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書迷正在閱讀:糟糕,被師尊盯上了、工具人有話要說、[女穿男]西漢皇子升職記、清穿之敦肅皇貴妃、康熙老認為我是仙女轉世(清穿)、雍正試婚宮女[清穿]、一覺睡醒多了個鬼王老公、沒想到我竟被龍拆吃入腹、天緣令之天青傳說
“天佑大瓊、國泰民安!” “天佑大瓊、國泰民安!” 兩人異口同聲地說完,相視一笑,接著舉起酒杯便一飲而盡。 放下手中杯盞,蘇徐行忽然淡而一笑:“為慶祝兄長建造育善堂,成就一番政績,小弟今日其實特備了一番薄禮奉上?!?/br> “哦?”聽到有禮物,許之印十分好奇,在他看來他的賢弟為人不俗,他既然要送禮,怕不是金銀細軟那般簡單之物。 “賢弟要送為兄的是什么?” “是這個?!痹谠S之印期待的眼神中,蘇徐行掏出了一張紙,紙上文字簡短,只略略幾行,但詳細記述的卻是這段時日風靡桃源的“富貴蛋”的制作之法。 “這……”許之印拿著那張紙,眼中滿是震驚,“這富貴蛋……” “兄長見笑?!碧K徐行淺淺一笑,沖許之印一拱手,“小弟不才,偶然制成了這富貴蛋,后面又多加琢磨,幾經試驗,這才有了這張完整的秘方?!?/br> “青河縣內雖已有不少小攤、酒樓制出了富貴蛋,但多是不得其法,只有按照紙上秘方制成的富貴蛋才最為正宗,蛋黃細膩流紅油,嘗起來咸香無比?!?/br> 聽了蘇徐行的話,許之印頭一次慶幸自己從沒有低眼看人的習慣,或許……結交蘇徐行將是他一生中都極為重要的決定。 “青河內雖有了育善堂讓那些乞兒難民得了庇佑,都有了容身之所,但他們的吃喝穿用無一不是開支,若總讓商賈們捐錢捐物只怕會惹得他們不滿,而若不能保證這些乞兒難民的生活,也怕會迫使他們繼續走上偷竊的老路……”蘇徐行頓了下,接著道,“但有了這秘方就大為不同,‘富貴蛋’已然成了桃源的一大知名吃食,附近村鎮有不少人都慕名而來,來往的馬幫商隊也都會帶一些回去。若是能由大人出面讓育善堂的乞兒難民來制這富貴蛋售賣,所得銀錢便可以確保他們的生活,若有盈余,便能更好地完善育善堂,為更多無家可歸的百姓提供支持?!?/br> 從蘇徐行拿出這秘方許之印就知曉了他的用意,這不僅僅是讓育善堂的乞兒難民有了生存之法,若是能將“富貴蛋”做成青河的特色吃食聲名遠揚,只怕于整個青河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這張秘方……許之印此刻心中是震撼大于高興。這不單是一張秘方,更是千兩、萬兩的財富??!而如今蘇賢弟便這樣毫無私心地拿了出來…… 想著,許之印突然起身,沖還沒反應過來的蘇徐行就是深深一拜:“蘇公子!我代青河百姓謝謝你!” 蘇徐行沒想到許大人會這么鄭重地感謝自己,只一愣他便連忙起身扶起許之?。骸靶珠L客氣了。你我既是兄弟二人,便不說這些?!?/br> 但許之印握著蘇徐行的手還是重重地拍了拍,并承諾道:“日后若有用上愚兄的地方,賢弟只管提!” “欸,那小弟便不客氣了!”蘇徐行也不扭捏,大大方方應下了。 其實這一切都是蘇徐行一開始就有的計劃,育善堂與富貴蛋密不可分,只是因為錢掌柜那個攪屎棍才導致計劃拖延了許久。 雖然錢掌柜收購走了周邊所有的鴨蛋,還與農戶們簽訂了不公平的契約不讓他們給其他酒樓提供鴨蛋,但縱使他能耐太大,又如何能奈何得了縣令大人呢? 一如蘇徐行所想,他那日走后,許之印立馬就將富貴蛋的制作提上了日程,建造育善堂的善款還有一些盈余,他全都讓衙役們拿去買了富貴蛋,接著去育善堂交給了那些乞兒難民,并告訴他們這是他們日后的營生,能保障他們的日常用度。 有了避難的場所這些人本就感恩戴德,現在聽聞還能有銀錢賺更是對許大人的話言聽計從,鉚足了勁制作那富貴蛋。 沒用多少時間,育善堂所出的“富貴蛋”便橫空出世,徹底打破了桃源鎮一品樓一家獨有“富貴蛋”的局面。不僅如此,相比一品樓那空有咸味并無太多口感的富貴蛋來說,育善堂的富貴蛋才是真正掌握了“富得流油”的精華,筷子一戳便紅油流淌,入口綿軟細密,滋味非凡,比之當初最先出富貴蛋的芳香樓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了育善堂這更為正宗價格也更為合理的富貴蛋,一品樓的是徹底無人問津了。不過短短十來日,錢掌柜想不通問題到底出在了哪里,那許大人是怎會知道如何制作那富貴蛋的?! 但不論錢掌柜如何抓耳撓腮、輾轉反側,一品樓的大勢確實一去不回,不僅如此,他先前屯了那許多的鴨蛋還壓在庫房,只怕就要砸手里了。 第25章 聽聞錢掌柜最近正四處打聽哪里有收鴨蛋的,徐三娘樂得差點笑彎了腰。 “想不到他也有今日!”徐三娘滿臉冷笑,朝著錢府方向啐了聲,“那錢仁才先前那般神氣,竟放言青河境內我們都收不到一顆鴨蛋,如今倒好,他壓了那么多的貨在手里我瞧他賣給誰去!” 只要一想到之前錢掌柜來芳香樓吆五喝六時的囂張模樣,徐三娘就恨得牙癢癢。不過好在如今“大仇得報”,她只覺得渾身舒爽,再加上最近芳香樓生意頗好,她近日里總是紅光滿面,好不快活。 見徐三娘又恢復了從前的神氣活現,蘇徐行也跟著彎了嘴唇:“那就恭喜徐掌柜守得云開見月明了?!?/br> “蘇公子?!甭牭剿@樣說,徐三娘突然起身,沖坐在對面的蘇徐行便是盈盈一拜,“三娘在此謝過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