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她懟遍娛樂圈 第61節
書迷正在閱讀:老男人穿書后在戀綜爆火、卑微小可憐重生后成了撒嬌精[ABO]、穿成哥兒了怎么辦、[重生] 清冷美人O長官竟是天然撩、怎么就成萬人迷了[快穿]、變成少爺的漂亮小可愛后,他攤牌了、京西往事/今夜渡港、一胎雙喜:顧總不按套路追妻、又瘋又愛演[無限]、草原牧醫[六零]
比如說,粉圈其實是已經被做成了產業。任何一個有一定熱度的明星背后,都有一群賺得盆滿缽滿的后援會大粉之流,不肯成立后援會的明星是會被黑料埋到不見天日的。 比如說,新人演員除了要和經紀公司簽約,還得和某些平臺簽條件極其苛刻的分約,不簽分約沒戲可演,沒有后臺提攜的,要么直接退圈改行,要么,就爛劇里跑龍套跑到死吧。 比如說,有些平臺全方位參與影視制作從從最開始立項投資到最后發行上映的每一個環節,變相搞壟斷,哪怕劇撲街,賠的也是用戶和股民的錢,他們永遠不虧。 比如說,對于大部分影視公司來說,搞作品不如搞產品—— 搞一部及格線以上的影視作品,從立項投資到制作發行再到最終上映,投資高,周期長,人力物力心力消耗大,還未必能有與作品質量相匹配的成績,不確定因素太多。相比較成本投入來說,回報率實在不高。 搞產品就不一樣了。流水線批量生產,每一個環節都可以無限制重復,收割的就是熱錢。能夠維持長期熱度最好,韭菜反復多割幾茬兒,維持不住,一兩個月的熱度也夠賺。投入少,周期短,風險低,重復性高,幾十幾百倍的回報率,何樂而不為? 那么,哪些是可以被劃分到“產品”范疇當中的呢?那可是太多了。 規則成熟的規?;倪x秀節目是產品。過去幾年,每年都有數次大規模的選秀,不同的平臺不同的主辦方,動輒上百號選手,巧立名目的打投規則……金錢流動的聲音簡直令人迷醉。 通過選秀出道的男團女團當然是產品。成團出道,少則三四人,多則十來人,每個都是萬眾矚目的流量愛豆。代言、綜藝、商演……那一項不是割韭菜的利器?對了,團體內部不管是互相攀比撕逼,拉郎磕cp,都是刺激粉絲花錢的好主意。 題材小眾但死忠粉眾多的耽改劇不用說,也是產品。 炒作要從從源頭開始。 作者有名氣大小之別,ip火爆撲街之分,賣了多少版權費,買方是影視公司還是囤積ip的二道販子,哪個先拍哪個后拍,是網劇網大還是電視劇電影,出品方是不入流的小公司還是實力雄厚的大資本,制作團隊是名不見經傳,還是某經典爆劇同班人馬或者某獲獎電影班底,這些通通都要拉出來比一遍才行。 接下來就是選角。有名氣的沒名氣的,有實力的沒實力的,有后臺的沒后臺的,營銷號煞有介事,小道消息漫天亂飛,一次次地往外放風聲,再一次次地辟謠,捧的罵的,看似十分糟心,實則全是套路。 于演員來說,紅的人氣更旺,不紅的也自此叫得上名號,互相抬轎兩全其美。于投資方來說,熱度鞏固住了,提前開始回本了;其他相關的也各有各的收益,但凡和這事沾邊的其實都挺開心 好不容易過了立項、籌備兩個階段,把主演定下來,就意味著下一個流程的開始。今天才有路透流出,傳聞兩位男主演十分入戲可能假戲真做,片場互動甜甜蜜蜜,明天就冒出不知真假的劇組成員匿名透露說,為了過審要改劇本,某女配瘋狂加戲搶了原本的感情線,等到后天又有神秘知情人士出來潑冷水,說受某不可言說因素的影響,這劇不能上了…… 甜蜜的“小情侶”,搶戲的“惡毒女配”,棒打鴛鴦的“某不可言說因素”,這么一起一落之間,不就是天作之合情深不渝的典范模樣?粉絲能不上頭,不嗷嗷地磕cp磕到昏厥? 拍攝期間三天一熱搜,上映之后一天三熱搜,硬是把粗制濫造洗腦成業界良心,把為錢營業包裝成了絕美愛情。劇播完了,劇外這場大戲也不到散場的時候,先雙方合體接代言上綜藝參加各種活動從粉絲兜里掏錢,再拆cp提純粉絲,到了這份兒上,隔段時間還要再不時營銷一下什么“真相是假”“假象是真”之類…… 這么些saocao作一溜下來,除了cp入腦掏空錢包的粉絲,大家都是大贏家——這tm都什么玩意兒,啊呸! 追星混粉圈的可以說絕大多數都是青少年,都是國家的希望社會的未來,硬是被資本圈養起來,改造成了是非不分黑白不辨的韭菜精,這國家能忍嗎?cao縱輿論,甚至涉及到了意識形態問題,這國家敢縱容嗎? 上面事太多,一時沒注意到罷了,他們倒是敢。之前上面也有過三令五申,沒一個往心里去的,都不知道該說是膽大包天,還是賤骨頭不挨打不長記性! 第111章 主席臺上, 某領導的發言還未結束。顧盼拿簽字筆在紙上戳來戳去,偷眼去瞄其他人的神色。隱含慍怒還強作無事的,不用說, 都是上面被戳著痛處的,面色輕松還帶著笑的,就她視線范圍之內, 一個沒有, 當然, 她自己不算! 她一點兒也不同情他們,沒有幸災樂禍地拍手叫好,已經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涵養。畢竟,是他們做的實在是過了界限!就連上面的那些玩兒法,都還算比較基礎簡單的,這你敢信? 流量明星也好, 選秀節目、耽改劇也好,這些還只能算是相對“低端”的產品, “保質期”太短,還主要是靠粉絲經濟收割韭菜?!案叨恕钡漠a品, 那就是另外一種玩兒法了。 顧盼當初剛剛覺醒前世記憶, 查詢這個世界影視圈的情況時, 曾發現這么一件事。 幾年前, 一家上市影視公司簽下了一位頗負盛名的電影導演,并與這位導演簽了對賭協議。協議要求這位導演要在五年內為公司盈利七個億,要是完不成任務, 差多少, 這位導演得自掏腰包現金補償。 她當時就察覺到這其中的貓膩,刻意關注了一下事態的發展。 五年期滿正好是今年夏天。這五年間, 這位導演拍了六部戲,每部都是大投資大制作,但遺憾的是,這六部戲的總票房加起來也就不到十六個億。根據這家公司的財報顯示,扣除成本,這六部戲的純盈利最多四個億出頭,這位導演倒賠了近三個億。 她記得十分清楚,就是她去草原探班《昭武風流》的那段時間,這事不但在網上鬧得甚囂塵上,還上了一些紙媒。輿論沸沸揚揚,要么在“聲討”這家公司太過“黑心”,要么感嘆那位導演過于“老實”被人算計,總的來說,風向是往同情導演的這個角度來吹的,就連那六部戲中明顯大失水準的那兩部戲的黑鍋都快甩得一干二凈了。 這種發展著實沒超出她的預料,也確實把她給笑得夠嗆。 外行人只看見這導演白干了五年,費心費力拍了六部戲不說,還得倒貼三個億,他們不知道的是,早在對賭協議之前,雙方簽約之初,這家公司就花十幾個億收購了那位導演名下一家公司的部分股份??促~面收益,那位導演哪里賠了,根本是大賺特賺,更何況,還有其他隱性的收益。事實就是,對賭協議能不能完成根本就不是事情重點。 那,這家公司費錢費力搞這么一件事出來的用意何在?總不至于說,他們就是喜歡做慈善,白白送錢給那位導演吧?那當然不是! 這件事的重點在于,大導加盟,六部大投資大制作,再加上對賭協議的刺激,這家公司的市值在五年內翻了好幾倍,從幾十億一躍到幾百億!這何止是“暴利”兩個字能說盡的!股民比粉絲數量更加龐大,兜里的錢也更多,收割的規模和力度豈能同日而語? 此外,那位導演在這六部戲中大膽啟用了不少新人演員,捧出了好幾個影壇新秀,走得最快最穩最高的那一個,已經拿了兩個影后!這位新晉影后,同樣出自這家影視公司旗下,為刺激股價的新一輪攀升貢獻出了應有之力,并且可以預見,還會為持續出力許多年。 在這件事當中,那位簽了對賭的導演是資本的工具人,那六部戲,還有包括新晉影后就在內的那一批影壇新秀很顯然,就是高端的產品了。 除了收割熱錢以外,不管是低端還是高端的產品,都還有另外一個作用,洗錢。 電影行業,不管是哪一年都會出現那么幾部片子,號稱大投資大制作大班底,請了當紅的明星,拍出來的效果卻像一堆狗屎,明明差評如潮,上座率卻莫名其妙地偏高,尤其是偏遠地區、凌晨時段。最后一統計,總票房相當不錯……這究竟怎么回事,懂得都懂。 最可笑的是,有些心里沒數的粉絲,還把這情況歸功到自家“哥哥”“jiejie”頭上,認為是什么所謂的票房號召力,他們的“哥哥”“jiejie”不但樂見于此,還推波助瀾,實在不知道該叫人說什么才好。 顧盼從不覺得自己是一個高尚的人,兩次劇宣也沒少利用粉絲,但相比起來,第一,她從沒有千方百計巧立名目剪粉絲的羊毛,第二,她還實打實的拿出了兩部可以說比較優秀的作品。這么看,她覺得自己真的算是業內良心。 這些cao作,在行業內,尤其是那幾家大公司之間,都是心照不宣的。由此,衍生出了圈子里最核心的一條規矩,行內人不能揭內幕! 大伙兒都玩這一套,誰都不干凈,那就只好互相制約互相打掩護,誰也別想著拿這些做文章,把窗戶紙往破里捅。你今兒要敢揭我的遮羞布,就別怪我反手扒你的褲子! 話再說回來,資本要借助這些“產品”賺錢,也要防著他們,免得他們哪天因為外界的吹捧飄了,或是其他因素的影響一時糊涂,反捅一刀,對他們要有絕對的控制力。說的好聽點兒的,叫控制力,說的不好聽,不就是把柄? 這些被資本選中的人本身可能就自帶了把柄,譬如說入行之前的種種不可言說的黑歷史,明面上公司一定會遮著掩著,迎合粉絲塑造出各種的人設,實際上,證據全都捏在手里。 肯定有人要問,難道所有人都有黑歷史,就沒有真清清白白出道的?有,但出道前清白不代表成名之后依舊清白。沒有黑歷史,沒有把柄,可以現造嘛! 你剛接了一部戲,一進組就是幾個月,公司說你這不行啊,得保持熱度,我給你接了什么什么綜藝什么什么活動,你趕緊去,這邊我給你找倆替身拍著。你不同意?那邊合同都簽了,你不同意那就賠錢!最后替身這事兒要是爆出來,責任肯定不是公司擔著,這算不算是把柄? 你是一個歌手,公司給你買了幾首歌,直接對外宣傳是你自己寫的,然后跟你說,創作型歌手的人設有利于吸粉。你敢主動澄清事實嗎?不敢!這算不算是把柄? 包括其他諸如出軌睡粉絲私生子同性濫交這種私德問題,都是可以引導甚至于可以說引誘的。而且真論起來,這還都是小得不算事的呢。 再大一點兒的就是,讓你不知情狀態下睡個把未成年,再么像華影旗下那些人一樣沾點兒毒……這些人,別管他們被捧到什么樣的地位,都是空中樓閣,敢和公司對著干,說塌就塌了。 算起來,那場雪崩式塌房,顧盼是真的不敢獨攬大功。她放出的那點兒料,充其量就是刮了一陣小風。華影為了自保瘋狂地拉別家下水,別家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原則把雪球越滾越大,再加上丟卒保帥的、借機拉踩上位的、爭奪資源的,這才打了個糟亂。 當然,圈子里那些陳年污垢都翻了出來,給圈外人給開開眼界那是捎帶的,主要還是國家下了決心要整治了。 禁選秀,禁耽改,整治營銷號,改收視率算法,平臺數據擠水,查票房,查稅……這次,板子真的打下來了。 要說效果,應該還是顯著的,但……顧盼想起之前和那位大領導的談話,心中默默嘆了氣??梢灶A見的,只是短期的好轉而已!想要真正回到以作品為導向的時代,目前來說,是不可能的,除非……除非有了顛覆目前行業運作方式的大變革! 第112章 第112章 一場會開了大幾個小時, 等在外面的隨行人員百無聊賴,閑得不知道喝了幾遍茶水,上了幾次衛生間。好不容易才等到會議室的大門重新打開, 與會人員陸陸續續退場。 賀煜的助理留意到,但凡出來的人,狀態都不大好看, 心里“咯噔”一下。精神狀態明顯露出疲倦這很正常, 這么長時間, 就連他這個閑坐等候的人都有些困乏,更不要說實打實地開這么久的會了,任憑誰也覺得累得慌。關鍵在于,這么多人,一個個都有些頗為隱晦的懊惱和難言言表的凝重在臉上。 很快,助理就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己的老板。賀煜正與一位導演不知說些什么, 倒是聲色如常,與旁人的模樣大不相同, 但憑借對這位頂頭上司多年的了解,怎么可能看不出來, 他實際上并不平靜, 甚至可以說是一懷怒火! 反而是在賀煜后面才出來的那位, 華年的顧總, 那才是進去什么樣兒,出來什么樣兒,滿臉笑盈盈, 給人如沐春風之感。 助理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只是本能地一激靈,腦子里那根弦兒瞬間繃緊, 趕忙跟上賀煜。一路上人多眼雜,他也不敢多說,直到上了車,才小心翼翼試探問道:“賀總,這次……” “你覺得,她是個什么樣的人?”賀煜打斷了助理的話,反而問了句不大相干的話。 他這一問沒頭沒尾,又不指名道姓,助理愣了幾秒鐘,腦子里把之前的事兒飛速過了一遍,才反應過來這個“她”可能是誰:“您是問華年那位?” 賀煜閉目養神,低低地應了一聲:“嗯?!?/br> 助理想了片刻,才略帶些猶疑地回答道:“看著,看著是個,怎么說呢……應該是個很老成的人?!闭f完這句,他自己就覺得十分別扭,可換個說法,又很難表達出那種感受。 “老,成?”賀煜開始也覺得這個形容有一種難言的古怪,只是低聲慢慢重復一遍,仔細琢磨著這個詞,就忍不住嗤笑一聲。 “老成”二字,還真是不算錯!不然,他們這些在她手底下翻車吃大虧的人都是白給的嗎?單就是剛才會議結束后,她與其他人寒暄應酬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虛偽與圓滑,并不亞于他以往所見的任何一個久經商場的老狐貍。更何況,若不是老成得太過了,又怎么能早早搭上官方的線? 他捏了捏額角,似乎是在問詢,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語:“我記得,華年的背后是顧氏集團在撐腰?” 這不是華影倒了以后,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嗎?助理心里納悶兒,卻不敢怠慢,趕忙附和道:“是顧氏注的資?!?/br> “顧氏,華年,這行事風格還真是一脈相傳??!”賀煜無聲冷笑,可這其中究竟有幾分惱火幾分嫉恨幾分艷羨,就連他自己也辨別不清楚。 顧氏發家早,民國時期便以實業起家,挺過數十年戰亂,又挺過建國數十年的變遷,期間不知熬死了多少同行,自身卻依然屹立不倒,偶有風雨飄搖之時,卻也沒有真正傷筋動骨。到如今更是根基越扎越深,版圖越做越大,怎能不令知情者眼紅的滴血? 偏偏,每一代顧家的當家人,仿佛都天生的知覺敏銳,總能早早的辨明風向,踩住政策的風口,就連一個走了狗屎運被收養的外姓人,也不例外。 賀煜平時一貫以年輕有為而自得,可每次想到姓溫的,那個比他尚且年輕幾歲的,實際與他并沒有什么交際的人,素來意氣風發的表情就不禁扭曲一瞬。 不過很快,他就平靜下來,甚至有些愉悅:“顧盼的顧,和顧氏集團的顧,是一個顧?” “外界風聲都是這么傳的,說顧盼是顧氏的小公主,顧盼雖然沒認過,但從她入行就一直有背景深厚的說法,而且前陣子顧氏集團那么大的變動,還投入大量資金撐著華年……就算傳言有不實之處,應該也大差不差吧?!敝φ遄弥卮?。 大差不差?也許吧。 他家與顧家早年間也算有點兒交情,據他所知,顧家嫡脈人丁稀薄,到這一代確實只有一個獨女。自顧家老爺子過世溫竹上位,這位顧氏真正的繼承人,就再沒什么消息了。算一算也確實是顧盼這個年紀。 要是這么著,一個外人鳩占鵲巢,竊居高位,正經的大小姐卻只能在娛樂圈這個泥潭里混跡打拼……前段時間顧氏內部的事兒,顧氏給華年的注資…… 賀煜長長地吐了一口氣,笑了笑。顧盼年紀不大,心眼兒不少,著實咬手難纏,顧氏的熱鬧在后頭呢!畢竟,越是家大業大,越怕的是內患啊。 第113章 顧盼向來很有自知之明。她知道, 這會兒很多人看到自己的感覺就和賀煜一樣,像是眼里揉了沙子,磨得生疼又剔不出去。這也不怪, 誰讓她橫沖直撞,打破了這個圈子內,多少年沒有大變過的既定格局呢? 華影上下固然是咎由自取, 活該倒臺, 但, 這是官方和大眾的態度。行業內這些人,尤其是各大資本方,可沒這么高的覺悟。 華影成為三巨頭之一,已經許多年了,說盤根錯節一點沒錯,互相之間固然恩怨不少, 但利益更大,也就有了所謂的“情面”。 而且, 在這個圈子里,對官方一方面敬著畏著, 另一方面又逆著抗著, 也算一種隱秘流行的 “政治正確”了。 顧盼掀桌子把這兩大忌諱都犯了, 那么多人跟著受到或大或小的牽連, 還礙于官方態度只能受著,可不得氣悶。 當然,這點兒忌諱在絕對的利益面前屁都不算??蛇@正是她成為眼中釘, rou中刺的另外一個理由。 一只龐然巨獸瀕危垂死, 大家伙都備好了刀叉,等著一擁而上分而食之, 美美地享受一場饕餮盛宴,飽飽吃上一頓,不曾想半路殺出一條大白鯊,張著血盆大口一吸溜連皮帶rou吃了個一干二凈,只給他們留了點骨頭渣子,這誰能忍? 做成這件事的是他們眼里的外人、新人,就更不符合人的心理預期了。他們憤恨難平的時候,可是絕對不會想,這本來就是別人的獵物。 一個巨頭轟然倒塌,他們非但沒能抓住時機乘勢而起,掌握更多話語權,成為新的可以分蛋糕的人,反而受了牽連,如今,更是被官方無差別的一通痛打……從希望到失望再到絕望,嘖嘖,這種落差…… 想必他們這會兒一定很難受吧!允悲。顧盼這么想著,總要強忍著才不會笑出聲來。 他們又能怎么樣呢? 盤外招,這個節骨眼上有幾個敢用的?華影那邊也許會有漏網之魚,不過,但凡長腦子的人就該知道,抓緊時間跑路比處心積慮報復要緊多了。 盤內招,別忘了剛剛那場會。實在不好意思,對不住了您呢,之前用老了的那些套路,現在不怎么好使了。嗯,準確一點,最起碼,三兩年之內不怎么好使。至于三兩年之后,呵呵…… 總不能在家畫個圈圈玩詛咒把她咒死?這個還真沒準兒。顧家大小姐的身份,她從來沒怎么宣揚過,但同樣也沒有刻意隱瞞過,這會兒最起碼賀煜這個層次的人應該都知道。然后有那么一小撮人,熱切地期待著他禍起蕭墻,等著看他起高樓宴賓客,看他樓塌了,就很正常。畢竟,聰明人都會這么想。 對,沒錯,就是聰明人,越聰明的人越是這么想。聰明人嘛,理性壓制感性,利益大于感情,將貪欲視為人性,還尤其喜歡以己度人。 顧盼能怎么辦呢?還不是選擇原諒他們,隨便他們去等到地老天荒。剩下就只有一條路,憑借實力正面剛唄。老實說,她最不怕的就是“貼身rou搏,刺刀見紅”,靠觀眾靠市場,才是她走得最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