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種地日常 第204節
書迷正在閱讀:坐等王上病逝垂簾聽政(重生)、在男團磕隊友cp,我社死了、大佬他懷了野狗崽[重生]、導演她懟遍娛樂圈、老男人穿書后在戀綜爆火、卑微小可憐重生后成了撒嬌精[ABO]、穿成哥兒了怎么辦、[重生] 清冷美人O長官竟是天然撩、怎么就成萬人迷了[快穿]、變成少爺的漂亮小可愛后,他攤牌了
事情說完了,九阿哥卻沒著急走,而是看著安清問道:“五嫂,你說,真的不能將十弟也拽回來了嗎?” 近些年,他才明白當初她五嫂將他從朝堂爭端中拉出來有多明智,反正他也沒有什么野心,當個閑散王爺,逍遙自在也挺好。 只是,當初他也勸十弟來著,可是他還是卷進去了。 安清默默嘆了口氣,關于十阿哥的事,她也很無奈。 其實,她也私底下勸過,但十阿哥當時是如何回她的呢。 “五嫂,我知道我一直都不聰明,沒有其他兄弟那般能干,但我也有自己的苦衷?!?/br> 苦衷。 安清不傻,稍稍反應片刻,便知道他這個苦衷是指鈕鈷祿家。 “我額娘去世的早,但宮里的人卻從來不敢怠慢我半分,我知道都是外祖和舅舅為我在宮外撐著氣勢,包括皇阿瑪待我還算不錯,也是因為我背后靠著鈕鈷祿家?!?/br> 所以,他沒得選,鈕鈷祿家為了家族未來,選擇站隊了他八哥,那他也只能同他們站在一起,人不能只享受好處,絲毫不付出的,這世間沒有這樣的道理。 安清無法反駁,因為事實確實就是這樣。 要不然之前第二次大封時,十阿哥是如何跳過八阿哥、九阿哥,直接和七阿哥一起唄封為郡王的,正是因為他的母家鈕鈷祿氏。 不過,安清倒也不太擔心十阿哥,都說福禍相依,如今看來,他是因為鈕鈷祿氏無奈牽扯進了奪嫡之事,但歷史上,十阿哥算是八爺黨中結局算是比較好的了。 雍正之所以對他能百般容忍,也正是因為他背后的鈕鈷祿氏。 鈕鈷祿一族在朝野門生故舊遍布,這樣的背景使得十阿哥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優勢。 安清想著,等日后雍正繼位后,他們再勸著十阿哥些,不讓他給雍正找麻煩,想必余生安穩應該是沒問題的。 第144章 五福晉144 誰能想到,十阿哥剛將消息遞過來,當晚參胤祺的折子就已經遞到了康熙的案前。 這晚是王貴人侍寢,近些年來,康熙對王貴人雖不像前些年那般寵愛了,但每個月里還是會召她侍幾日寢。 王貴人過來時,見康熙還在案前看奏折,便沒上前去打擾,而是徑自坐在旁邊候著。 而康熙這邊,隨著手中一個個翻開合上,眉頭也越發緊皺了起來。 這一沓竟都是參老五的,說老五結黨營私,平日里和其他阿哥走的很近,如四阿哥、七阿哥、九阿哥、十二阿哥等等。 當看到這些時,康熙心里卻完全沒當回事,但當看到十三阿哥的名字,他卻不由一頓,隨即認真看起了那奏折上稟報之事。 近一個月內,老五同十三共見了四次,其中三次是在宮里遇到,兩人同行出宮,另外三次則是在宮外,一個茶館的包廂中,兩人竟單獨待了一下午。 康熙雖然這些年還算信任胤祺,但出于目前對十三阿哥的忌憚,心下不免有些遲疑。 所以,兩人這一下午究竟在聊什么? 還是說,在密謀些什么? 王貴人見康熙神色不太對,忙走上前輕聲輕語地關心道:“皇上,時辰不早了,還是早些休息吧,保重身子重要?!?/br> 康熙這才乍然回過神來,見時候確實不早了,也沒說什么,起身離開了桌案。 王貴人忙跟上前去,服侍著康熙洗漱更衣后,兩人便進了里間。 康熙這會顯然是心中有事,眉頭始終緊皺著,待走到床邊時,他突然轉頭看向王貴人,問道:“你覺得老五如何?” 都說當局者迷,他倒是要看看,在旁人心中,老五是不是如他一直以為的那般。 王貴人聽到這話,臉上立馬露出一絲惶恐之色:“皇、皇上,妾身就是個婦道人家,哪里懂朝堂之事?!?/br> 康熙見她這般反應,卻沒什么意外。 王貴人是漢妃,在這宮里向來小心翼翼,這些年最受寵時,但卻也不見任何驕縱,一直本本分分,即便生了三個兒子,也從未有過任何非分之想。 膽小溫順,恪守本分,這恰恰也是康熙最喜歡她的地方。 “無事,這不牽扯到朝堂,就單單論老五這個人,朕準你說說?!?/br> 康熙突然問起了五阿哥,王貴人心下不由泛起了嘀咕,她方才過去時,余光恰好瞥到那奏折上出現了十三阿哥的名字。 她不傻,知道這定然不是巧合,難道是皇上懷疑五阿哥同十三阿哥之間有什么? 那這可不妙啊,十三阿哥如今的處境,王貴人雖然在后宮深居簡出,但也是知曉些的,皇上近幾年越發多疑了,若真讓他對五阿哥留下什么疑心,日后怕是后患無窮。 王貴人沉思了片刻,出聲道:“妾身一直都覺得,恒親王有一點和皇上特別像?!?/br> 康熙面上不顯,但心中不由一緊,他以前常聽說大阿哥和太子像他,后來又聽說十三像他,但事實證明,這幾個兒子都心太大了。 難道老五也是這般? “這話怎么說?”他不動聲色地繼續追問道。 王貴人不慌不忙地回道:“依妾身看,五阿哥和皇上一樣,都很是重手足之情?!?/br> 康熙神色不由一頓,“重手足之情?” 王貴人點了點頭,回:“以前妾身看到皇上和裕親王的感情那般深厚,便打小就告誡十五他們,也要像皇上您一般,切記要兄弟友愛,但妾身后來卻發現,恒親王在這點上才是最像皇上的?!?/br> 說罷,她也不再等康熙追問,繼續徑自說道:“不瞞皇上,當初小十八沒了的時候,其實那會去塞外時,恒親王還特地寫了封信給十五,交代他十八年紀小,在塞外一切要多留意些,還交代了許多注意事項,說是弘晊小阿哥初到塞外時就遇到過?!?/br> 康熙不由一愣,怪不得當時十五去找他,說小十八年歲小,想找他尋個太醫在身側看顧著,原來是老五囑咐的啊,還是不遠千里,特地寫封信送過去。 只是,小十八當時病癥太急了,即便有太醫在側,第一時間發現并救治,還是沒能救回來。 康熙想到那個早夭的小兒子,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若不是當初他將他帶去塞外…… “是朕的疏忽,當初要是不帶著小十八,說不定就……” 王貴人忙打斷他的話,“皇上千萬別這么說,都是妾身的不是,不該在皇上面前又提起這事,這都是小十八的命,怨不得旁人的?!?/br> 她說這話時,眼眶也不由泛了絲紅,康熙牽起她的手,輕拍了拍。 他們倆是小十八的父母,對于小十八的事,自是沒有人比他們更不好受的了,特別是王貴人,小十八可是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rou啊。 王貴人沖著康熙搖了搖頭,道:“皇上,妾身沒事的,所以,也正是因為那次的事,妾身才覺得五阿哥和皇上是極像的?!?/br> 康熙微微頷首,臉色也緩和了不少。 小十八當初還這么小,老五關心小十八能圖個什么,還不就是念著手足之情罷了。 想到這里,康熙心里也不由為方才的猜忌有些愧疚。 他一直都知道的啊,老五打小就是那么個性子,溫厚純良,這么多年了,老五那孩子從未變過,還是那般忠厚心善,一片赤誠之心。 十三就算再不濟,那也是他骨rou兄弟啊,他不為其他,只是單純關心弟弟而已。 現在靜下來仔細想想,若是老五真想謀劃什么,那定也不會選擇茶樓那種場合,應找個更加私密的地方才是。 王貴人見康熙的臉色好了不少,心下也不由松了口氣。 看來她這一步并沒有沒走錯,進宮快二十年了,關于這位眼前這位帝王,她約摸著也能了解幾分,他是矛盾的,既有著帝王的多疑,卻內心深處又是個極注重親情和孝道的人。 當然,這個前提是那人不能讓他有半分疑心,就比如對太后這位嫡母,和裕親王這個哥哥。 所以,她才想著以此事為切入口,來打消他對五阿哥的疑心。 但王貴人自覺也沒亂說,當初五阿哥給十五寫信之事,她也是后來聽十五提起的,那時距小十八離開已經一年多了,但她心里是念著這份情的。 更不要提,當初在農事學堂時,安清對十五那般照顧了。 所以,今個這事既然被她碰到了,雖然違背了她在宮里向來明哲保身的原則,但那也沒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 大概過了幾日,安清和胤祺見康熙并未有任何異樣,便覺得此事可試,于是當日胤祺便去了乾清宮,這一去就是一下午,待他回來時天都已經黑了。 胤祺一進門,安清便急切地問道:“怎么回來這么晚,皇阿瑪為難你了?” 按理說,農政司也不是六部中職權衙門,而且為了保險起見,給十三阿哥的也不是什么關鍵的職位,這事風險應該不大才是。 難道是他們預估錯了形式? 胤祺搖了搖頭,回道:“別擔心,皇阿瑪沒有為難我,我同他提了想讓十三弟進農政司的事,皇阿瑪只問了我一個問題,然后便同意了?!?/br> 安清不由好奇道:“什么問題?” 胤祺回:“皇阿瑪問我,為什么要幫十三弟?!?/br> 安清心里不由一懸,康熙用的這個‘幫’字,就很耐人詢問。 “你如何回答的?”她問。 胤祺回:“我說,十三弟也要養家?!?/br> 安清怔了下,立馬意識到胤祺這回答高明啊。 康熙那個‘幫’字一出,就基本給胤祺此舉定了性,若按照他們之前想好的那般解釋,多少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意。 但胤祺這個回答卻再合適不過了,他只是想幫弟弟養家活口,和朝廷上旁的事都無關,只是家事。 康熙之前可能是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但當胤祺這么直接表明時,康熙再怎么樣也不好看著愛新覺羅家的子孫連家都養不活吧。 “你反應還真快?!彼龑λQ起了大拇指。 胤祺卻搖了搖頭,這還真不是他反應快,而是他一開始有了心理準備。 “今個在宮里時,我碰到十五弟了,他提醒了我一些事?!?/br> 安清“啊”了一聲,有些不明白這和十五有什么關系。 胤祺也沒賣關子,直接說道:“他說,他額娘讓他轉告我,無論皇阿瑪問什么和十三弟有關的事,只管往兄弟情分上說?!?/br> 安清不由一愣,王貴人? 兩人都不傻,自是很快便猜到了緣由,雖然不知具體發生了什么,但多半是王貴人之前在康熙面前替他們打過掩護。 多半是太子那邊人動的手。 “皇阿瑪說,十三弟去農政司當差的事先不要聲張,再等等?!必缝鞯?。 安清眉頭不由皺了皺,再等等? 所以,康熙這是要等什么啊。 但這個困擾并未困擾安清太久,大概過了幾日,某日上朝時,朝中突然有幾位大臣聯合起來當朝參了胤祺,其意就是說他結黨營私,居心叵測。 要知道,這可是這么多年來,第一次有人當眾參胤祺,尤其在康熙如今如此敏感之際,再加上胤祺手下有管著好些重要差事。