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老十二,劉寄,公元前155年出生,母王兒姁。 老十三,劉乘,公元前154年出生,母王兒姁。 老十四,劉舜,公元前153年出生,母王兒姁。 劉啟是公元前157年繼位,至于小豬為何被和諧,之后會講。 第3章 薄皇后雖然懦弱,但也不是蠢貨,至少比栗姬聰明,而且繼承了薄姬謹小慎微的優點,所以在兒子捏了她的手,又用眉頭狂作暗示的情況下,也是心有靈犀地配合兒子演戲:“若非太宗皇帝念你純孝,出手相庇,我兒一總角小子哪能徒步至霸陵?!?/br> 西漢時的喪葬之所以費時費力,就是因為送葬時祖孫都得徒步,并且每休息一次,就得搞個祭壇回一下死者的仁善,然后在哭一遍。 一去一回,別說是家資受不了,這人也受不了??! 薄皇后得知劉瑞放話守孝的第一反應不是欣慰于兒子的孝順,而是怕年僅六歲的兒子撐不住,一頭撅了過去。 好在劉瑞是個有秘密武器的狠人,靠著偷偷狂嗑體力丹,愣是撐到回宮后倒下,還博了個堅強的名聲。 相較之下,劉啟的第六子劉發,第八子劉端,第九子劉勝,以及王娡所出的三個女兒就沒那么好運了。純靠劉啟拼命搭臺階,讓他們跟劉氏宗親里的老幼一起休息,才把歷時七月的葬禮給撐了下來。 至于老七劉彭祖,倒是應了“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的老話,光是那活到七十四的身子骨就能保證劉啟的總角兒子里,除了劉瑞,還有個能撐下葬禮的狠人。 只是相較于大放異彩的劉瑞,劉彭祖不僅跪得太遠而且還沒年齡優勢,所以就沒那么顯眼,甚至都沒得到一句“有毅力”的表揚。 劉瑞醒后,薄皇后自是讓人上了些飯食,只是在唐朝發明細鹽,張騫出使西域前,就不要對古人的飲食抱有任何期待。即便是有蔥、蒜、姜,茱萸等調味品,但是在葬禮結束后的二十七天里,還是得著素衣素食。連新帝都是每日兩簞食加熱湯烹蔬,他們這些晚輩臣子總不能比皇帝還要嬌貴吧! 是以薄皇后派人端上的,也不過是一碗粥飯,一碗熱湯,以及兩碟加鹽的烹菜。 劉瑞吃的是無比艱難。 以往有醬雞臘鴨,蔥、蒜、姜,茱萸調味,這幾千年前的飯菜還沒那么難吃??墒侵皇O掠挚嘤譂拇蛀}后,除了一碗雜糧粥和幾口熱湯,他竟沒再動下筷子,看得薄皇后是又心急又心疼:“你就算是再悲痛,也得顧著自己的身子??!” 嘴巴發苦的劉瑞自然是心里臉上一并發苦,然后熟練地抬起袖子,眼淚嘩啦啦地流:“大父先去,我身為孫輩尚且食不甘味,而太婆大母與阿父同大父相處幾十年,尚能在大父去后進食一二?尤其是太婆……常言道,白發人送黑發人乃至人生一悲,而太婆……” 暫時想不出后面該怎么說的劉瑞只得以袖拭淚,椒房殿里見劉瑞都哭了,自然跟著掩面涕淚。 尤其是椒房殿的主人薄皇后。 雖然劉啟對這個長輩安排的發妻很不喜愛,但是從薄姬到先帝再到竇太后,不說是對薄皇后視如己出,但也稱得上慈愛有加。 尤其是先帝。 當年栗姬仗著劉啟的寵愛無法無天,甚至想越俎代庖地管理太子后院,若非先帝出面敲打了劉啟,又拉了竇太后做了惡人,只怕不僅是薄皇后難做,就連宮里的薄姬,也要面對保孫媳還是安太子的難題。 “你阿母這輩子,怕是沒法還清你大父的恩情了?!毕肫鹣鹊蹫樗柍馓拥膱鼍?,薄皇后自是鼻子一酸,淚如雨下。 她恐怕是椒房殿里哭得最真心實意的人,可是劉瑞聽了,卻在心里翻了個白眼。 他那白蓮花似的大父哪里是替薄皇后出頭?他是替劉瑞,替大漢的尊卑禮法出頭。 自古以來,之所以立嫡立長而不立賢,就是怕眾皇子為了賢名勾結官吏,不干正事,最后搞得分崩離析,國破家亡。 劉瑞敢打賭,以先帝的性子,要是大漢能立皇太孫,薄姬和先帝哪怕是讓中郎將壓著劉啟,也要逼他上書奏請立劉瑞為皇太孫。 也正是因為栗姬太鬧騰,薄皇后又支楞不起來,先帝才把劉瑞抱到未央宮里親自教導。就是為了警告劉啟和他那些不安分的姬妾,告訴他們,只要劉瑞活著一天,他們就別想搞事。 至于薄皇后……先帝肯定嫌棄過這個兒媳太過弱懦,別說是跟竇太后相比,她連薄姬都比不上??墒菑牧硪唤嵌葋砜?,薄皇后懦弱一點也沒什么不好的。大漢不需要一個外戚出身的強勢皇后,而弱懦的薄皇后也不會變成栗姬乃至呂后那樣的存在。 “替我洗漱更衣,我要去長樂宮探望太婆大母?!北藭r的大漢兩宮并立,為長樂未央。其中,長樂宮為太皇太后等長輩們的住處,未央宮是皇帝和其后妃們的住處,外加個留給太子的北宮(太zigong)和上林苑。 彼時的劉瑞只是嫡子,并且沒到舞勺之年,所以跟薄皇后住在未央宮的椒房殿里。而比劉瑞大了十幾歲的庶出兄長們,則是為了避嫌搬到長樂宮后的殿宇。 薄皇后令宮人們燒了熱湯,讓劉瑞簡單梳洗后,便陪他去長樂宮請安。 和劉瑞想得一樣,先帝死后,宮里最悲痛的莫過于薄姬,她幾乎是日哭夜哭,差點哭瞎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