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她懟遍娛樂圈 第65節
書迷正在閱讀:老男人穿書后在戀綜爆火、卑微小可憐重生后成了撒嬌精[ABO]、穿成哥兒了怎么辦、[重生] 清冷美人O長官竟是天然撩、怎么就成萬人迷了[快穿]、變成少爺的漂亮小可愛后,他攤牌了、京西往事/今夜渡港、一胎雙喜:顧總不按套路追妻、又瘋又愛演[無限]、草原牧醫[六零]
她赤腳踩在綿密的沙灘上,海風的咸濕撲面而來。 夕陽沉了一半在海平面下,瑟瑟水光與絲絲縷縷的云絮一并被染成橙色,交匯交融在碧藍的底色之上。 潮水一波接一波涌起回落,每每沒過腳踝,輕柔又強勢,帶著夕陽的余溫。 幾只海鷗逐浪而來。翼展將近半米的家伙們,低沉下來在頭頂盤繞回旋,她甚至能感受到它們翅膀帶起的風,聞到它們身上羽毛的味道。 視覺聽覺觸覺嗅覺,一切與真正的海邊沒有任何區別。 果然是全息! 竟然真的是全息! 兩輩子,顧盼頭一次真真正正的感覺到震撼,就連當初她覺醒記憶發現自己是穿越的,都沒有這么吃驚過。 用文字表達情緒是她的專長之一,但此時此刻,她腦海中組織不出任何有效的語言來描述這樣的感動。 悉索的腳步聲忽然想起,顧盼循聲回頭,溫竹緩步走來,手里那些一個紅色的東西,那是……肯德基的薯條? 她眼睜睜地看著他過來與她并肩,拿出一根薯條,舉高,一只海鷗俯沖而下。 顧盼實在忍不住笑了出來,方才的震撼和感動化成了無言以對的忍俊不禁。 她當然有許多問題想問,但這個時候沒必要這么掃興,還是好好約會要緊。 兩人興致盎然地一起喂了一會兒海鷗,至于秀恩愛其間被海鷗怒扇了幾翅膀這種小事就不必細說了。 退出場景之后,顧盼才一迭聲地問: “擬真度最高多少,可以調節嗎?技術成熟確保不會有后遺癥嗎?可以大規模作用了嗎?目前支持用在哪些方面呢?” “咱們剛剛體驗的是百分之九十八的擬真,也是目前能夠達到最高的,可以調控下降?!?/br> “多方面測試已經快一年了,經過幾次調試,除了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基本不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br> “完整技術目前只運用于軍方,下一步會小范圍運用于一些高精尖的或者非常重要的民生領域?!?/br> “文娛方面,會開放簡版,不可能完全開放?!?/br> 溫竹一一回答。 他帶顧盼來這一趟,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了——開放的簡版技術,自然是她第一用。 “那也是劃時代的驚喜了!”顧盼長長地吐了一口氣。 “不過,要改造適用于拍攝影視作品,還需要相應的新器械,真正能用還得一段時間。播放的話也有特殊要求?!睖刂裼值?。 “相比起來,時間是最不要緊的事!”顧盼感覺十分慶幸,“幸好之前咬牙硬撐整合了一條院線?!?/br> 哪怕影院數量不是很多,但那是真正的自留地,每家騰出一間影廳改造適應新技術,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有全息技術帶來的沖擊在前,春節檔電影上映六天狂攬22億票房雖然驚艷了眾人,好像也沒有特別香。 不過,她自己怎么想的不要緊,真有外人想騎臉輸出,那就…… 復工后,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顧盼帶著劇組主創參與訪談,就被對家請來的媒體問道了臉上: “顧導,近來有輿論提出,《商海兇險》的劇情流于媚俗有意討好觀眾等等評價,對此你怎么看待?” “今天是復工后的第三天了,《商海兇險》的實時票房我還沒來得及看,你能告訴我現在是多少嗎?”顧盼不著急正面回答,反問道。 記者愣了一下,還是旁邊的同行接話道:“現在是下午三點半,今日票房截止到現在是2.1億,預估今天總票房能有3.6億?!?/br> 顧盼聽了微微一笑:“你們都聽到了,這是觀眾用真金白銀投的票?!?/br> “我拍的是喜劇,商業片,大過年的,商業片不討好觀眾,難道給觀眾添堵嗎?” “一部電影,有人不喜歡很正常。不喜歡的人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但要是針對性攻擊侮辱喜歡的人,那我就得幫大部分人問一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業內人盡皆知顧盼是個攻擊性極強的人——攻擊性不強,怎么敢掀起那么大風浪? 但在媒體面前針對大眾這么放話,仍舊讓許多人目瞪口呆。 去年的潘導不就在公開diss觀眾上栽了大跟頭?她還敢再來一次?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這么想的人顯然忽略了一個重點——去年潘導的片子撲媽不認??! 受diss的群體范圍天差地別,造成的影響當然南轅北轍。 顧盼這話夸的是普羅大眾,有幾個會對號入座“老幾”的? 所以,這話一出,不但沒有引起公憤,反而掀起了大規模的狂歡。哪怕有人不屈不撓地提出“顧盼有什么資格代表人民群眾”,最后還是被淹沒在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中。 …… 電影到下畫,總票房48.27億,不少觀眾遺憾沒能突破50億大關,但業內包括華年影視自家人都麻木了。 同是小成本喜劇黑馬,去年的《半路夫妻》比今年這個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去年是整體大盤都涼,矮子里面拔高個,今年是《商海兇險》自己帶起的大盤自己吸了一大半…… 毫無疑問,這部電影一定以“以小博大的典范”而影視留名。 “瑪德,怎么特么拍的??!” 不知道少人在夜深人靜時輾轉反側罵罵咧咧。 別看有人買黑通稿,但真正懂技術的人都看得出來,被精彩故事掩蓋了光輝的拍攝和敘事技巧。 “這么年輕又沒啥經驗,這技術怎么練出來的?有這個技術,不拍大片,拍小成本喜???有毛??!” 顧盼可沒空琢磨別人偷偷想什么,給《商海兇險》開過慶功宴,就悄無聲息地投入到新片的籌備工作中。 華年成立的第一年,除了電影方面相當斐然,不但收獲了票房口碑,還火了一眾演員外,其他方面也各有成績。 上半年,工作室時期拍攝的醫療劇播得很火。年中到年末,參與投資和自家投資拍的幾部劇陸陸續續上映,沒有特別爆的,熱度也不低,啟用的新人有幾個嶄露頭角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不過,熱度最高的還是徐景州、白聿和王衡三個。 換一家公司,這三個內部競爭資源就能打破頭,但顧盼這兒,給這三個人規劃的發展路線沒有太大沖突。 王衡目前還沒有上大熒幕的底蘊,顧盼讓人給他接了一部歷史正劇的男三,把人丟去給一眾視帝視后磨礪了。 徐景州和白聿,上她的新戲,一個男一,一個男二,量身定制的角色,再合適不過了。 女主演要一人分飾兩角,顧盼挑了一圈,演技夠用的,要么年齡不合適,要么沒檔期,她干脆決定自己親身上陣。 顧導的新戲,緝毒禁毒題材,片名《向死而生》,正式開機。 新聞出來,網上一片嘩然。說得好聽的,是“顧導什么時候走過尋常路”,說得不好聽的,是“顧盼瘋了吧”。 這種題材,早些年其實是拍過一些的,但來來回回拍不出什么東西,要么是苦大仇深的臥底,要么是亂七八糟的□□斗毆…… 又難過審,又沒新意,她怎么想起拍這的? 等有業內出來說,是任務片,還是因為某件事,質疑聲就變成了“哈哈哈”的幸災樂禍。 就這個前因后果,誰聽了不得說一聲“自作自受”? 也有顧盼的鐵粉站出來大聲呼吁:某些人別高興得太早,顧導從來沒讓人失望過! 得虧顧盼這次盡量采取封閉式拍攝,將這些風風雨雨隔絕在外,不然劇組免不了人心浮動。 對顧盼而言,這只是很尋常的一次拍攝,與上一部戲,上輩子拍過的所有電影相比,沒有什么格外特殊的。 親身上陣分飾兩角,也沒什么難度。 可對于徐景州和白聿而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白聿還好一些,他的拍攝經驗其實不多,經過之前大半年的試驗,已經比較適應電影的拍攝。 徐景州以前拍的電視劇多,雖然演技夠用,但難免有些習慣不太適應電影的拍法。連卡了幾條,rou眼可見的有些著急起來。 第121章 顧盼對徐景洲可能出現的狀況早有預料, 比他更沉得住氣。慢慢磨唄,前面費點勁,后面磨順了就好了。 她穩得住, 徐景洲漸漸放平了心態。 《驚雷》翻紅之后,他就穩居演技與流量并重的當紅一線,盡管有之前被雪藏幾年嘗遍人情冷暖的經驗, 一直極力克制著, 但走到哪兒都被一群人圍著追捧恭維的情況下, 浮躁是再所難免的。 進組幾天吃了教訓,反而找回了最初的狀態。 吃重頭戲的主演進入狀態了,整個劇組的運轉都更加絲滑一些。 拍攝就這樣有條不紊地推進,幾乎沒人察覺顧盼一直在趕進度。 一提到這個,顧盼就忍不住想罵人—— 就算是政治任務,二月末開機要趕國慶檔期上映是不是也太過分了點! 可惜上面沒給她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 只有同樣知道內情的制片和副導演, 背地里默默感嘆自家老板當真是大將之風。時間都緊成這樣了,還能不急不亂耐得住性子和徐景洲磨狀態! 劇組的拍攝是相對封閉的, 但預熱宣傳的工作早早地就做起來了。一共就這么點時間,不趕早, 難道要等后期做完直接luo奔上映嗎? 從片子的題材, 到政治任務, 到拍攝內容破例的大尺度, 再到反派男主角的設定、顧盼自導自演一人分飾兩角以及徐景洲和白聿第四次搭戲等等的話題正炒反炒遛過一遍之后,戲已經殺青了。 后期制作的期間,片花什么的也開始往外放。 “從《驚雷》開始, 我好像一直在加班趕進度……” 夜深人靜時, 她埋頭在溫竹的頸窩中長長地嘆息。溫竹又是好笑又是可憐地輕撫著她的長發,像安撫一只委屈的大貓一樣。 …… 一部電影從拍攝到上映, 前后只用七個月時間,很難不讓人覺得,這是個粗制濫造的大爛片。春節檔遭遇重大滑鐵盧的人終于找到了報仇雪恨的辦法! 上映前一個月,面對全網唱衰甚至開始貸款罵街的輿論攻勢,顧盼十分無奈,讓負責宣發的工作人員在這基礎上再添一把火。 黑吧黑吧,等著就知道什么是黑到深處自然粉了…… 人是有逆反心理的。 不管怎么說,她的處女作才剛以小博大拿下巨額票房,轉頭就被罵得一無是處,真當觀眾都是傻子? 就這情況,哪怕她真拍了個大爛片出來,也會有相當一部分人愿意去看看,究竟能爛到什么地步的! 更何況,既然都知道是任務片了,肯定是有公安方面出來背書的呀,這會兒跳這么高,也不怕當了出頭鳥…… 顧盼始終不明白,為什么總有那么些人記吃不記打。非要逆勢而為,是有什么見不得人的xp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