竇太后下水…… “孫兒在椒房殿時曾問過一些年長的宮女出去后愿不愿意成家立業,并且聽說掖廷待詔的家人子里,也有不少是入宮前看過人家的女子,所以想著既然要給年長的宮女們一份恩典,不如就好人做到底,幫其伐柯青年才俊。也好在宮人告辭時,得個天家送嫁的美名?!?/br> 竇太后知道劉瑞是給薄皇后攬民聲,之所以會找上自己,無怪乎越過自己會讓薄皇后和薄姬感到難堪,從而鬧出薄姬和薄皇后一起排擠竇太后的事。 至于她為何看出劉瑞的陽謀還愿去當劉瑞的棋子……一是因為此事一成,薄姬看在劉瑞和兒媳辛苦一趟的份上肯定會對館陶那丫頭高抬貴手,二是因為這種有助于“賢后”名聲的事不干白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